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兵张根学的散打人生

2017-03-06郭建跃

金秋 2017年24期
关键词:侦察兵中国武术冠军

◎文/郭建跃

个头不高,留着短发,60多岁的张根学看上去并不显眼。可只要走上赛场,他的眼神里就会立刻充满舍我其谁的霸气,任凭多么高大威猛的对手,他总能以四两拨千斤的绝技,将对手打翻在地。

陕西省体育训练中心主任、陕西省武术院院长、国家散打队总教练张根学,亲手培养出了许家恒、吴雄、张坤等一大批世界冠军,带队拿到了60多枚世锦赛、世界杯冠军奖牌。

时刻灌输军人品质

张根学1977年入伍,在北京卫戍区某师特务连当侦察兵。侦察兵每天的摸爬滚打、擒拿格斗、捕俘训练,锻造了张根学扎实的武功底子。加上他从小喜欢并练过摔跤基本功,让张根学在团里的侦察兵比武中大显身手,连续三年赢得侦察尖兵的称号。后来张根学和一批侦察兵转隶到新组建的武警北京总队,担任格斗擒拿教练。现在武警部队使用的格斗训练教材,张根学就是编者之一。1985年退伍到西安,在担任西安市公安局特警教官期间,他曾带领大家侦破一起特大盗窃案,只身空手夺刀擒获6名嫌疑犯。

2012年2月25日,国家散打队在西安正式成立,张根学被选为总教练。当时他立下新规:所有教练、队员必须严格执行军事化管理。经过多年磨炼,张根学带的队员个个血性十足。

在一次中俄对抗赛上,19岁的小将冷鑫的对手是3届世界冠军、5届欧洲冠军。第一局刚开场不到一分钟,冷鑫的手臂就骨折了,这时冷鑫完全可以放弃比赛,然而他却举起受伤的手臂,用独臂双腿坚持打完比赛,并最终以微弱的点数优势战胜对手。队员张庆军在比赛中被俄罗斯选手重拳击中,导致腭骨骨折,但他依旧凭借超人的意志扭转劣势,战胜了强大的对手。他们时刻牢记着张教练的话:“高手对决,拼到最后就是拼意志。”

以己之长克敌之短

“飞檐走壁、隔山打牛这些把中国武术神话、虚化的说法,对中国武术的发展百害而无一利,真正的武术应该是智慧、力量和技巧的结合。”张根学多次阐述这样的观点。

通过长期研究对手,张根学发现,亚洲选手与欧美选手的肌肉类别有差异,尤其是中国选手在爆发力和速度上都不占优势,要战胜对手,就要扬长避短,发挥耐力和技巧上的长处。他认为,“中国武术散打,注重的是技术精湛,脑子灵活。”

2011年中俄武术散打对抗赛,中国队5∶0大胜俄罗斯队。按照比赛惯例,赛前队员出场、亮相都需要彩排,张根学趁这个机会,举起脚靶,让队员们把脚靶踢得咣咣响,目的是让俄罗斯队以为这几个中国选手擅长重击。然而张根学制定的比赛方案是靠技术拿小分。在中国选手付佳纯与俄罗斯选手穆斯里穆的比赛中,张根学让付佳纯遏制穆斯里穆的后摆腿必杀技,抓住对手肩部细微抖动的时机,迅速出手,以巧制敌。整个比赛看似穆斯里穆一直在追打付佳纯,但小分计算得出的结果依然是中方胜。

据统计,全中国有超过6000万人习武,为了使大众通过习武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也为了让中华武术正本清源、走向世界,张根学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努力。他把大量的时间用于中国武术散打的普及和推广,他带的散打队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了2枚金牌。

中国武术扬名世界

在西安的国家散打队训练馆内,不仅可以听到队员们拳脚撞击、重重摔倒的声响,还有张根学不停歇地大声呐喊。

盛夏时节,记者在现场能深刻感受到张根学营造出的特殊训练氛围。在长达两个小时、几乎不停歇的训练中,张根学始终站立在队员之间,亲手传授抱摔、抢位、缠斗的技巧和中国武术的精髓。冒着高温,来自全国各地的武术高手,领悟着张教练的散打“秘籍”。队医侯建强介绍,一名队员平均每堂训练课流的汗水都在1公斤以上。

夺得全国锦标赛男子90公斤级冠军的解放军选手王文忠,女子60公斤级的全国锦标赛冠军蔡颖颖,两人都不约而同地说到了一句话:“我们开始只想着为冠军而战,张教练让我们知道了为中国武术走向世界而战。”

10多年来,张根学和他的队员们提升了中国散打的实力。过去中国散打在大级别项目上打不了20秒就败于欧美选手,而现在张根学的队伍已经多次在赛场击败欧美选手,冲破了欧美对大级别的垄断。“盼望有生之年,能看到武术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张根学对武术充满期待。

猜你喜欢

侦察兵中国武术冠军
抢跑“抢”来的冠军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中国武术“元问题”的历史思考——《中国武术思想史》评析
草是春天的侦察兵
郁闷的冠军
没有冠军的赛跑
中国武术有哪些派别
侦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