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革新开放以来越共应对“和平演变”的举措

2017-03-07李光平

关键词:革新越南民族

李光平

(广西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西南宁530006)

革新开放以来越共应对“和平演变”的举措

李光平

(广西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西南宁530006)

革新开放特别是苏东剧变后,越共高度重视西方“和平演变”对越南社会主义制度的威胁。越共在分析西方推行“和平演变”的原因、手段后,结合越南的国情从思想教育、政治改革、发展经济、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和高压反腐、维护民族团结及调整外交政策等方面采取一系列应对举措,保持了政治社会稳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局面。

革新开放;越南共产党;“和平演变”;应对举措

西方推行的“和平演变”旨在颠覆社会主义国家,使社会主义国家走进西方所谓的“自由世界”。随着革新开放的深入,这引起了越南共产党的高度警惕,并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以维护越南的社会主义制度。

一、越南共产党应对“和平演变”的原因

革新开放初期,越共就把“和平演变”当作“四大危机”之一告诫全党全民。越南在与西方国家交往过程中,时刻警惕着西方推行的“和平演变”图谋,原因来自多方面:第一是意识形态的对立,苏东剧变的教训。根据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学说来划分人类历史,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资本主义不仅不会自动消亡,还对社会主义进行反击。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国会议员杜勒斯提出的“和平演变”图谋,就是用来击垮社会主义国家以重回资本主义制度的手段。由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组或改革的失败导致经济停滞不前、民族矛盾重重等问题给“和平演变”实施提供了契机,导致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加速垮台,这对越共来说是个深刻的教训。第二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过激举动。全国统一后,越南加快社会主义改造步伐,由于政策过激,导致上百万人逃往国外。这些人中有对现政权的不满者,西方国家在他们中间培植了代理人,有的潜回国成为与西方推行“和平演变”相呼应的内鬼,有的在境外进行反共宣传。第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未能充分发挥出来。革新开放30年来,越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仍是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还不够牢固稳定,通胀压力加大,经济效率、质量和竞争力不高,经济与本地区其他国家、特别与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第四是革新开放为越南引进了大量外资弥补国内建设发展所需的同时,西方价值观念随之而来,对越南青年造成负面影响;也有通过贿赂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党员干部,欲从内部击垮越共的执政地位。加上越美关系的正常化、越南加入WTO和美国主导的TPP,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往往在人权、宗教等方面干涉越南内政,并在经济方面向越南施压,妄图改变越共的领导地位和越南的社会主义制度。

二、越南共产党应对“和平演变”所采取的措施

革新开放以来,越共从思想教育、政治革新、改善民生、加强党建和高压反腐、促进民族团结和调整外交政策等方面应对西方的“和平演变”,旨在维护越共的执政地位和越南的社会主义制度。

(一)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

一是确立和宣传胡志明思想。胡志明在越南各民族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他在领导越南民族独立运动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论述许多关于越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思想。越共要想领导越南人民继续前进,就要树立一个受到全国普遍拥护的指导思想,这样胡志明思想的构建成了越共的紧迫任务。越共七大正式提出“胡志明思想”并把胡志明思想与马列主义一道作为越共的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越共九大对胡志明思想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2007年越共在全国掀起了“学习和践行胡志明道德榜样活动”,越共十一大、十二大要求把学习和践行胡志明道德榜样活动作为党员干部、支部、党组织的经常性工作;同时要求增强建设、整顿党阻止抵御政治思想、道德、生活方式褪化,以及党内的“自我演变”、“自我转化”表现。通过确立和宣传胡志明思想来武装全党全民,并告诫全党全民越南除了胡志明指引的社会主义道路之外毫无出路,有利于越南人民坚定跟着越共走社会主义道路。二是重视对青年的思想教育。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西方敌对势力扬言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社会主义国家的第三代或第四代人身上。因此,对于青年的思想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越共七届八中全会作出了《关于目前形势下思想理论工作主要方向的决议》,决议要求要经常性的加强党的思想的统一,人民政治和精神统一,与思想、文化领域的“和平演变”作斗争,坚守社会主义思想阵地。随着革新开放的深入,西方的思想价值观念纷至沓来,对越南的青年人产生巨大负面影响,一位越南作家痛心说道:“如今越南的年轻一代争相追求物质享受,个人主义毁了我们的文化特色。我们渐渐丧失了灵魂。”[1]这对越共产生了巨大触动,2008年越共十届七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推进工业化、现代化时期加强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决议》,该决议要求在培养越南革命接班人上,要着力培养青年爱国主义和民族自强精神,使青年具有坚定的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理想,有革命道德和法纪意识,有文化、知识、劳动技能和集体观念,具有融入国际的能力和本领,成为公民的典范。越共十一、十二大也提出了加强青年思想教育的有关要求。三是建设和发展富有越南民族本色的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纽带,建设和发展民族特色文化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敌对势力的分裂活动具有战略意义。1998年越共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建设和发展富有浓厚民族本色的越南文化,要求发扬爱国主义、独立自主自强意志,加强民族大团结,并通过开展“全民团结建设文化生活”和爱国主义教育竞赛等活动将文化建设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利于培养国民爱党爱国爱民族和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情感。

(二)推进政治革新,赋予人民更多民主权利

革新前越南像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一样,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党掌管一切,党政不分,不利于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往往被西方敌对势力攻击为“独裁专制”“党天下”。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革新开放后,越共不断推进政治体制革新,赋予人民更多民主权利。首先是革新党的领导方式。越共六大提出:“我们把‘党领导,人民作主,国家管理’的关系确定为管理整个社会的机制。[2]”大会同时指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要通过法律和组织形式体现,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不论是行政管理,还是生产经营管理都有群众参加,要做到‘民知、民议、民做、民检’的要求。[3]”七大中期全国党代会强调:“党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集体领导、个人负责,目的是要大力提高国家地位,发挥国家效力,而不是代替国家来进行调控。[4]”越共八大和九大重申了上述观点。越共十大进一步指出:“党领导但不包办、不代替国家,而是要大力发挥国家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5]”越共十一大、十二大也重申了十大关于革新党的领导方式的论断。党的领导方式的革新,使越共从革新前沉迷于抓繁忙的行政事务中转到抓党建工作,而且越南的国家权力机关—国会的地位也得到了提高。如越南学者阮玉河指出:“如果说,以前国会主要按照国家法律程序把党的文件规范化的话,那么现在,对于很多问题,政治局并不事先决定,而是提出方向让国会来决定。甚至有些问题在国会提出不同意见后,政治局也要改变。也就是说国会越来越有实权了。[6]”第二是改革选举制度。选举是一个国家民主进步的重要标志。西方国家往往借此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行攻击。为在西方推行的“和平演变”图谋中掌握主动权和推进越南的民主政治建设。越南国会于1992年通过的《国会代表选举法》对国会代表的产生进行改革,最大的亮点体现在:国会代表由选民间接选举改为直接选举产生、候选人由越南祖国阵线三轮协商后提出、有原则的竞选和独立自荐参选等。改革后的选举制度,调动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的积极性,体现了选民的意志,也增强了代表的责任感,真正体现人民当家作主权,“如2016年5月22号越南全国选民从870名正式候选人中选出500名第14届国会代表,候选人组成如下:女性候选人339人,独立候选人11人,少数民族候选人204人,党外人士97人。选举以98.77%的高投票率取得圆满成功。”[7]第三是革新越南祖国阵线的活动方式。越南祖国阵线作为越南各民族、各阶层的统一战线组织,在越南历史上以及革新开放事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革新前的越南祖国阵线只是越共“手臂的延长”,革新后的越南祖国阵线在越南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民可以通过各级祖国阵线组织及其成员对各级党组织和政府进行监督或者反映意见。第四是建立和完善各项保障人民权利的法律。革新开放以来,越南越来越重视完善法律以保障人民的权利。1992年和2013年越南国会通过革新后的宪法中有关保障人民民主权利方面的内容更加详实。此后重修了《受理举报法》、《申诉控告法》等法律,为人民行使各项民主权利提供了法律保障。

(三)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增强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

民富、国强、社会公平、民主和文明是越南建设社会主义的目标,而民富和国强的实现来源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只有发展经济,让人民在革新开放事业中得到实惠,人民才相信社会主义制度。革新开放以来,越共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融入国际社会,越南成为了世界上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之一,不仅摆脱了经济和社会危机,还步入了中等偏下发展水平的国家行列。经济的发展,国家有了积累,民生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首先是越南在实现GDP高速增长的同时,人均GDP也得到了快速提高。革新开放前人均GDP不到100美元,2010年越南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大关,2015年突破2000美元达2228美元,以购买力平价衡量达5600美元以上。[8]第二是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越南从一个革新开放前粮食不能自足的国家,经过三十年的革新,粮食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还成为世界上的主要大米出口国。第三是教育事业方面。革新前,越南由于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的失误造成本已拮据的财政投入到教育领域就更少,教育事业发展缓慢。革新开放后,随着越南经济的发展,投入到教育领域的财政也逐年增加,“2000年越南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支出占当年国家财政支出总额的15%,2005年占18%,2010年提高到20%以上,使越南国家教育的投资接近发达国家水平。[9]”国家投入的增加,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2000年越南全国94%的人识字,2005年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5%,在校学生2200万人,其中在校大学生110万,占全国总人数1.5%。[10]”近年来,越南公派或者自费出国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四是医疗卫生水平显著提升。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健康福祉,一个国家医疗卫生水平也是判断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革新以来,越南的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人民的健康生活水平大幅度改善,“几乎全国各乡、坊有了医疗站,贫困人口医疗制度、6岁以下儿童免费医疗制度正在实施。越南人平均寿命从1989年的65岁增加到2010年73岁,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比例从1995年的44%下降到2005年25%。[11]”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越南的人类发展指数也在逐年稳步增长。第五是经济的发展,推动贫困率的下降。越南从20世纪80年代超过一半人口处于饥饿或贫困到2013年越南的贫困率为7.8%,比2012年降低1.8%,[12]越南的消饥减贫效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上消除贫困最快的国家之一。

(四)加强党建和高压反腐,巩固党在人民心中的地位

越南是亚洲腐败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应对“和平演变”的图谋要与加强反腐败工作结合起来,这关系到越共的执政地位和越南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死存亡。革新开放以来,越共历次党代会都分析越南腐败的现状、原因以及提出应对措施。越共为打击反腐败做了很多工作:一是推进党内民主建设。革新开放后,越共通过改革党内选举制度、革新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引入质询制度、改革各级纪检机关、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议事决策机制、建立官员财产申报公开制度等措施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二是建立和完善监督法律。越南国会先后制定了《国会监督法》、《检查法》、《预防和惩治腐败法》、《受理举报法》、《新闻法》等法律,为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提供坚强的法律保障。三是加强综合监督。越共通过改革党内监督机构、发挥各级祖国阵线调动人民起来监督党和政府、鼓励舆论监督等提高综合监督的效果。四是成立专门“反和平演变”和反腐机构。为抵御一切颠覆越南现政权的阴谋,越共成立了“反和平演变领导小组”和“中央反间领导小组”。为整合资源提高反腐败的效果,2007年越南成立专门办理腐败案件的反腐败局和成立由时任总理阮晋勇任主任的中央预防和惩治腐败指导委员会,2013年成立由越共总书记阮富仲为主任的中央反腐败指导委员会。五是抓大案要案震慑腐败分子。革新开放以来,越共通过抓腐败的大案要案,在一定程度上威慑了腐败分子,也赢得了人民的称赞。如“张文甘案”、“梅文桑父子案”等。越共反腐败的决心和采取的措施,在一定程度改善了越南的政治生态,也提高了人民对越共执政的信心。

(五)促进民族大团结,巩固和扩大民主统一战线

对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越南来说,促进民族大团结在国家全局事务中占据重要地位,若民族关系处理不好会给敌对势力进行国家分裂活动以可乘之机。因此,越共非常重视民族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一是实行各民族团结、平等、互助和共同进步的方针,反对大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和民族分裂行为。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保护各民族的语言、文字等民族特色文化传统。二是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提高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水平。革新开放以来,越南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继续对少数民族实行优待政策,实行了一大批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项目,如135计划、132计划、134计划、327计划和661项目等。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民族地区的各项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1995-2004年近10年,民族地区经济以每年8%-10%速度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家庭比例从60%降至25.9%,粮食产量许多地方每年每人达500公斤,几乎各少数民族地区都有直达县、村的交通网络;过半的山区和村庄通电话,电网覆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70%的耕地面积实现了水利灌溉和70%人口喝上了干净水;93.5%少数民族地区和山区乡镇都有卫生站;国家给予少数民族学生免除学杂费并提供餐饮和住宿补助,建成了服务少数民族学生的四个大学中心。[13]”,三是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提高少数民族在国家政治社会中的地位。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各民族不分大小、人口多少,都是国家的一员,都拥有平等的政治权利。越共深知培养民族干部对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性,1998年的20号决议和2002年的政府2号决议对培训、培养以及优先使用民族干部作出了明确规定。此后,进入党政部门以及各级议会的少数民族干部越来越多,有的甚至成为党的最高领导人,如出身岱依族的农德孟在越共九大、十大上被选举为越共总书记。

(六)调整外交政策,争取国际社会上的更多伙伴

革新开放后,越共调整了以前“一边倒”或企图称霸东南亚的对外政策,从柬埔寨撤军,中越于1991年实现了关系正常化,苏联解体后保持了与原苏联加盟国的关系,逐步改善与东盟国家、西方国家特别是于1995年与美国建交。革新后越南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合作与发展、全方位、多样化和多变化的外交路线,摆脱了孤立和封锁的困境,“截至2012年越南与超过180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其中包括所有大国,也与世界主要地区和国际组织建立联系,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14]积极发挥在东盟以及其他地区和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为越南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争取外援外资和营造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创造了机会,提升了在地区和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为在国际社会中争取更多朋友以抵制西方对内政的干涉乃至反击“和平演变”图谋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结语:成效

革新开放以来,越共高度重视应对西方“和平演变”的图谋,成功顶住了苏东剧变引起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成功应对了两次经济危机,建立了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上保持连续多年高速增长,人民安居乐业,民族大团结事业得到巩固和发展。越南在地区和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显著提升,也成为了东南亚地区国家中少数保持政治社会长期稳定的国家。

[1]陈明凡.越南政治革新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47.

[2][3]越南共产党.越南共产党革新时期党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河内:越南国家政治出版社,2005.117,118.

[4][5][6][13]郑一明,潘金娥.中越马克思主义创新比较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00,201,201,280-281.

[7]常武.选举在越南:民主与进步的肯定[EB/OL].http://tapchiqptd.vn/ zh/选举在越南:民主与进步的肯定/9082.html,2016-07-05.

[8]陈本宗.2015年越南经济亮点和2016年展望[EB/OL].http://www. ccpit.org/Contents/Channel_3430/2015/1214/516573/content_516573.htm,2015-12-14.

[9][10][11]潘金娥.越南革新与中越改革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206,198,211.

[12]商务部网站.越媒称调查显示越南贫困人口数量下降[EB/OL]. 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i/jyjl/j/201406/20140600610302. shtml,2014-06-03.

[14][越]阮富仲.越南过去、现在和将来都积极地融入国际[J].越南共产主义杂志,2012,(1).

李光平(1991-),男,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东盟政治研究。

猜你喜欢

革新越南民族
我们的民族
读图
越南Vedana餐厅
周克芹纪念:捍卫与革新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复旧运转
继续努力,不断革新
多元民族
越南百里“银滩”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