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剧《玉堂春》(程派)唱词英译研究

2017-03-06王希宝王琢珏金晓璐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西皮苏三程派

王希宝 王琢珏 金晓璐



京剧《玉堂春》(程派)唱词英译研究

王希宝1王琢珏2金晓璐3

(1.辽宁省鞍山师范学院,鞍山114006;2.中国邮政集团辽宁省分公司铁岭市分公司开原市分公司,开原112300;3.抚顺市第二十四中学抚顺 113006)

作为国粹之一的京剧是世界人类口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为了弘扬民族艺术,传承传统文化,传播京剧,本文以程砚秋代表作京剧《玉堂春》来研究京剧典籍英译,意在呼唤传统文化典籍为什么译、谁来译、怎么译的强烈意识。

京剧《玉堂春》(程派);唱词;英译;汉英对照与分析

一、京剧《玉堂春》剧情及背景

京剧《玉堂春》是流传很广的一出传统戏曲剧目,取材于明代冯梦龙《玉堂春落难逢夫》,话本小说《警世通言》第24卷。全本《玉堂春》的故事大意是:明代名妓苏三(芳名玉堂春)结识吏部尚书之子王金龙,发誓白头谐老。王久居妓院,银钱用光,被狠心的鸨儿逐出,栖身在关王庙。一日,金哥前来报信,苏三闻悉,前往相会,赠银两敦促王回南京。王走后,苏三矢志不渝不再接客。鸨儿用计把苏三卖给了山西富商沈燕林,其妻皮氏与奸夫用砒霜想害死沈燕林,反诬陷苏三谋害沈。县官王县令受贿,将苏三问成死罪。崇公道押解苏三,起解至太原,王金龙赴试得中后,巡查山西,调审此案,三堂会审,知晓犯妇乃是苏三,自己的情人,审讯时不能自持,中途装病回避。后得刘秉义之助,平反冤狱,与苏三团圆。京剧《女起解》(《苏三起解》)、《三堂会审》两折唱腔繁重、优美动听,常单折演出,《三堂会审》一折单演时也叫《玉堂春》,京剧四大名旦皆擅演,其中梅兰芳最擅演《苏三起解》,而程砚秋最擅演《三堂会审》。

二、京剧《玉堂春》(程派)唱词英译原因

京剧《玉堂春》是一出骨子老戏,也是一出经典传统剧目,很受观众的喜爱,自京剧诞生以来一直久演不衰,有200多年历史了,各个地方戏也有《玉堂春》,翻译它的唱词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的英译价值,英译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鲜明的主题

京剧《玉堂春》,各个旦角流派都演,但程派的《玉堂春》演的是“冤案”不是“花案”,主题非常鲜明。1959年纪念程砚秋逝世一周年纪念演出,当时周恩来总理特地点了赵荣琛唱程派的《玉堂春》(三堂会审)。玉堂春是个蒙受过冤屈的悲剧人物,突出的是冤屈和冤情,案子有冤情,而不是在会审时候的插科打诨、荤段子连篇的“花案”,更不是什么三角恋爱。

(二)唱词的文学性

程派的《玉堂春》,与众不同的地方很多,比如唱词的文学性更加合理、含蓄。如:“苏三离了洪洞县”这段,比一般的流派多唱两句,即“言说苏三遭冤案,如今起解奔太原”,总共为十句,其它派为八句。“言说苏三遭冤案,”这句点出了《玉堂春》主题是“冤案”,不是“花案”,“如今起解奔太原”是“言说苏三遭冤案”的结果,上下句更加连贯,符合故事情节的延续和发展。程派唱“遭冤案”,一般流派唱“把命断”,尚派唱“薄命短”,笔者个人认为,尚小云的“薄命短”更符合剧情,体现了苏三“红颜薄命”的悲惨境遇,因此翻译吸收了他的唱词。京剧《玉堂春》的唱词是根据锣鼓点和京胡的领奏以及崇公道的旁白引导苏三出场的,一声起便是交代人物、环境、时间和地点,“来至在都察院”,……“举目往上观,两旁的刀斧手吓得我胆战心又寒”,这两句很直白地表达了苏三内心世界,从一个从未遭受过如此这般折磨的小女人,见到了威武的刀斧手,势必会胆战心惊,……京剧的表现手法是用环境描写导出故事的开场。再看京剧的“苏三此去好有一比,好比那鱼入罗网有去无还”,和鼓词的第二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藏没深冤无处寻”,古往今来的所有冤案主角大都是平民,无法掌握自己命运,艺术中的人物形象源于生活,但并不完全等同于生活,人物都经过艺术加工,在某种程度上说,通过想像、比喻和夸张等修辞方法对人物进行处理,把自己比作落网之鱼,必死无疑,因落入水中的网里面的鱼儿,基本不能翻身,同时也是一种解脱,因为鱼儿离不开水,临死还能和水在一起,这些渗透了苏三更多的心酸和惆怅,对人生的一种虚度感和惆怅感,最后一句,撕心裂肺,痛彻心扉的女性呐喊,是来自心底的呐喊,抨击了黑暗腐朽,草菅人命的封建社会。[1]另外,程派的“三舍人”,是指王金龙,这种称谓更委婉、含蓄一些。

(三)鲜明的艺术个性

程派唱腔的风格为若断若续,声断意不断,强调含蓄、内敛、婉约的内在气质,在程派《玉堂春》中这种艺术个性尤为明显,“…只见他双眉紧锁,蹙容满面。梨花带雨,满腔哀怨的神情表露无遗,妩媚中带出憔悴。‘来至在’三个字,是从低起,‘举目往上观’的一句,在柔若游丝的‘上’字之后,接着的一个‘观’字,放足音量,灌满了全园,台下报以热烈掌声。这时程砚秋扮演的苏三已经抓住了所有的观众,集中了大家的注意力。‘两旁的刀斧手’运气吐字的巧妙,非笔墨所可形容。‘战’字完全用唇切住,具有千钧之力。紧接着‘心又寒’之字在如怨如诉、委曲婉转之中,又有一泻千里之势。这种操纵裕如、收放得宜的唱法与工力,全场除了掌声雷动之外,更能有什么其他的方法来表达他们的心悦诚服呢!”[2] 程砚秋的半音4非常有程派特色,经常用于表现人物的悲剧气氛,在“两旁的刀斧手”中的“手”运用了两次,先是43,,然后用了一个小首音儿,432过渡,最后自然下滑到5322 22 1 ,准确描绘了苏三此时此刻胆战心惊的恐惧心理。可以看出,程砚秋表现的苏三特别到位,表达出了此时人物的冤抑、悲伤和痛苦心情。无论从唱功还是面部表情都细腻传神,用精湛的艺术征服了观众。京剧四大名旦都演《玉堂春》,但唯有程派的《玉堂春》最具艺术特色。[3]除了半音4大量使用外,在《玉堂春》(三堂会审)中,程砚秋吸收了很多梆子腔,如:“八百两”的“八”,不唱阴平,唱成上声,“把”音。

三、京剧《玉堂春》(程派)唱词汉英对照

因篇幅所限,本文主要撷取四段主要唱段,进行汉英对照分析,即《苏三起解》(“苏三离了洪洞县”)和《三堂会审》(“来至在都察院”、“玉堂春跪至在督察院”和“这堂官司未动刑”),汉英对照如下:

(一)京剧《苏三起解》(西皮流水)

苏三离了洪洞县,

将身来在大街前。

未曾开言我心好惨,

(尊一声)过往(的)君子听我言。

哪一位去往南京转,

与我那三郎把信传。

言说苏三(把命断)薄命短,/言说苏三遭冤案,

如今起解奔太原。

若遇清官把案断,

来生变犬马我当报还。

Peking Opera Susan Being Sent Under Escort To Taiyuan(Xipi fast style 1/4meter)

Susan left Hongtong county,

Turning my body to the street.

I’m very sad before speaking,

(I’m too sad to speak.I am too sorrow to speak.)

All the pedestrians ,listen to me.

Which one will transfer to Nanjing?/Which one transfers to Nanjing?

You’d better pass my words to my honey?

You can say Susan’s life’s too short/Susan is dying/Susan suffered a harsh life/Susan had an unfortunate life.

You can say Susan was done wrong,

Now Chong Gongdao sent me under escort to Taiyuan.

If I meet /come across an honest judge,

Afterlife, I’ll be to you as grateful as a dog or a horse./I’ll repay to you as grateful as a dog or a horse./

I’ll surely be to you as grateful as a dog or a horse.

(二)京剧《三堂会审》(西皮散板)

来至在都察院,举目往上观。

两旁的刀斧手吓得我胆战心又寒,

苏三此去好有一(呀)比。

鱼儿落网有去无还,

啊!崇爹爹呀!

Peking Opera Triangle-trial Justice(Xipi free style )

Coming to the court, I’m looking up.

I’m trembling at the sight of the executioners on both sides,

Susan’s coming here,

自主招生是高校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是高校选拔录取工作改革的重要环节,“是我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现行统一高考招生录取的一种补充。”高中学生通过自主招生考试,可以获得相应的高考优惠政策;高校通过开展自主招生选拔工作,录取其认为“优秀”的学生。可以说,自主招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校选拔与评价人才的标准。本文通过搜集2003年至2018年教育部与代表性高校的自主招生政策文件,通过文本分析法,探讨高校自主招生选拔与评价人才标准,并总结其主要特征及发展趋势。

I’ll be dead/sentenced to death like fish’s falling into the net.

Ahh, Mr Chong, my Daddy!

(三)(西皮导板)

玉堂春跪至在都察院,

(回龙) 啊,大人啊!

(西皮慢板)玉堂春本是他取的名。

鸨儿卖奴七岁正,

在院中住了正九春。

十六岁开怀是哪王公子,

他本是吏部堂上的三舍人。

(Xipi beginning style)

Yu Tangchun knelt at the court,

(joining)Ahh, my judges!

(Xipi slow style 4/4 meter)

Yu Tangchun was renamed by Wang Jinlong .

I was forced into the brothel whorehouse at 7,

I’ve been living there for nine years.

I made friends with him at 16,/I was his sweet heart at 16,

He was the 3rd son of the ministry/ official.

(四)(西皮二六)

这堂官司未动刑,

玉堂春这里我就放了宽心。

出得察院回头看,

(西皮流水)这大人好似三舍人。

是公子就该把我来认,

王法条条不徇情。

上前去说几句知心的话,

看他知情就不知情。

(西皮摇板)玉堂春好比花中蕊,

(西皮快板)王公子好比采花的蜂;

想当初花开多茂盛,

他好比那蜜蜂儿飞来飞去采花心(蕊)。

如今不见公子面,

我那三郎啊,

(西皮摇板)花凋谢时怎不见那蜜蜂儿行。

(Xipi Er liu style 2/4 meter)

This case wasn’t beaten ,

Yu Tangchun felt a little relieved .

Looking back when I left the court ,

(Xipi fast style 1/4 meter)

I felt that he looked like Wang Jinlong.

You should recognize me if you were my lover,

For all kinds of legal provisions couldn’t be acted wrongly.

I want to go over to have a few words with him,

To see whether he knew me.

(Xipi rocker style 1/4 meter)

Yu Tangchun was like buds,

(Xipi quick style1/4 meter)

And Wangjinlong was like a bee flying in the buds of the red flowers.

At that time red flowers were still blooming,

He was working in the garden just like a flying bee.

But now I didn’t see my lover,

Oh, my lover, Wang Jinlong!

(Xipi quick style1/4 meter)

I couldn’t find a bee flying in the buds till the red flowers withered.

四、京剧《玉堂春》(程派)唱词英译分析

(一)典故

“鱼儿落网”,原来是“羊入虎口”,因为慈禧太后,属羊,当年进宫演出《玉堂春.三堂会审》的伶人害怕她生忌讳,临时改为“鱼儿落网”有去无还,从此以后,就这么一直流传下来。另外,《苏三起解》的枷锁也成“双鱼”的形状,象征着封建社会的刑罚罪恶,与后面《三堂会审》的“鱼儿落网”有去无还,前后照应,产生一致的效果。

(二)省略

如《苏三起解》的(西皮流水)第九句——若遇清官“把案断”,省略了“把案断”,If I meet /come across an honest judge. 因为,这里面的an honest judge已经包含了an honest judge with justice的意思了,体现了公正的意义,所以,“断案”的字意就不必译出了,直接省略。另一处,(尊一声)过往(的)君子听我言,“尊一声”因为后面已有listen to me,表达了倾诉的味道,所以可以省略。

(三)重音和节奏

英语的诗歌是有韵律的,主要体现在重音、节奏和韵脚上,京剧唱词分为十三辙,如:言前、人辰辙口、一七辙口、江阳辙口、姑苏辙口等,演唱要注意字韵、四声,分清尖团和上口,而且要注意字头、字腹、字尾的衔接,归韵、以字行腔、以腔传情,演唱要根据板式、节拍的不同和唱词的意义不同进行强弱处理,有时也会根据流派特色进行特殊处理,比如润腔、装饰音、小首儿、滑音、颤音、喉音等。《苏三起解》的(苏三离了洪洞县和《三堂会审》的(来至在督察院)都属于言前辙口,可是英语诗歌、句子的韵脚,基本是以单元音和双元音作为“音韵”而结尾的,翻译的时候很难与京剧的十三道辙口一一对应,即使偶尔对应上了,我们还得考虑语义、语法和语音,甚至修辞等,因为京剧唱词是为了歌唱需要,而英语诗歌和句子基本是以朗读、阅读为目的,语言服务功能不同。因此英译《苏三起解》(苏三离了洪洞县)更多注重了押韵,而保持了词汇的重音和节奏,如:前四句:

苏——三——离——了——洪——洞——县,(七字句)(仄)

Su San li liao hong tong xian

阴平 阴平 阳平 上声 阳平 阳平 去声

强 强 强 弱 次强 次强 次弱

将——身——来——在——大——街——前。(七字句)(平)

Jiang shen lai zai da jie qian

阴平 阴平 阳平 去声去声 阴平 阳平

(尖字) (上口)

强 强 强 弱 弱 次强 次弱

未——曾——开——言——(我)——心——好——惨,(八字句,“我”垫字,实为七字句)(仄)

Wei ceng kai yan wo xin hao can

去声 阳平 阴平 阳平 上声 阴平 上声 上声

(上口) (上口)(尖字)

弱 弱 强 弱 弱 强 次强 弱

(尊一声)

过——往——(的)——君——子——听——我——言。(八字句,“的”垫字,实为七字句)(平)

Guo wang de jun zi ting wo yan

去声 上声 去声 阴平 上声 阴平 上声 阳平

(团字) (上口)

强 弱 弱 次强 次弱 次强 次弱 弱

Su-san left Hong-tong coun-ty,(1346音节为重音)

1 2 3 4 5 6 7

‘ ‘ ‘ ‘

Tur-ning my bo-dy to the street.(147音节为重音)

1 2 3 4 5 6 7

‘ ‘ ‘

I am too sor-row to speak.(47音节为重音)

1 2 3 4 5 6 7

‘ ‘

All the pe-des- trians , lis-ten to me.(257音节为重音)

1 2 3 4 5 6 7

‘ ‘ ‘

原词是七字句,言前辙,翻译的单词基本是七个音节,根据实词重读,虚词弱读的规则,划出重音符号,英语的落音都在county , street, speak, me四个单词上,短元音i 或长元音i: 结尾,这样比较接近汉语的an言前辙口,朗读或者演唱英语唱词依然会朗朗上口,抑扬有致,这样的韵脚既押韵又比较有韵律感和节奏感,适合演唱,而且含义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因为语法结构和用词都非常简洁。当然,后面的京剧《三堂会审》(西皮散板)“来至在都察院”等,属于长短句,不是规则的七字句或十字句,也不一定非得严格按照韵脚相同或相似来翻译,可以以阅读为目的,或者以文学欣赏角度和普及中国传统文化为宗旨,灵活翻译即可,因为我们翻译京剧典籍的终极目标是让外国人看懂京剧并能欣赏京剧,至于能否接受,恐怕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四)修辞

明喻 simile。鱼儿落网有去无还,I’ll be dead/sentenced to death like fish’s falling into the net.这里使用的是明喻,表明苏三命运悲惨,实际上有“鱼死网破”的抗争之意,这场官司我一定能赢。当然最后苏三与王金龙最后团圆了。

借代 metonymy。都察院, court;三郎,三舍人,王公子都是指王金龙,三郎,译成honey/sweet heart/lover, Wang Jinlong;三舍人这里指王金龙是吏部尚书的第三个儿子,他的父亲是明代吏部尚书。吏部尚书是古代的一个官职,负责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调动、升降等,是吏部的最高长官,也是中央六部尚书之首,相当于今天的部长,因此译成ministry比较合理。王金龙是吏部尚书的三子,说明他是个官二代,“三舍人”译成the 3rd son of the ministry。

象征 symbol 。《玉堂春》虽是个悲喜剧,但是个喜庆的剧目,原因来自于舞台的“满堂红”,也就是舞台的帷幔是红的,红桌椅,苏三身穿的红色罪衣罪裙,每逢重大节日等,经常上演《玉堂春》,红象征着满堂红、红红火火,团圆、吉祥的意思。王公子好比采花的蜂;

想当初花开多茂盛,花凋谢时怎不见那蜜蜂儿行,因此,这几个“花”字译成了red flowers,用red修饰“花”,就突出了满堂红、红红火火的意境。

委婉语 euphemism。“开怀”是“破处”的意思,文字不太雅,因此,译成I made friends with him at 16,/I was his sweet heart/girlfriend at 16.这样有结交的意思,避免了尴尬。

(五)音译

音译一般用于人名、地名等,这里面的鸨儿,崇爹爹可以直接用音译,译成Bo er, Chong Gongdao, Daddy。因为在苏三起解过程中,崇公道对披枷带锁的苏三很是可怜,产生了怜悯之心,大热天她扛着沉重的枷锁(双鱼状),苏三见机行事,拜崇公道为干爹,两人关系瞬时变为父女,产生了喜剧效果,所以译成,Daddy,比较合适。

(六)直译和意译

如:言说苏三薄命短,薄命短指的是苏三“红颜薄命”,说明苏三想把自己悲惨身世倾诉给过往的行人。君子不是指正人君子,而是指过往的行人、路人pedestrians.因此“言说苏三薄命短”,直译为You can say Susan’s life’s too short/Susan is dying.意译为Susan suffered a harsh life/Susan had an unfortunate life.

(七)剧名翻译

《玉堂春》(苏三的芳名),所以用音译译成Yu Tangchu ,即可。《苏三起解》Susan Being Sent Under Escort To Taiyuan,这里用分词的被动式表达,可以理解为苏三被押解到太原,其中,到太原可以省略也可保留,因为苏三是到太原复审,三堂会审也是在太原进行,可以根据是否单独以折子戏演出,而灵活使用,也就是说全部《玉堂春》里面的《苏三起解》译成 Susan Being Sent Under Escort ,可以省略To Taiyuan,单折演出最好加上“到太原”的字样Susan Being Sent Under Escort To Taiyuan。《三堂会审》Triangle-trial Justice,《三堂会审》的审官有三人,即王金龙、红袍(潘必正)、蓝袍(刘秉义),因为红袍和蓝袍的名字里面有正义、秉公执法的字样,与justice吻合,triangle 表明王、红袍、蓝袍围坐在一起,成三角状,审问跪在舞台中央的苏三,所以,译成 Triangle-trial Justice既保持了舞台调度,画面很好看,又使人展开丰富的联想,比较合理。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京剧《玉堂春》(程派)唱词英译只是一个开头,众多京剧典籍的英译工作仍然要人们去做,为什么译?谁来译?怎么译?这些问题仍然值得探讨。

注释:

[1]王琢珏.鼓词《玉堂春》与京剧《玉堂春》的比较.[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4. P70

[2] 齐崧. 《京剧名伶艺术荟萃》[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年第1版P188-189.

[3]王琢珏.鼓词《玉堂春》与京剧《玉堂春》的比较.[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4.P71

[1]萧晴.《程砚秋唱腔选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1年3月第2版P1-43

[2]陶君起.《京剧剧目初探》[M]北京: 中华书局 2008年8月第1版

[3]王宏印.《中国文化典籍英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年3月第1版

[4]司显柱.《汉译英教程》[M] 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 2009年6月第2版.

(责任编辑: 孟睿)

I046

A

1007-421X(2017)01-0084-05

猜你喜欢

西皮苏三程派
古代青楼女子的收入,吓人
浅谈皮黄腔的发展及音乐贡献
论广东汉剧唱腔结构与特色
西皮慢板
珍爱身体,健康电竞
以字催声以气催情
——随钟荣老师学习程派艺术的点滴体会
高亢刚劲,流畅明快
史上最情深意重的妓女与嫖客
洪洞县里无好人
如果春天去看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