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对改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分析

2017-03-07冯亚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服药精神分裂症依从性

冯亚敏

心理护理对改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分析

冯亚敏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改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就诊于江苏省常熟市第三人民医院确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住院时间超过6周,采用随机数字表按患者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采取常规护理者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者为研究组,两组各40例。护理后对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心理护理能使其服药依从性得到有效提高。

精神分裂症;心理护理;依从性

精神分裂症为慢性精神疾病,其主要特征为个体、情感、行为以及思维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极不协调[1]。精神分裂症患者多数需终身服药维持治疗,但部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极差,对治疗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研究表明[2],临床护理工作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开展至关重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得到提高[3],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心理护理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8月—2016年8月,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就诊于我院并确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住院时间超过6周,在所有患者中48例为男性,32例为女性。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中25例男性,15例女性,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为(43.84±4.19)岁;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为(43.18±4.2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民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指导其用药,饮食指导,运动指导以及日常生活基础性护理等内容。

研究组:对患者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逐渐取得患者的信任,重视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及时掌握患者心理情绪的变化,并做好对应的疏导;(2)待患者情绪稳定后向其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有效指导患者了解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3)向患者讲明药物治疗对其疾病恢复的重要性,同时向其介绍药物的使用方式及副作用,使患者有心理准备;(4)为避免疾病的复发,需让患者了解到坚持治疗的必要性,辅助患者制定出近期以及远期康复计划方案,激发患者对生活的兴趣,建立自信、自立以及自强的心理;(5)指导患者对错误的认知要有所认识,使其建立正确的认知,进而使行为和情感得到改善;(6)待患者出院时嘱咐其坚持复诊,必要时可对患者采取家访,了解其心理变化和生活情况,做好及时的心理疏导。

1.3 评价指标

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情况进行观察评定,评定方式参考本院自拟服药依从性调查表,由两位专业护士负责调查问卷的填写工作,经详细观察,对住院1周后患者服药依从性情况进行记录,观察的时间为6周。患者服药依从评价方式如下,其中完全依从:住院期间患者能够做到按医嘱主动服药;部分依从:患者于护理人员的督促下被动服药;不依从:患者出现藏药、拒药或者扔药等行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对研究组与对照组得出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服药依从性情况分析。研究得出,经住院1周及6周的护理观察后,两组患者服药的依从性较护理前均有改善,但研究组改善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 讨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服药依从性的良好与否将会对疾病治疗的效果以及后期复发的情况产生直接的影响,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本身对治疗的药物存在较大的依赖性[4],因此按时服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若患者出现药物剂量自行加减或间断用药的情况[5]或者在住院期间擅自藏药拒药,不但无法对病情进行有效及时的控制,甚至还会造成治疗周期被延长的情况,严重时会造成病症频发[6]。抗精神病药物的服药期间过长,同时药效较慢,患者服用后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副作用[7],这也是患者服药依从性较低的原因。

在本次研究中,对研究组患者采取了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从密切与患者的沟通、向患者讲解疾病知识,纠正其错误认知以及出院后指导其坚持服药[8]等方面出发,护理后,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得到了提高,由护理前82.5%提高到护理后的97.5%;而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护理,其依从性从护理前的85.0%到护理后的90.0%,从中可知,研究组患者护理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心理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升患者服药的依从性。

表1 护理后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改善情况(%)

[1]金凤仙,赵建利. 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观察[J]. 广东医学,2013,34(20):3217-3219.

[2]王琼,罗捷,唐丽. 260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心理社会因素分析[J]. 重庆医学,2011,40(26):2661-2662.

[3]张淑艳,高海英,张继青,等. 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 医学与哲学,2011,32(4):67-68,78.

[4]李遵清,韩鹏,仇爱玫.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2):1098-1101.

[5]高海英,张淑艳,张继青,等. 改良电痉挛治疗结合心理护理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分析[J]. 河北医药,2014,36(23):3674-3675.

[6]陈云秀. 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和认知功能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4):753-755.

[7]芦华. 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心理护理[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0):259-260.

[8]王冬梅,王海英,陈慧. 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4):127-128.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Improving the Compliance of In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FENG Yamin Psychiatry Department,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shu, Changshu Jiangsu 215500,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improving the compliance of in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Methods80 cases of diagnosed in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shu schizophrenia patients were selected, hospitalization more than 6 week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according to the admission time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routine nursing care was taken as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is, given target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for the group. The two group of 40 cases. After nursing,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medication compliance were analyzed.ResultsAfter nursing, the complianc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compliance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schizophrenia; psychological care; compliance

R473

A

1674-9308(2017)01-0245-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7.01.151

江苏省常熟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江苏 常熟 215500

猜你喜欢

服药精神分裂症依从性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