APP下载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背景下,高校生涯教育的重新审视

2017-03-07

关键词:生涯职业制度

周 珊

(湖北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背景下,高校生涯教育的重新审视

周 珊

(湖北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本文重新审视了在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背景下,高校生涯教育的不足。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对高校大学生生涯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要求大学生从“被动适应”到“主动作为”转变;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要求高校生涯教育从“分散性、阶段性”到“全程化、立体化”转变。高校生涯教育应当贯穿于大学整个阶段,从大学生入学开始,明确每个阶段性生涯教育任务,分年级、分层次、有规划、有重点的开展大学生生涯教育。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高校生涯教育

2014年9月3日,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1]改革后,大多数省份高考科目将实行“3+3”模式。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含外语听力)3个科目成绩和考生自己选考3个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成绩组成。其中,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分值不变。计入总成绩的3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采用“6选3”模式,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2]为顺应高考改革趋势,一些高校在招生计划总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推出按大类宽口径招生,减轻考生填报的负担和风险,同时也吸引更多优质生源。当学生在面临选择专业时,往往迷惘不知所措。

一、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背景下的新变化、新要求

(一)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下,要求大学生从“被动适应”到“主动作为”转变

在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背景下,高校宽口径招生已成为大势所趋。所谓宽口径招生是指学生在填报志愿时不用填写具体的专业,只需要填写所报院系类别即可。进入学校后,同院系的同学在低年级进行通识、基础教育,全面详细了解所学领域和方向,判断自己是否对此领域感兴趣、是否适合自己,等到了高年级再根据个人兴趣、条件选择具体专业,很多知名高校甚至鼓励学生进入大学后,根据兴趣特长自由转专业。这些变化都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由以前的“被动适应”专业到“主动作为”找寻自己努力的方向。因此,在大学阶段如何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未来职业发展方向以及社会需求选择专业成为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让学生“会选择”,实质就是要让学生由原来的“被动适应”向今后的“主动作为”转变,实现这一转变亟需补上生涯教育这一课。

(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下,要求高校生涯教育从“分散性、阶段性”到“全程化、立体化”转变

目前我国高校的生涯教育存在明显不足。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就业指导和生涯教育工作不分,全程化生涯指导缺位、没有专门的生涯教育机构、专业化程度不高、针对性不强、个性化指导较弱等问题。

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高校,也多以选修课形式开设在大一或者大二年级,暴露出授课时间过于阶段性和集中。而且一些高校就业工作人员对就业指导工作比较得心应手,对职业指导、职业咨询、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却不太熟悉或不尽掌握,特别是由于缺乏有关职业咨询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科背景或系统训练,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与外部工作世界、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一些就业工作人员流动过快,就业工作队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青黄不接、日常业务不规范、工作缺乏连续性等问题。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下,大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进入高校后,大学生在面临专业或学科选择时,可能会有着极大的困扰。学生需要尽快正确认识自我、尽快了解工作世界,科学规划职业生涯,而这些都离不开全程引导。更何况,大学生在校期间,自始至终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迷茫。基于此,需要改变单一、分散性的课堂讲授形式,将生涯教育贯穿在大学生涯的全过程、全方面。通过增进学生自我了解与评估、协助学生选择专业、协助学生了解职业世界、增进学生的生涯决策能力、协助学生进入工作世界等来着重培养学生适应新变化,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自我评估能力、生涯决策能力、自我行动力等。

二、实施体系

(一)明确阶段性生涯教育任务,实现生涯教育全程化、立体化

学生从入校到毕业的各个阶段面临的生涯问题各不相同,生涯任务也不尽相同。高校需要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需求,明确每个阶段性的生涯教育任务,做到每一个阶段既有侧重又要相互衔接、融会贯通。

首先,一年级是大学生涯适应期。生涯教育开始于自我认知。大一的生涯任务主要是尽快完成角色转变,适应大学生活;开展自我认知、自我评估的针对性环节,让大一新生尽快全面了解自己。同时了解专业,了解专业与职业的关系及其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制定能力提升计划,进而制定初步的大学生涯规划。

二年级是生涯决策期。宽口径招生的学生,往往在大一下学期或大二上学期面临专业抉择的困扰,在充分自我了解和专业了解的基础上,做出理性选择是生涯教育在这一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生涯决策期的任务还应包括积极获取职业信息,包括进行生涯人物访谈、行业展览会、人才交流会、专业俱乐部、专业协会等方式,来增强生涯决策能力。

三年级是生涯加强期。大三应考虑清楚是继续深造还是就业,若是就业则需按照职业目标进行相应的专业知识积累和补充、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培养;同时开展实习、兼职、角色扮演等提升职业能力,弥补自身不足。

四年级是职业生涯进入期。到了大四下学期,基本进入到实习期,学生陆陆续续进入职场,如何适应职场,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此时的生涯教育重点应在于让毕业生在走入社会之前,对可能遇到的环境或困难有所了解,提前从资源和心理准备两方面做好准备,以便助于他们顺利地度过职场适应期。

(二)以培养学生适应将来社会变化需要的核心技能与重要品格为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步入新常态、各种产业不断升级换代,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一方面,某些传统行业面临着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新兴行业不断涌现,一些新新职业横空出世,岗位更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职业世界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在充满不确定的职业世界里生存下来,如何为学生将来顺利适应变化做好准备,是所有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新挑战。生涯教育不仅仅只立足于帮助学生自我了解、培养生涯决策能力,更要以培养学生适应将来社会变化需要的核心技能与重要品格为最终目标。

(三)以队伍建设为基础,提升生涯教育的质量

面对高校生涯教育队伍建设的问题,解决之道无疑应该是多方面的。一是应该保证一批稳定的、专业的生涯教师队伍,在制度和职称评定等方面予以保障。二是一个大规模面向高校生涯教育教师的系统培训,是必须实施的。高校生涯教师队伍的从业认证和专业培训等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得到规范与保障。

(四)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提升学生的生涯决策能力

高校生涯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要让学生较好地掌握生涯知识、提升学生的生涯决策能力,必须提高生涯课程在全校课程体系的地位,提高生涯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分量,提高生涯课程的学分或者将生涯课程认定为必修课,进行全程化教育。除了专职人员的课堂讲授外,专业课老师也负有对学生进行生涯教育的责任。在课堂的讲授中,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多跟学生讲讲该专业毕业生的发展发向以及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有哪些,帮助学生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做出生涯选择。

[1]高考改革方案昨日公布[N].每日商报,2014-09-05.

[2]将不再分文理科取消艺体特长生[N].晶报,2014-09-05.

周珊(1988-),女,湖北武汉人,助教,硕士研究生,湖北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辅导员,主要从事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生涯职业制度
我的教书生涯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吐槽退役生涯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一颗负责的心——我的班主任生涯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