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失地农民未来可持续生计的征地补偿研究

2017-03-06丁妮刘平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21期
关键词:失地农民

丁妮 刘平辉

摘要 研究目的为建立怎样的征地补偿模型能实现失地农民未来生计可持续。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结果表明:临川区现有的征地补偿在生活保障水平、就业发展能力的提升、社会保障的提供这3個方面都不能实现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

关键词 失地农民;未来可持续生计;征地补偿模型;江西抚州;临川区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1-0294-03

城市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1-3]。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我国每年失地农民正以300多万人的速度在不断增加。一方面这一变化为我国的城市发展提供了好的条件,但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失地农户失去了维持未来生计的重要条件——土地,农户本身的生计问题变得越来越显著[4]。失地农民长远生计问题越来越严重,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并亟待解决[5]。

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临川区进行实地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相统一的方法[1-2,6]来评价临川区现有征地补偿下失地农民的生计可持续性,以为临川区失地农民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作用,同时为中部地区征地补偿制度的完善和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

1 研究区域概况

临川区位于江西省东部,是江西省抚州市的市辖区,抚河中游,东邻金溪、东乡,西倚崇仁、丰城,南濒南城、宜黄,北毗进贤。地形狭长,东西宽48.2 km,南北长69.8 km,总面积2 121 km2。临川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6°3′45″~116°18′45″,北纬27°29′30″~28°15′16″。全区东南西三面环山,地势南高北低[6]。

2 数据调查与样点分布

2.1 数据调查情况

采取一对一入户访谈的调查模式进行此次实地调查。实施时间为2016年3—5月,历时40 d。调查对象为临川区行政范围内通过集体分配后失地农户。访谈问卷共285份,其中有效的问卷有248份,有效率达87%。

2.2 样点位置

样点选择依据是区域类型、经济发展水平、距离远近和乡镇大小[1,6],本次一共选取了临川区行政范围内的10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选取农户。如图1所示,临川区以丘陵类型为主。样本中,丘陵类型的乡镇共6个、平原类型的乡镇共4个。此次调查比较符合临川区区域类型的实际情况。

2.3 数据简要描述

如表1所示,对临川区的失地农民的生计现状从全部失地和部分失地2个角度对现有征地补偿下失地农民的生计状况进行简单的描述性统计,进而分析失地农民生计现状,并且经过平均计算得出柱状图,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全部失地农民生活水平<部分失地农民生活水平<当地农民生活水平,并且从平均的角度来看,失地农民失地年份越久,生计状况越差。由此可以看出现行的补偿方式无法满足农民的可持续生计[7-8]。

3 现有征地补偿下失地农民生计可持续评价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失地农民的未来可持续评价具体如下。

3.1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含义

3.1.1 从生计的定义。对失地农民生计状况的影响可以从生活质量水平、就业发展能力、社会保障程度3个方面展开。指标含义与其选取原因具体参数如表2所示。

被调查农户中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是反应失地农民日后生活保障的重要指标。

3.1.2 指标目标值的确定。确定各个指标的目标值需要实现2个目标,即保证失地农民原来的生活水平不会下降,并且保障失地农户长远生计可持续。因此,本文维持原来生活水平的目标是结合临川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当年统计年鉴的平均值得出;保障失地农户长远生计的目标值则是根据全国和江西省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评价并结合临川区当地调查所得的具体目标值。具体如表3所示。

3.2 评价方法与数据来源

3.2.1 评价方法。本文采用了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失地农民生计的3个主要因素并且确定其对应的各个指标的权重,同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失地农民的生计可持续进行评价分析。基于前面的指标体系设计与目标值的确定,失地农民未来可持续生计的综合指数可以通过多因素加权平均值法[10]的计算式(1)得出。

Sj=Wi×■■,(Vij为正向指标,且0≤■≤1)Wi×■■,(Vij为正向指标,且0≤■≤1) (1)

式中:Sj为区域;j为被征地农民未来可持续性生计的综合指数;Vij为区域j范围内的第i项评价指标的调查实际值;Mij为区域j范围内的第i项评价指标的目标值;Wi为第i项指标的权重。

3.2.2 数据来源。本次调查对临川区被征地的10个乡镇的失地农民进行了随机的抽样调查,从而可以获得当地农户的现有生计状况数据。同时从统计部门与土地管理部门获取关于临川区现有补偿的标准并结合当年的统计年鉴,通过计算获得了实现农户未来可持续性生计的目标值[11]。

3.3 评价分析

3.3.1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失地农民可持续评价。在统计数据结合调查数据的基础上[1-2],利用AHP法确定影响失地农民生计可持续的指标权重,进而用式(1)计算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综合指数,初步评价临川区失地农民现有补偿下的生计可持续性,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表4结果显示维持失地农民生计可持续的各项指标的目标完成了均低于60%。

3.3.2 基于模糊数学法的失地农民的未来可持续性生计评价。为验证以上层次分析法结果的准确性,根据临川区失地农民对生活水平、就业发展机会、社会保障情况的期望分4种情况(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1]并且将各个指标实现程度分为四等(很好、较好、一般和差)[2,12]。基于模糊数学法的失地农民未来可持续生计的模糊判断矩阵如表5所示。

依据层次分析法准则层的权重确定为A(0.36,0.32, 0.32)。采用矩阵乘法的运算法则计算式(2)得出结果。

A×R=(0.36,0.32,0.32)×0.11,0.19,0.33,0.370.03,0.12,0.27,0.580.04,0.20,0.29,0.47

VT=0.11+0.03+0.040.19+0.12+0.200.33+0.27+0.290.36+0.32+0.32■=0.110.200.330.36■(2)

通过VT前2项和为0.31可以看出从生活水平、就业发展能力以及社会保障这3个方面农户的期望值都较低。2种方法得出的结论一致,均为临川区可持续生计的程度较低。

3.4 评价结果与分析

3.4.1 生活水平。近期变化较小、远期难以实现可持续。层次分析法可以从维持现有生活水平来看农民人均收入以及消费水平和恩格尔系数并未受到太大影响[1-2]。但从长远生计状况来看,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并不能实现其长远生计。

3.4.2 就业发展能力。获得可持续性收入的能力低。从长远来看,临川区失地农户的收入支出变化与其政府的安置措施之间关系密切。从劳动就业率为42%来看,只完成了完成维持农民现有水平目标值的3/5,并且其大多数的农户取得收入的来源主要以打工为主。

3.4.3 社会保障。完善养老保障。临川区的失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比例为38%[1],远不足以实现长远生计水平可见失地农民在就业方面存在比较大的问题。

现有的临川征地补偿中虽然设有养老保险,但是对这方面的补偿力度不够,长久下去会使得使得农民对未来的生活沒办法得到保障而担忧,给失地农民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压力,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消极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模糊数学法和AHP法对临川区失地农民现有的征地补偿进行评价,从评价的结果可以看出,尽管临川区现有的征地补偿中涵盖了养老保险以及医疗保险,但是政府的补偿力度不够,使得临川区的失地农户因未来生活得不到保障而担忧,这一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及发展,是现如今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5 参考文献

[1] 周小利.基于可持续生计的彭山县征地补偿标准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11.

[2] 常青青,刘平辉.农村劳动力就业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321-326.

[3] 杜伟.构建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长效机制的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8(11):26-29.

[4] 苏永伟,陈玉萍,丁士军.失地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新进展[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79-84.

[5] 赵兴玲,骆华松,黄帮梅,等.可持续生计视角下失地农民长远生计问题探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9(2):40-42.

[6] 刘平辉,廖娟,李佩兰,等.基于AHP法的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以临川区为例[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3):302-307.

[7] 罗才军,张文秀.基于征地补偿的失地农民生活水平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学,2008(36):4329-4345.

[8] 张羽琴.议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评价统计指标体系的设置[J].贵州社会学,2000(2):18-21.

[9] 高进云,乔荣锋,张安录.农地城市流转前后农户福利变化的模糊评价:基于森的可行能力理论[J].管理世界,2007(6):45-55.

[10] 胡初枝,黄竖金,陈志刚,等.被征地农民可持续性生计初步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8(8):43-48.

[11] 周钧.苏州高新区征地补偿安置政策绩效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08(9):33-37.

[12] 胡大伟.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省思:基于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视角[J].改革与战略,2016(2):88-92.

猜你喜欢

失地农民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再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山东淄博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及对策
论失地农民职业化的问题
湖北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湖北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浅议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与现有社会保障的关系
失地农民城市融入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保障问题研究
城镇化扩张中失地农民市民化基本状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