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乌兹别克语的音节结构

2017-03-07祖日古丽·艾合买提艾孜尔古丽玉素

课外语文·中 2017年1期
关键词:乌兹别克外来词辅音

祖日古丽·艾合买提++艾孜尔古丽++玉素甫·艾白都拉

【摘要】音节是人的听觉能够自然感受到的最小语音片段。乌兹别克语的词是由若干音节构成,而每个音节都符合一定的结构规则。本文对乌兹别克语的音节结构进行分析、在前者的研究基础上、归纳乌兹别克语词汇的音节变化规律。词语的音节形式是非固定的,是根据所缀接的词缀成分而发生音节上的变化。

【关键词】乌兹别克语;音节

【中图分类号】H238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乌兹别克语是乌兹别克斯坦的官方语言,使用人数2600多万。乌兹别克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回鹘—葛逻禄语组,是属于黏着性语言。乌兹别克语的词是由若干音节构成,音节是人的听觉能够自然感受到的最小语音片段,而每个音节都符合一定的音节结构规则。在乌兹别克语里,一般纯属于乌兹别克语或阿尔泰语系词语的音节结构是以元音为中心。因此,一个词中有多少元音就判断为该词中有多少音节。于是,音节及其音节的结构类型很重要。如在语音合成和语音识别研究中,音节是最基本的声音单位;文字校对中,根据词语的音节结构可找出部分拼写错误。所以音节问题属于乌兹别克语信息处理工作的基础研究之一,是处理乌兹别克语的重要环节。目前为止传统语言学角度在乌兹别克语音节结构研究成果欠佳,其中主要难点是乌兹别克语借词来源非常丰富。乌兹别克语有相当数量的阿拉伯、波斯、俄罗斯等语言的借词。本文在前者的音节结构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以元音字母和辅音字母结尾的词汇分别附加纯元音词缀、纯辅音词缀等情况,总结了乌兹别克语词汇的音节变化规律。

二、 乌兹别克语音节结构分析研究

(一)乌兹别克语基本的音节结构类型

从乌兹别克语词语(不含没有亲属关系语言的外来词)的各种音节结构特征来看,乌兹别克语音节结构系统里有基本的6种音节结构类型。文献[1]中提出“乌兹别克语的音节以元音为核心,一个音节里必须有一个元音。一般,对纯属乌兹别克语词语音节结构来说,一个词里有几个元音就算有几个音节。辅音是音节的组成部分,它不能单独构成音节。”本文中以15000种词汇集语料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乌兹别克语音节结构分析,初步确定6种音节结构类型表。

备注:表格中的“#”代表音素之间的界限、“V”表示元音、“C”表示辅音。

在表1中的六种音节结构作为依据,在语料库中进行统计,VC型和CVC型音节结构的使用频率最高,VCC型和CVCC型音节结构的所占比例很少。

(二)外来词的音节结构类型。

乌兹别克语有大量的外来词,主要来源是俄语、阿拉伯语、波斯语、英语等语言。这些外来词的结构复杂,词汇的音节结构根本不符合乌兹别克语的音节结构类型。文献[1]中提出以下三种音节结构类型表示外来词的音节结构:

(三)附加词缀后的音节结构变化分析

在乌兹别克语音节结构类型来看,以元音为结尾的词语在音节结构上是固定的。一般,因附加构形词缀而不会改变原有的音节结构。但是,纯辅音词缀附加就会发生音节结构变化。例如(请看表3):

表3中可以看出,1—4词缀都有元音。因此,单独构成了一个音节。结构和词缀缀接后的音节类型没有发生变化。但是,音节数量增加了一个。而5—6词缀是纯辅音词缀,它没有单独构成音节的功能。因此,它紧贴在ona、olma等以元音结尾的音节。结构和词缀缀接后的音节类型就发生变化,把第二个音节的类型CV变成为CVC。但是,音节数量没有变化。

以辅音为结尾的词语根据与缀接的词缀不同在音节结构方面出现以下几种情况(请看表4):

从表4中可以做出以下两个方面的结论:

1.以辅音为结尾的词语缀接纯元音或元音为开头的词缀时,单词结尾的(最后的)辅音自然地脱离原所属的音节范围,与缀接的元音或以元音开头的词缀(像im/ib/ing/i类似的词缀)构成新的一个音节。特别指出一点,辅音为结尾的词语不管它的音节类型为 VC还是比较复杂的 CVCCC凡是最后的辅音脱离原所属的音节范围就成为新增加音节的开头音。增加了新的一个音节就说明,词语缀接词缀之后它的原有的音节类型已经发生变化。对此,像im/ib/ing/i类似的非音节性词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2.辅音结尾的词语缀接像sin/gin/lar/dan/ni等类似的音节性词缀时,该词语原有的音节类型不会发生变化,因为音节性词缀它本身就是一个独立而固定的音节。所以说,音节性词缀不影响词语原有的音节类型。为此的结构,音节性词缀起到关键性作用。

对乌兹别克语来说,每一个词的词汇形式和音节形式完全是两个概念。词语的词汇形式是固定的,而词语的音节形式是非固定的,是根据所缀接的词缀成分而音节上发生变化。例如:plan(計划)是再不能切分的一个完整的实词,它始终是固定的,它的音节形式是一个音节构造的。但是,附加词缀(指的是以元音为开头的词缀)时,该词最后的一个辅音和附加成分开头的元音结合构造新的一个音节。

三、结语

乌兹别克语属于黏着语,音节之间没有标志。而音节以及音节结构的研究是乌兹别克语自然语言处理的各项研究中的基础工作。本文通过分析词汇分别附加纯元音词缀或以纯辅音词缀等情况,总结了乌兹别克语词汇的音节变化规律。乌兹别克语的外来词众多,而且这些词汇不符合乌兹别克语原有的基本音节规律。乌兹别克语引进的外来词越多,音节结构类型越多,这种现象对乌兹别克语的研究、信息处理容易引起负面影响,这需要在日后的实践中不断进行研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古丽巴努木·克拜吐里,古丽巴霍尔·伊斯坎达洛娃.乌兹别克语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6.

[2]阿达来提.乌兹别克语的传据范畴初探[J].民族翻译,2013(1).

[3]胡振华.中亚五国及其语言文字(上)[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4).

[4]胡振华.中亚五国及其语言文字(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5).

[5]可斯凡季亚罗夫·伊·乌,刘文兰. 乌兹别克语中的俄语借用词[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4).

作者简介:祖日古丽·艾合买提,女,1991年生,新疆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自然语言处理;艾孜尔古丽,女,1987年生,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自然语言处理,计算语言学;玉素甫·艾白都拉,1958年生,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自然语言处理、计算语言学。

(编辑:郭恒)

猜你喜欢

乌兹别克外来词辅音
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日源外来词汉化研究
失去爆破和不完全爆破
BR Sounds
英语的辅音连缀
中国朝鲜语外来词词汇结构和使用考察
辅音连缀全接触
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汉韩外来词对比研究
语言生态学视角下汉语中日语外来词的借用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