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问题学生”的产生及应对策略

2017-03-06兰英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问题学生政治家长

兰英



浅谈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问题学生”的产生及应对策略

兰英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吉林 136000)

在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在教书的具体实施中“问题学生”已经成为了一种教育的短板,尤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中 “问题学生”是必须要面对的特殊群体,应当引起高度关注,否则就无法实现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任务。所以做好“问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解决当前教育体制中重要的一步。

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学生;教育;原因

在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中,学生的管理和教育是所有高校必面对的实际问题。如果做好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那么将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产生极大的助力,反之则会出现学生难管、学生工作难做的现实问题。所以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很好的解决“问题学生”这块短板将对学生管理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助力。

一、“问题学生”的含义及分类

(一)问题学生的含义

“问题学生”指的是那些与同龄学生相比,由于成长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影响以及自身存在的思想、行为、思维的偏差,并在行为特征、心理品质、学业成绩、品德养成等诸多方面违背教育规律、价值标准和社会规范,需要通过矫正教育干预的特殊社会群体。这种群体是正常教育体制下特殊的存在。

(二)分类

1.行为问题学生:这类学生指的是那些日常行为习惯有违学校要求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主要表现在:不文明、不礼貌;不诚信、撒谎成性;吸烟喝酒甚至赌博等等。这一类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力不足,容易迷失,是比较难以管教的一类学生。2.学习问题学生:这类学生指的是学习成绩差或者不爱学习、逃避学习的学生。主要表现有:学习不自觉、拖拉;对学习不感兴趣、效率低下;经常逃课、旷课等。此类学生比较多的是学习基础没打好,日积月累之后让他们感觉学习很吃力跟不上教学,同事可能对本专业不感兴趣等,在成绩日益下降后失去学习的自信或者就此厌恶学习、逃避学习。3.思想问题学生:这类学生指的是在思想、认识方面认识不正确、偏离正确思想认识发展的学生。主要表现在:信念和理想出现危机、学习和生活目标产生偏差;道德缺失;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思想产生等等。现在的他们充满迷茫无措和自私,无人引导的话容易走上歧路。这类学生给我们教育工作者重重敲响了警钟,加强这类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刻不容缓。4.心理问题学生:这类学生指的是心理不健全,心理认知有较大偏差导致行为怪异或性情大变的学生。其中明显的表现有:性格孤僻、抑郁自闭;暴躁、喜怒无常;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自卑、善妒等。这样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挫折容易做傻事伤害自己和他人。

二、“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

问题学生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有一个渐变的过程,它的成因主要来源于学生自身原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等四个方面。

(一)学生自身原因

先天基因遗传、后天早期教育不同形成个人气质性格上的差异及在学生每个生理和心理发生渐变或剧变时,因受自身条件和外界因素不良影响会造成各样的性格问题或心理障碍。

(二)家庭因素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与子女血脉相连,所有学生都逃离不开家庭的巨大影响,这是被普遍认可的关联性。所以“问题学生”的形成与其生活成长的家庭环境密不可分。比如家长的盲目溺爱与过分期望使孩子们形成是非不分、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等不良品质;比如特殊家庭情况会使孩子产生畏惧、孤僻、恐惧、自卑、怨恨、冷漠、叛逆等心理;比如家长只重视给予物质保障,容易使学生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教育经历因素

现如今我们的教育思想都发生着巨大变化,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变革和发展着。我国青少年接受教育的机会也相对较多了,多种学校都分别起着教育青年一代的的作用。所以一部分问题学生的产生和学生的教育经历是密不可分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问题学生的归因问题应该从阶段划分因素、教育观念因素、管理方法因素、教育引领因素等几个角度去分析。

(四)社会影响因素

五光十色的世界精彩非凡却又鱼龙混杂,到处充满诱惑和挑战。而学生思维活跃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却又不能辨别善恶,自制力又弱经常难以抗拒诱惑。像网吧的消费者至少百分之八十五以上是学生,他们沉迷于网络不可自拔,甚至利用一切的金钱和时间在网上而荒废学业。有的学生则是进入酒吧和迪厅等声色场所做不该做的事只为了那所谓的刺激,而那些不良的商家允许未成年学生进入此类场所更是助长了这些歪风邪气,甚至使出各种手段引诱学生前去消费。长期沁润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些学生被腐朽思想腐蚀的可能性极大,也会在一些人心中诱发出失去理智和正确价值认知的观念、心理并逐步固化成一些学生的行为指引,最后变成“问题学生”。

三、问题学生的解决策略

基于问题学生的成因我们主要可以对学生加强以下两大方面的教育。

(一)家庭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老师,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在孩子面前,家长的言行举止要特别注意,家长对自己的父母是否孝顺也决定着将来孩子对父母的态度;家长的生活习惯也深深影响着孩子的习惯。所以父母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质和个人修养,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一件小事、一个小习惯无形中将优秀品质教予孩子。

同时家长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和信任,作为家庭成员孩子也可以参加家庭会议,家里有什么事父母也可以和孩子讨论,鼓励孩子积极参与也是对孩子的一种锻炼,同时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不要让封建思想左右你,认为父母说的都是对的孩子必须无条件服从,认为父母为孩子做的都是为他好,要尊重孩子自己想法和意见,多和孩子沟通交流他们的需要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亲人之间不要留有隔阂。

教育孩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长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拥有良好的心态。在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家长首先应该冷静理智的了解事情真相,引导孩子学会理智的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逐步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学校教育

学校和教师都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更应该做好学生的知心朋友。

每个人都渴望被人尊重,这是人最起码的生存要求和生存底线。而对于“问题学生”来说,被划分到问题学生群体,本身就对自己存在一定的否定性,在内心深处更渴望得到周围人群的尊重。没有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就无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层次的人生品味。教师和学生是相辅相成的,而不该是对立的关系。良好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的顺利实施、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育目的。

四、结论

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在教育竞争的大环境下教育生存的问题。只有分析好“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并做好这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够真正实现“问题学生”思想上的转化,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出具有优良道德品质和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合格接班人。

[1]黄志伟.问题学生与学生问题[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2]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陈慧.浅论高校“问题学生”的形成与转化[J].湘潮(下半月),2009(4).

[4]薛浩.高校“问题学生”及其思想政治工作[J].江苏高教,2005(3).

(责任编辑: 孟睿)

G641

A

1007-421X(2017)01-0036-02

猜你喜欢

问题学生政治家长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高职问题学生问题在哪?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