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头颅CT颞骨区重建避免二次扫描的可行性评价

2017-03-07景建超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6期
关键词:颞骨规管原始数据

景建超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河南 南阳 473100)

对头颅CT颞骨区重建避免二次扫描的可行性评价

景建超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河南 南阳 473100)

目的 探讨头颅CT颞骨区重建在避免患者二次扫描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影像科同期行头颅CT与颞骨HRCT检查的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头颅CT原始数据进行颞骨区放大重建,评价比较重建颞骨图像与颞骨HRCT直接扫描图像的质量。结果 利用头颅CT原始数据对颞骨区进行放大重建能清晰显示颞骨各观察结构,重建图像与颞骨HRCT直接扫描图像质量评分无差异,组间比较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头颅CT数据进行颞骨区放大重建,能进一步明确相关诊断,可代替颞骨HRCT直接扫描,减少二次扫描。

头颅CT;颞骨HRCT;颞骨区重建;可行性

临床对颞骨区行头颅CT检查时,经常发现异常或可疑异常,因受颞骨结构复杂,以及层厚、空间分辨率、图像算法等参数的影响,使阅片医生无法明确诊断,一般都建议加扫颞骨HRCT[1]。也有研究指出,利用头颅CT原始数据对颞骨区进行放大重建,可获得清晰的颞骨各观察结构,做出客观的诊断,由此能够避免二次扫描,减少检查费用与辐射。本文就对头颅CT颞骨区重建避免二次扫描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并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影像科同期行头颅CT与颞骨HRCT检查的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11~65岁,平均年龄(34.6±8.61)岁;所有患者在接受本次研究前,均已排除明显的颞骨畸形、颞骨结构破坏等。

1.2 方法

患者均行头颅CT与颞骨HRCT检查:

(1)头颅CT检查:取仰卧位,按常规鼻轴状位扫描区域自额窦顶至下颌颏突消失水平,瑞氏基线,120 kV,120 mAs,探测器覆盖20 mm,螺距0.531:1,层厚5 mm,层间距5 mm,采用标准算法。

(2)颞骨HRCT检查:取仰卧位,扫描范围自外耳道下缘至岩骨上缘,140 kV,220 mAs,探测器覆盖20 mm,螺距0.531:1,层厚0.625 mm,层间距0.625 mm,采用骨算法。

(3)颞骨区放大重建:52例患者的头颅CT原始数据均进行颞骨区放大重建,FOV9.6 cm,层厚0.625 mm,层间距0.625 mm,采用骨算法,双侧重建,所得图像保存并上传至PACS。

1.3 评价指标

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以双盲法阅片方式,对颞骨区放大重建图像质量与颞骨HRCT直接扫描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当评价意见不一致时两人需协商统一意见。具体评价部位包括外耳道、乳突气房、中耳鼓室、鼓窦入口、听小骨、前庭、上半规管、前半规管、水平半规管、耳蜗、前庭导水管、内听道等。影像学图像质量评分标准为:0分-图像质量差,难以满足诊断要求;1分-图像质量稍差,基本可以满足诊断要求;2分-图像清晰,能够达到诊断要求。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数据进行处理,实验数据采用(±s)表示,采用配比t检验,若P<0.05,表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2 结 果

2.1 颞骨区放大重建图像分析

利用头颅CT原始数据对颞骨区进行放大重建后,所有患者颞骨区各观察结构均能清晰显示,其中以外耳道、乳突气房、中耳鼓室、鼓窦入口、前庭、耳蜗、内耳道的显示比较理想,前庭导水管、听骨链、半规管的显示均能达到诊断要求。

2.2 不同检查方法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

将头颅CT颞骨区放大重建图像与颞骨HRCT扫描图像进行质量评价比较,头颅CT颞骨区图像评分为(23.04±0.83)分,颞骨HRCT直接扫描图像评分为(23.12±0.78)分,两种方法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采用头颅CT扫描,虽然扫描条件要低于颞骨HRCT的扫描条件,但仍然可以得到满意的图像,能及时发现颞骨区的异常或可疑异常。临床实践中,为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在头颅CT扫描发现颞骨区异常后,通常会加行HRCT扫描。虽然二次扫描提高了诊断准确率,但对患者造成的辐射问题临床也越来越重视,尤其针对行颞骨检查的儿童、孕妇、老年人等敏感人群,如何在提高诊断准确率的同时减轻其辐射剂量,意义也是十分重大[2]。

临床认为,减低CT受检者辐射剂量的有效方法是避免不必要的二次扫描,因此提出利用CT原始数据放大重建方案,在避免二次扫描的情况下获得满意的CT图像。利用CT原始数据可以对扫描区域内某一个局部结构进行放大重建,并选择合适的图像算法。放大重建不单纯是对兴趣区的放大,它可提高兴趣区图像的空间分辨率,通过扩大兴趣区范围,得到更大视野的图像显示,对未完整显示的病灶进行补救。通过本次研究认为,CT原始数据放大重建所得图像,能清晰显示颞骨内中耳、内耳、内听道等主要结构,无需刻意增高扫描条件再加扫颞骨HRCT。

综上,利用头颅CT原始数据进行颞骨区放大重建,可以在无需HRCT二次扫描的情况下,获得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的CT图像,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1] 徐 军,吴晶涛,袁 林,等.64排容积CT重建技术在颞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医学装备,2015,12(3):78-80.

[2] 许腾飞,段文超,鲁 通,等.基于CT-MRI融合图像的三维重建技术在颅底外科中的应用[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2, 47(5):373-375.

本文编辑:王雨辰

R782.4

B

ISSN.2095-8242.2017.16.3089.01

猜你喜欢

颞骨规管原始数据
GOLDEN OPPORTUNITY FOR CHINA-INDONESIA COOPERATION
耳显微外科颞骨解剖学习班的教学难点分析*
190例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半规管功能分析
受特定变化趋势限制的传感器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上半规管裂发生率及其HRCT特征
动物也会晕车吗
颞骨扁平肥厚性脑膜瘤CT及MRI表现
全新Mentor DRS360 平台借助集中式原始数据融合及直接实时传感技术实现5 级自动驾驶
不同方式半规管阻塞术治疗顽固性梅尼埃病疗效分析
64排容积CT重建技术在颞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