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她写的不是澳洲,也不是寂寞——评秦岭的《澳洲留学的那些事儿》

2017-03-06高玉林姚宏越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阿德莱德秦岭澳洲

高玉林 姚宏越



她写的不是澳洲,也不是寂寞——评秦岭的《澳洲留学的那些事儿》

高玉林1姚宏越2

(1.辽宁广播电视大学, 沈阳110034; 2.春风文艺出版社, 沈阳110003)

《澳洲留学的那些事儿》是一本真实、生动的澳洲留学纪实作品,讲述了作者在澳洲留学五年中求学、生活、工作、爱情等方面的独特经历。本文分析其写作特点,指出这是一本小书,也是一本大书,适合有出国梦想的学生,更适合每一个觉得自己的学习生活还不够丰富,自己的人生还缺乏历练的人。

秦岭;作品;评论

说真的,刚开始打算读这本书,并没有对她有着多大的期待,作者秦岭年纪不大,无非是中国众多家境还算不错有机会出国留学的青年中的一员。

但当我们刚读到这本书的第1页后,就对这个外表看上去还算文雅的女孩刮目相看了。套用一下托尔斯泰的话,要留学的孩子都是幸福的,离别的方式各有个的不同。想来,突然被告知即将出国的学生回到教室的状态应该是仔细地收拾东西,然后认认真真地听完最后一堂或一天的课吧。她倒好,只留了句:我要走了,东西都不要了,你们谁要啥拿啥。一句不经心的话,充分暴露了秦岭同学内心长期的对课堂学习的厌倦。留恋?怎么可能?

不得不说,秦岭同学在国内的时常碰壁,与她自身的性格有很大关系,生存环境可以马上改变,但性格不会如坐飞机一样,出了机舱说变就变。刚到澳洲她就给自己找了麻烦——要更换寄宿家庭。原因很简单,总结起来有两点:第一,寄宿家庭给她的第一印象太差,主要是在她折腾了近20个小时刚刚抵达寄宿家庭的时候,对方又逼着她去银行取钱先交房钱;第二,没有一见钟情,更难日久生情,由于另一个寄宿学生日本女孩与“贪财”的房主打得火热,秦岭同学相当不惯,据说是房主私下给日本女孩开小灶,这一点我深表怀疑。秦岭同学一直很讨厌日本女孩,她口口声声称“开始我对她还是很友善的”,这虽然有可能,但是我相信这种友善一定是最低限度的友善。就像她在书稿的另一处夸耀自己“其实我挺善良的”,说自己善良的其实都善良不到哪去,说这句话的背景,是她与后来又一个合住的日本女孩一同坐公交车回家,对方睡着了,而她下车时故意不叫醒对方。事后,那个可怜的日本姑娘终于停止了对她的“友善”。

就这样,秦岭把一个个潜在的敌人变成了实在的敌人,但是你能想象这样的一个人在澳洲混了几年后,竟然有了10个太太和6个老婆。这个事情在她的“朋友开发攻略”一节写得清楚,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个风流公子。一个普通人时常见面的朋友也不过十来个,她光是老婆太太就有16个之多。以开玩笑的方式把同性朋友叫成太太、老婆、老公,确实是个不错的交友办法,亲近莫若夫妻,绝对显得亲切,十多个老婆太太,不可能都跟闺密似的,但至少她是你的“老婆”,总不能也像敌人那么恨你吧。也在这一节,秦岭同学又让人刮目相看了一次,她写道:“现在想想,真的是一路在成长,我们从互相打闹的玩伴,到各自入了不同的大学;从一起坐公交车到一人开一辆车出来;从单身单纯快乐的日子到各自有了男朋友又经历分手的苦痛;从一起抱怨论文到一起烦恼工作。甚至,经历了死亡,我们分享了彼此的欢笑,从彼此的眼泪中学着坚强,她们,也许是我回国最大的不舍,但是无论分开了多远,再相聚还会跟以前一样,因为已存在彼此生命中的,永远都不会陌生……”从开篇便以“坏女孩”形象示人的秦岭同学,这段文字着实把我感动了一下,我进而觉得,秦岭就是这样一个爱恨分明的人,你得罪了她,她可能马上会骂你,说你的不是;而你对她好,她未必会夸你,但一定会记得。

前面说过,无论她怎样,她都是中国众多家境还算不错有机会出国留学的青年中的一员,而实际上这一庞大群体也可能分为两类人,一类是混日子混学历混留学经历的,而秦岭幸而属于后一类,这不仅表现在她考入了澳洲名校阿德莱德大学的名专业——葡萄酒专业(澳大利亚葡萄酒的知名度超过法国,阿德莱德大学的葡萄酒专业是世界上最好的葡萄酒专业)。据作者自己讲,当时阿德莱德大学的葡萄酒专业是唯一一个对海外学生分数要求比对当地学生分数要求高的专业,高中上来的中国人她们那届就她一个。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你很难看到一个人陌生人的正面与侧面,因为有些作者会刻意隐藏一些他所不希望读者知道的事情,这就如同某些老人晚年在他的自传中看似知无不言,其言也善,但实际上却是一种最大的欺骗。而秦岭同学没有,在徜徉于迷人的海边、醉人的葡萄酒庄园等风光背后,她用大量的篇幅讲述了她的打工经历,非常写实、精彩。秦岭写了一次她当餐馆服务员时一次最悲惨的春节:那天正赶上澳洲周末,客人是平时的两倍,一直忙到晚上11点,用她的话讲是连请示喝水的时间都没有,还趁人不注意把客人剩的半杯饮料一口解决了。待她走到车站等待11点半最后一班回家的公车时,“等车那工夫我人都站不住了,两手紧抱着那个车牌的柱子……也不怎么那么背,被我们学校的一个北京女孩路过看到了,不知道她大半夜的刚从哪爽完出来。一开始还没看出来,一点一点往我这边挪,歪个头确认是不是我。其实我早看见她了,实在没力气打招呼。她倒是精神饱满,认出我后就用她那很标准的北京口音喊:呦,小岭子,怎么了这是,你怎么变成这样了,这是被谁给蹂躏的啊?我真想上去踹她一脚,无奈腿抬不起来,牙缝儿里蹦出俩字:打工。”书读至此,有点儿佩服她了,阿德莱德大学的葡萄酒专业竟然让她考上了。

和很多人的盲目留学不同,对于秦岭,出国是对最明智的选择,她是那种我们身边少有的能够很大程度上达到精神独立的女孩,澳洲之于秦岭,似乎有点地坛之于史铁生的味道了。我们认为这是本书和其他留学书最大的不同,它绝不仅仅是一本告诉你在澳洲留学应该怎样做的书,它是一本小书,也是一本大书,适合有出国梦想的学生,更适合每一个觉得自己的学习生活还不够丰富,自己的人生还缺乏历练的人。

(责任编辑: 何方)

G256.4

A

1007-421X(2017)01-0080-02

猜你喜欢

阿德莱德秦岭澳洲
暑期秦岭游
洞穿秦岭
享誉海内外的澳洲奶酪
澳洲动物
好忙好忙的秦岭
小城里的大能量
水边的阿德莱德
阿德莱德,约不约?
在秦岭
A Glance at Woolworths and Co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