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高校图书馆借阅制度的动态管理模式

2017-03-06刘俊霞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动态图书文献

刘俊霞



刍议高校图书馆借阅制度的动态管理模式

刘俊霞

(山西师大临汾学院,山西 041000)

随着时代不断演变,高校图书馆建设已迎来全新的面貌。就高校图书馆来说,科学的管理机制是其正常运行的首要前提。在新时代下,随着科技日益发展,高校图书馆借阅制度需要不断优化,建立动态化的管理模式。因此,本文以高校图书馆为基点,对借阅制度的动态管理模式予以了探讨。

高校图书馆;借阅制度;动态管理模式;探讨

就高校图书馆而言,借阅服务制度是其基础性工作,借阅管理形式和各类图书文献的利用效益息息相关。就科学的图书借阅制度而言,它是以读者类型、文献特点为基础来制定的,能够满足读者的客观需求。但在新时代下,高校已有的图书馆借阅制度各方面的问题日益突显,特别是读者借阅需求和文献借阅权限方面。为了提高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满足读者的客观需求,需要建立动态化的管理模式,来改变图书馆借阅制度的现状,缓和其中所产生的矛盾,使其具有的功能得到更好地发挥。

一、借阅制度与借阅制度管理模式概述

(一)借阅制度

从某种意义上说,图书馆能够为读者提供书籍、材料、文献各方面的服务,使他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所需的资料信息。以个人需求为基点,以借阅形式为纽带,读者可以从图书馆中获取急需的信息数据。而在读者与图书馆二者之间,逐渐形成一条无形的契约纽带,他们都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就图书馆制度而言,就是每个参与者,比如,读者、图书管理员,需要共同遵循的规章制度,来保证图书馆的正常运作。随之,就图书借阅制度来说,它是指在对应的文献借阅、流通的过程中,读者的权利与责任。具体来说,就是读者借阅图书的权利以及在借阅过程中,需要履行的一些必要准则。在图书馆制度中,借阅制度是其最根本的规则,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之一。

(二)借阅制度管理模式

从某个侧面来说,所建立的任何一种规章制度都需要寄托于对应的管理模式,为它的高校运作提供有利的前提条件。对于图书借阅制度来说,它不同于其它的规章制度,但也必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在满足读者各方面需求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读者,不断使各种文献资料得到优化利用。简单来说,图书借阅制度管理模式就是一种可以使所构建的借阅制度有效运行的模式[1]。

二、高校图书馆概述

在高校中,图书馆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在高校教学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学校日常教学工作中,图书馆能够服务多样化的对象,比如,教师、研究学者。在众多服务对象中,以教师、学生为主。此外,在高校日常运行中,图书馆具有多样化的职能。首先,高校图书馆能够充分利用馆藏、外界各种信息资源,以多样化的途径,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提供重要的研究资源,不断促进教学科研工作向前发展。其次,高校图书馆在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对文献资料进行了一系列的操作,比如,搜集、整理。进而,以不同方面的客观需求为媒介,比如,教学、科研,提供优质的服务。最后,高校图书馆能够对读者进行全方位的文献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与各种运用技巧。换句话说,高校图书馆具有多样化的功能,比如,德育功能、育人功能[2]。可见,在新时代下,图书馆在高校中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高校图书馆借阅制度存在的问题

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教学建设,急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完善已有的借阅制度。就其存在的问题来说,并不是体现在某一方面。第一、表面化的平等服务。通常情况下,在借阅图书的数量和次数方面,教师员工、研究生远远高于本科生。但就相关法律条例而言,他们都有平等享受服务的权利。可见,在高校中,所谓的“平等服务”只是一种流于形式,表面化的东西。第二、没有对文献自身的性质引起重视。图书馆容纳了多种类型的图书,涉及到的学科较多,比如,医学、天文,其文献性质也各不相同,是满足不同阅读群体的核心基地。而教师、学生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主要对象,在图书借阅制度方面,高校图书管理人员并没有站在客观的角度,以图书文献自身的性质为基点,对其借阅权限进行合理的设置,使文献的使用价值不能得到更好地展现,特别是时效性方面。第三、没有科学地区分读者类型。读者群不同,其所需要的资料信息也各不相同。比如,就本科生而言,专业课本知识、其它基础性知识是其查阅的主要内容,而就教师而言,研究性资料数据才是查阅的核心内容。但在高校阶段的学习中,一些学生希望得到进一步的深造,想要查阅一些本科阶段、研究生阶段的文献资料。高校图书馆并没有充分了解读者的需求,合理安排上架图书文献。

四、高校图书馆借阅制度的动态管理模式

就高校图书馆借阅制度的现状来说,急需要构建动态化的管理模式,更好地服务于读者群体。这是对时代发展客观规律的顺应,是高校图书管借阅制度得以完善的必经之路。就其动态管理模式构建来说,能够应用到其中的策略具有多样化的特点[3]。因此,本文作者对其中的冰山一角予以了分析。

(一)高校图书借阅数量动态化管理

在图书借阅数量方面,需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需要确认学校中的核心读者群。以学期为基点,统计不同读者群借阅图书的数量,并对核心读者借阅图书数量进行合理地划分。其次,以读者特征为媒介,比如,所学专业、性别,合理设置借阅的次数,并设置对应的权限系数。需要注意的是:在确定借阅数量的时候,高校一定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动态管理模式中,图书的借阅具有随机性的特点,图书馆要定期合理调整不同类型的权值。最后,需要确保读者最基本的图书借阅数量。比如,通常情况下,高校学生借阅图书的数量需要在5-10测之间。如果需求量较大,可以进一步调整借阅数量,并适当增加图书的藏量[3]。

(二)图书借阅时间的动态管理

对于这方面来说,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以学期为基点,准确测算上一年度同一时期不同图书的借阅情况。比如,图书文献借阅的次数。其次,以图书文献借阅的人数、学生总人数为媒介,对图书借阅时间的压缩量进行大概的计算,尤其是同类型的图书。比如,在期末考试期间,可以适当缩短图书文献借阅的时间与数量。最后,以调整之后的借阅制度为核心,对下年度图书借阅情况进行评估。在几年大幅度调整之后,图书借阅时间的动态管理也会更加完善,更好地服务于读者[4]。

五、结语

总而言之,就高校图书馆而言,构建图书借阅制度的动态管理模式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它能够优化传统固定性图书管理制度,能够使各类图书文献得到充分利用,避免造成大量图书资源的浪费。它能够使高校图书馆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更具有其建设性价值,而不是高校中流于形式的基础设施。但在完善高校图书借阅制度的过程中,一定要随时了解读者的需求,接受读者的建设。以此,使所建立的图书借阅制度在优化图书管理的基础上,也能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不断推动高校教学事业向前发展。

[1]付军,余彤心,李红云. 高校图书馆动态借阅模式探讨[J]. 新世纪图书馆,2013,04:34-36.

[2]徐美娜. 浅析高校图书馆借阅制度动态管理模式研究[J]. 知识经济,2015,07:41.

[3]张伟. 谈高校图书馆借阅藏一体化服务模式和管理[J]. 群文天地,2012,05:152.

[4]吴晓梅. 浅议高校图书馆动态服务模式的创建[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09:66-67+80.

(责任编辑: 李冬青)

G258.6

A

1007-421X(2017)01-0058-02

猜你喜欢

动态图书文献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图书推荐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动态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