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德学科主体性活动教学策略初探

2017-03-06顾新红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17年1期
关键词:评价策略

顾新红

【摘 要】主体性活动是提升“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抓手。具体而言,可以通过营造民主和谐的活动氛围、创设开放性的活动形式、构建多元活动交流模式、开展主体性活动评价来开展,以此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能力,提升品德教学的成效。

【关键词】主体性活动 策略 活动模式 评价

所谓“主体性活动”是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产生的,着眼于培养每一个学生的主体精神,要求教师要创造一切机会、条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活动,并逐步养成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提问的学习习惯,从而学会自主地开展活动。在主体性活动指引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品德课程中开展主体性活动可以让每一个学生从自主活动、多向交流中提高道德认识,升华道德情感,养成道德行为,并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充分表现自我,张扬个性,形成主体人格。然而,笔者发现,当前品德学科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开展存在着一些问题。

【问题透视】

品德学习绝不是道德知识的灌输,而是要让学生有一个自我学习,认识内化的过程。品德学科教学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自主活动,让学生在主体性活动中充分体验、感悟,形成行为习惯,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然而,传统的品德学科教学,往往因为种种原因而忽略主体性活动教学,学生常常作为学习的客体被动地接受灌输式的教学。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教学内容空泛

品德新课程标准统领下的教材,虽然理念上“回归生活”,过程上“注重体验”,但教材只是范式、拐杖,是资源生发的引子,固化的教材在实际教学中就成了教学活动的“脚本”,成了教学内容的全部。众所周知,品德课是“小学科”,是免考科,是“主科”教师的兼科。教师大多是“顺手”教教,不会也不愿花太多时间、精力去研究教材、生发教材、拓展资源、链接生活。于是,学生在品德课堂中的学习,大都是空泛地聊别人的生活,讲他人的故事,分析现成的数据、结果。这样的课堂,学生的主体性被漠视、被抑制,学生成了他人事件的旁观者。

二、教学方法刻板

尽管鲁洁教授一再强调“对话”和“体验”的教学方式,但学科地位和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决定了现实中的课堂,依然是以讲授、告知、灌输为主要教学方式。这样的课堂中,教师成了课堂的主宰,向学生施加各种外在的影响,灌输抽象的道德规范、既定的行为观念。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载体,成了被塑造的客体。刻板老套的方法,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自为性、能动性,更无创造性可言。

三、教学活动低效

品德课程具有很强的活动性、综合性、实践性。教学中,教师也试图依照教材、教参的提示设计一些活动,诸如课前的调查、课上的体验、课后的实践活动等。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难以落到实处,达到期待的效果。课前的调查,常常会因为学生的不重视、家长的不支持而“流产”。课后的实践活动(所谓“作业”),更是因为没有检查、反馈而流于形式。而课堂中的体验活动,则大都成了游戏、表演,乃至作秀。比如,很多教师为了让学生感受残疾人的苦痛,课上设计独臂写字、蒙眼走路、手语表达等体验活动。活动中,肢体健全的学生更多地把体验活动当作游戏,课堂上笑声不断、热闹非凡,很难看到有学生神情凝重,真正走进残疾人的内心,切实体验到残疾人的难处。这样的课堂活动只是浮于表面,难以入心,学生的自主感悟、自觉提升得不到落实。

【策略探寻】

上述种种问题的存在,有悖“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限制了学生的主体发展。我们需要在实践、反思中探寻品德学科主体性活动教学的策略。根据德育活動自身的特点,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在品德学科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营造民主和谐的活动氛围,创设开放性主体活动,构建主体性活动交流模式,开展主体性活动评价等方式,来开展主体性活动教学。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活动氛围

传统的课堂,教师是威严的布道者,是课堂的主宰。教学活动的设计、安排,学生只有听从,无法自主选择,缺乏主体意识,失却主体精神。唯有营造民主和谐的活动氛围,才有利于学生充分表现自己、展示个性,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如教学《我不胆小》一课,教师可以从生活入手,让学生先说说自己最怕的事或物,谈谈自己紧张胆小的经历,然后师生一起当一回“心理医生”,分析害怕的原因,找到原因后再讨论“我不胆小”的做法。课堂中,教师像朋友,像心理医生,像家长;学生之间像朋友,像兄弟姐妹,在互相谈话、交流、帮助、鼓励中战胜胆小。而课堂,就像一间聊天室,轻松和谐,其乐融融。学生就在民主和谐的活动氛围中学习着、体验着、成长着。

二、创设具有开放性的活动形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教师在品德教学活动中,要把活动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创设一个开放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去体验、去感悟、去发现,去提升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形成道德行为习惯。

(一)让时间开放

品德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的四十分钟,课前的活动准备、资料收集,课后的实践延伸,让品德教学的时间得以开放、充实,这样更好地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例如教学《遵守交通规则》一课,课前一周里让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过十字路口,认识各种路标、图示,去访问交警叔叔,了解一些交通规则。课上通过知识竞赛、情境表演、辨析纠错等活动进一步明确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课后两周里,让学生自愿组合,以不同的形式宣传交通法规,呼吁遵守交通规则。有的小组制作了手抄小报,有的小组制作了小展板,有的小组去当了“小交警”,还有的小组完成了关于“遵守交通规则”的倡议书。时间的开放,让课堂得以延伸拓展,让品德课堂与生活链接,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让空间开放

同样,品德教学也不只是停留在几十平方米的教室里。生活是真实的课堂,社会是成长的舞台,所以我们在开展主体性活动教学时,更注重活动空间的开放,让开放的空间成为学生道德成长的沃土,成为学生主体精神成长的滋养品。例如教学《请到我的家乡来》一课,可以把课堂延伸到家乡的各个景点,去赏赏家乡的景;把课堂延伸到饭店,去尝尝家乡的特色菜;把课堂延伸到特产礼品店,延伸到农贸市场,去了解家乡的土特产。开放的课堂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魅力,更激起了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主人翁意识。

三、构建多元互动的活动模式

传统的品德课教学活动主要采用单向交流模式。往往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安排活动,学生按程序进行活动,这种单向式交流限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效果不太理想。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产生的主体性活动,构建多元、互动式交流模式。在这样的活动模式中,活动的对象不仅限于学生,教师、家长以及其他社会成员都可参与到活动中来。活动对象的多元化,让教学具有更生动、丰富的互动,教学资源得以拓展,教学效果得以提升。例如在教学《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一课时,可邀请一些家长来参加,让他们讲讲孩子成长中的故事,说说心中对孩子的期望;教学《我掉了一颗牙》一课时,请牙医来到课堂,接受学生的咨询,讲解牙齿成长的奥秘。在教学活动中,师与生、生与生、师生与“嘉宾”之间可以多面接触,广泛交流,对话互动,使主体性活动取得最优的效果。

四、开展主体性活动的评价

在品德教学中开展主体性评价活动,并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德育知识转化、内化为道德品德和行为习惯,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方面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评价主体的单一性,教师、学生乃至家长等都可成为评价的主体,参与品德学习活动的个体都可以作为评价主体,可以对学生道德认识的形成、道德行为的养成等做出合理评价。另一方面改变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评价学生的单一方式,实施多向评价。开展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多向交流,更好地促进品德主体性活动的开展,及时矫正活动中出现的偏误,提高活动的成效。再有改变传统道德评价的唯甄别判断的功利目的,做到评价不只是关注学生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对错,更关注学生的活动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在德育主体性活动中是否得到较好的锻炼;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发现能力、创新能力在德育主体性活动中是否得到较好的培养;关注学生通过德育主体性活动,是否真正形成良好的品德。

【实践反思】

在品德课程的实施中,探寻主体性活动策略,实践证明:品德课程主体性活动教学是科学的,是行之有效的。它遵循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践行 “以活动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对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综合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实践中反思,笔者认为品德课程主体性活动教学策略实施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目标管理、自主发展

课堂活动管理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来确定主体性活动教学目标。只有确定合理、正确的目标才能影响和制约师生的主体活动,并起积极的导向作用。教学活动中所实施的一切管理措施,包括组织、协调、激励、评价等,都应当努力服务于设定的教学目标。只有在目标的引领下,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让学生参与到主体性活动中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发展和成長的需要,从而达到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目标。

二、发扬民主、尊重信任

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民主,创设宽松、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才能优化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只有相信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和发展需要,才能在师生共同参与的主体性活动中达成教学目标。教学中,必须充分地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相信学生有合作探究的兴趣和潜能,相信学生有自我教育、养成的潜质和追求。只有这样,主体性活动教学策略才能有效实施。

三、科学组织、正确引导

只有科学地组织、有效地规范和正确地引导学生的主体性活动,活动才能有效开展,教学目标才能顺利达成。主体性活动教学,不是教师退出课堂成为旁观者,教师要做学生活动的策划者、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有计划、有指向、有重点地组织开展活动。如此,主体性活动才不会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才能真正指向教学目标,指向学生行为习惯的自主养成。

当然,在实践中还会遇到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和研究。比如教学活动——教师和学生,他们在活动过程中均是主体,如何让这两个主体相互兼容、协调统一,如何把教师主体性的发挥纳入到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轨道上,需要进一步探究思考。还有主体性活动教学模式的优化、教学活动评价体系的建立等等也值得进一步研究、细化。

参考文献:

[1]朱小曼,主编.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赵亚夫.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韩永平.活动型思想品德课教学初探 [J].小学德育,2000(11).

[5]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 [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6]缪建新,著.课改背景下的德育新论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江苏省如东县宾山小学 226400)

猜你喜欢

评价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2006—2014年度C—NCAP评价结果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