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尊重语文特点的教学应从细节抓起

2017-03-07杨慧

课外语文·中 2017年1期
关键词:工具人文

杨慧

【摘要】语文教学不能偏离语文特点。在教学中,要抓住重点词句,突出语文的工具性特点;要紧扣文本思想,抒发文本的人文情感;要多给学生时间,突出以生为本的特点。

【关键词】工具;人文;生本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有三个最重要的关键词,那就是工具性、人文性、生本课堂。这三个关键词也给当前如何开展语文教学定了基调,那就是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要突出它的工具性特点,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可以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还要让学生能够逐步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另外,在教学时,新课标强调我们的课堂要以生为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就要尊重语文的这三个特点。下面,笔者就结合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教学,来浅谈之。

一、抓住重点词句,突出工具特点

词句是组成一篇文章的最基本要素。每一篇课文中的用词用句都是经过编者反复推敲过的,可以说是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的一个范本。而一篇文章能否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起决定因素的就是课文中的词句。所以,基于从细节出发的语文教学,要想突出语文的工具性特点,我们就要抓住课文中的词句来展开教学。学生只有深入解读了课文中语言文字的运用,才能在自己平时的语言运用过程中自觉使用这些词句。

比如,《圆明园的毁灭》这一篇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中的词句描写,就是进行语言文字交流时的范本。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从这一句话中,我们就不难发现,这里有句式的安排,有……,也有……;有……,也有……。而且每一个句式中的“有……,也有……”无论是从文字的使用,或者语气的安排,都是非常相近的。这样的安排,让人阅读起来就会有一种震撼的感觉,让人感觉到圆明园是多么的辉煌。同时,在每一个景点的前面,都安排了一个词语来形容,殿堂用的是“金碧辉煌”,亭台用的是“玲珑剔透”,这样的形容就可以让学生明白圆明园的殿堂是非常华丽的,而亭台楼阁却是灵巧的,一下子就可以把学生带入一个唯美的画面中。还有第二个“有……,也有……”中的描写,也可以让学生一下子感受到“买卖街”就像热闹街市一样,还有相对宁静的山乡村野,由此就可以带给学生一种感觉,那就是圆明园里的景物是包罗万象的,祖国任何一个地方的著名景点,都可以在圆明园里寻找到,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这时候,我们就要紧紧抓住这些词与句的写作方法来展开教学,并可以让学生用这样的句式,这样的词语格式,来说出几句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升。

二、紧扣文本思想,抒发人文特点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偏颇任何一方,在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时,也要发展学生的人文情怀。唯知识性教学,它不是素质教育的主特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在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能力的同时,也要充分把握教材中所渗透的思想道德,去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让学生的思想道德在语文教学中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这也是语文教学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达成的重要体现。

比如这一课的第五自然段中有这样几句话: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这几句话中,我抓住了“凡是”“统统”“掠走”“实在”“任意”这几个词,让学生不断地品读这几个词,让学生体会八国联军在圆明园所造的罪孽。有的学生说“凡是”“统统”这两个词语表现出了八国联军的贪婪,有的学生说“任意”这个词语表达出了八国联军对我国文化遗产的任意践踏,还有的学生说通过“掠走”这个词语就可以想象到当时八国联軍在抢夺圆明园时的那种粗暴、狰狞的面孔。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就可以体会到学生不仅读懂了词语的意思,也已经对外国侵略者产生了强烈的仇恨的情感,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文化,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三、多给学生时空,突出生本特点

生本课堂理念目前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许多教师在展开语文教学时,也能够主动体现这一教学理念。但是,受时间的限制,许多教师都担心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要想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往往不敢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思考与交流,往往是以一种老师问,学生答的形式来进行课堂教学。在课堂上,教师的问题永远问不完,当学生对某一问题还没有回答出正确答案时,教师有时为了进行下一个知识点的教学,就以简单的告知方式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这样做看似课堂非常热闹,但是学生却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下学习,虽然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却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更不用说提升学生的语文全面素养了。在教学时,我们只有给学生充足的时空,让学生去交流,去讨论,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可以在自主背景下进行,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总之,要想在语文教学中有效达成语文教学的三个核心特点,我们就要从细节处入手,带着学生细挖课文文字中隐藏的东西。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对这些细节描写的解读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提升自己的语文技能,发展自己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夏家发.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7).

[2]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10).

[3]张孔义.语文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3).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工具人文
人文
完善论与民主工具论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Elektrobit提供的EB GUIDE工具链加速Pioneer最新显示音频系统的开发
“逍遥游”壶的创新和人文意境
“巧用”工具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