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解决对策

2017-03-05周洁

商情 2016年44期
关键词:银行信贷中小企业融资

周洁

【摘要】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它的发展却受着资金的制约,长期以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通过对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进行分析,剖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如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中小企业财务不规范导致信息透明度低、中小企业融资缺乏有效的担保机制、中小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差以及中小企业的信用机制不健全,并从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增强中小企业的经营能力、提升中小企业的财务信息透明度、加大政府政策性担保机制的建设以及增强中小企业信用机制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 银行信贷 融资

一、引言

中小企业的资金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大问题,我国的企业中超过半数以上的企业属于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小、资金实力弱、缺乏固定资产等,导致商业银行不愿意向中小企业进行信贷,此外我国的债券市场发展不完善,导致中小企业出现融资难的现象。

二、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分析

(一)融资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中,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现多样化的融资渠道,许多中小企业不再单一的依靠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支持,而是积极的探索其他的融资方式。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的产生与发展,使得传统的商业银行信贷融资方式发生了改变,P2P的信贷模式能够有效的帮助中小企业获得生产发展的资金,而且许多中小企业不需要抵押,获得信贷资金的速度快。

(二)内源融资占据重要地位

与大型企业相比,我国中小企业对内源融资的依赖度比较大。我国的中小企业规模比较小,对资金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分散性与小额性,在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中,外源性的融资是促进中小企业生产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但是我国目前的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中,内源性的融资模式占据主导地位。

(三)间接融资以银行贷款为主

当内源资金不足以支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时,成本相对较低、进入程序较为容易的间接融资,尤其是金融机构的信贷债务融资成为中小企业的首选。据数据统计,近年来,银行信贷始终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2014年我国中小企业向商业银行贷款余额为6.1万亿元,比去年上涨0.7%,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4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额度中,有超过90%的融资是来自商业银行的贷款。

事实上,间接融资还包括票据融资、租赁融资和典当融资等。由于我国的票据市场起步较晚,商业信用环境不佳,发展不规范,中小企业票据融资比例较小。而银行贷款由于其操作方便,成为大多数中小企业外部融资采用的主要方式。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贷款方式也在不断创新,但由于行业限制、企业管理者金融知识缺乏等因素,新兴的信贷方式尚未普及,银行贷款仍以传统的担保和抵押贷款为主。

三、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一)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

中小企业为了满足企业的融资需要,贷款抵押是一种常见的方式,但是中小企业贷款抵押时抵押手续繁杂,所要抵押的财产需办理财产价值评估,需缴纳抵押资产评估费,且借款金额一般为评估价值的60%-80%,还需办理抵押财产保险,花费一定的保险费,是一种成本较高的担保形式。同时,有的资产因产权残缺而难以抵押,获取贷款难上加难,中小企业不得不走非正规融资渠道,面临更高的融资成本。当然,中小企业也有选择担保机构对其贷款行为进行担保,但相关担保费用高,第三方担保机构的费用也高达企业贷款的3%-5%,这种方式对中小企业资产规模、经营效益和信用水平有较高要求,而且审批手续严格,需层层上报总行审批,所需时间较长,这对资金需求多为短期且需求频繁的中小企业来说时间耗费太长,中小企业难以接受。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另一个主要方面是利息成本。中小企业申请一年期贷款的各种费用合计往往达融资金额的13%-15%,利息成本就成了一笔不小的支出,对中小企业融资造成很大压力。

(二)中小企业财务不规范、信息透明度低

中小企业中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占据多数,多数的中小企业采取的是经营权与所有权集中于企业的所有者,企业的所有者對于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决定权是一种绝对性的权力,由于中小企业缺乏现代化的公司治理制度,并未像大型企业采取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导致中小企业的所有决策都掌握在几个核心人物手中,产生内部人控制的现象。由于中小企业的领导者缺乏现代化的经营观念理念,对于融资资金的使用往往是凭借自己的经验判断,在资金的管理使用上存在信息不公开的现象,特别是资金的使用方向,使用规模等信息,中小企业往往采取隐瞒或者做假账的方式,导致银行难以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资金使用用途进行监督。

(三)中小企业融资缺乏有效的担保机制

目前中小企业的集中融资方式中,多数的融资方式要求中小企业必须要有一定的抵押物,如银行信贷、供应链的融资方式。虽然小额信贷公司中对于抵押物的要求条件比较低,但是如果中小企业拥有一定的担保条件,其获得信贷的规模会比较大。中小企业难以获得多个方面的融资支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小企业缺乏有效的担保条件。由于缺乏有效的担保条件,在申请银行授信时难以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而且缺乏必要的担保条件,中小企业从其他渠道获得的信贷支持数量也比较少。

(四)中小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差

我国的中小企业资金规模、经营规模都比较小,对于市场中的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风险,中小企业的抗击能力较弱,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中小企业极易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行业内存在大型企业,其技术高、经营规模大、品牌形象好,挤压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导致中小企业出现经营困难。根据2014年的数据统计显示,我国每年大概有15万家中小企业成立,但是同时破产的中小企业达到10万家。这说明我国的中小企业在抗击市场经营风险的能力上比较弱。由于缺乏抵御市场的健全管理体系,导致中小企业即使通过各种方式获得融资资金,但是在资金的利用上存在管理不当,中小企业也难以有效的利用融资的资金。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上多数是依赖银行信贷,但是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小,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导致以盈利性、安全性为主的商业银行不会去考虑给中小企业授信,中小企业的银行信贷融资方式存在困境。

(五)中小企业的信用机制不健全

长期以来商业银行愿意将资金借贷给大型企业,尽管很多情况下大型企业需要的资金像是个无底洞,但商业银行依然愿意将资金不断地投入,主要是因为大型企业拥有固定的资产比较雄厚,而且大型企业破产倒闭的可行性比较低,特别是国企破产的可能性几乎零,因此商业银行为了确保资金的安全,愿意向大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相比之下,中小企业不仅经营规模小,而且财务状况最为不稳定,缺乏公司治理结构,而且缺乏必须要的固定资产,因此商业银行不愿意将资金投入经营风险大的中小企业。

目前我国对于中小企业的信用监管机制尚未建立,中小企业抗击市场竞争风险的能力较低,有的中小企业为了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采取做假账的方式,也有的中小企业骗取银行的信贷后,负责人就出逃,导致商业银行的资金无法收回。中小企业对于企业的资信等级关注度不足,许多中小企业缺乏诚信,资信等级低,导致其无法顺利的从商业银行处获得信贷支持。

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二)积极发展普惠金融,降低融资成本

我国最近几年大力倡导普惠金融建设,目的是要让全社会的群体享受到全面的金融服务,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普惠金融的发展是其解决融资难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契机。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成本高的难题,许多中小企业难以从商业银行获得信贷,或者获得信贷必须要付出高额的利息成本,导致中小企业不愿意通过商业银行的途径借款。2013年末,我国不断的加大普惠金融的普及范围,我国组建的村镇银行超过1000家,24个省实现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特别是银行的自主设备超过60万台。此外,我国不断的加强对农村与小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2013年我国小型企业的信贷余额超过13万亿元,而农业贷款余额超过3万亿元。普惠金融能够有效的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特别是通过优化服务的方式,能够让中小企业迅速的获得贷款。

(二)提升中小企业的信息透明度

在商业银行的信贷过程中,多数的银行不愿意将资金借贷给中小企业,导致中小企业难以从金融市场上获得融资,增加融资的风险与难度,主要的原因是中小企业提供的财务账簿报表等经营信息存在一定的虚假性,银行难以从中小企业提供的信息中全面的了解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因而对中小企业的态度是一种惜贷与慎贷。

因此,我国的中小企业要提升企业的信息透明度,要改變以往的隐瞒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信息的现象,要如实的对自己的注册资本情况,财务盈利情况制定报表,在申请信贷的时候获得借款方的信任。对于中小企业中的上市公司,更要加强信息的披露,中小企业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要求企业必须要如实的对自己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企业的重大经营变更信息进行披露,让股东对公司的经营状况有全面的了解,才能决定是否购买公司的股票。

(三)完善中小企业担保机制

在中小企业信贷担保机制的建设上要加强政府的作用,政府的政策扶持是十分必要的,政府要为中小企业的经营发展保驾护航,在市场经济中中小企业属于市场中的“弱势群体”,其生产经营的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低下,在信贷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担保条件,导致中小企业出现融资难的现象,政府针对中小企业缺乏信贷担保的问题,通过财政的资金组建政策性的融资担保公司,为符合担保条件的中小企业信贷提供担保,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

(四)增强中小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由于中小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商业银行为了降低信贷风险往往不愿意将资金借贷给中小企业,因此要彻底改变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必须要从中小企业自身的情况出发,通过提升中小企业的经营能力,最大限度的降低融资的风险。中小企业只有自身的实力增强了,其生产经营的规模才能扩大,其社会的地位才能提升,市场影响力才能扩大,银行或者其他融资者才会心甘情愿的将资金借贷给中小企业。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提升自身经营能力的主要措施有:第一,健全现代化的企业基本制度,通过树立法人治理结构,最大化的减少家族式企业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第二,转变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机制,通过引入先进的管理经验与技术,不断的提升中小企业决策的科学性。第三,建立适应市场的经营模式。中小企业经营灵活,应当要充分发挥其优势,通过建立面向市场的经营模式,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降低融资的风险性。

(五)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机制的建设

我国的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风险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小企业的信用机制的缺失,由于缺乏一个健全的监管制度去规范中小企业的经营行为、融资行为,导致中小企业对融资的资金进行挪用或者闲置,或者中小企业管理者骗取信贷资金后出逃,导致信贷风险的产生。因此要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必须要加强中小企业的信用机制的建设,要通过改变中小企业现有的信用状况差的现象,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减少中小企业在银行的授信成本,降低融资的成本风险。具体来说,第一,要加强信用法律制度的建设,全社会形成守信用的法律意识,约束中小企业的管理者。第二,建立违约信息通报机制,对于一些经常违约的中小企业,商业银行通过联网的方式,将违约的中小企业、法定代表人的信息进行官网的通报,一旦发现该企业、法定代表人存在不良的信用记录,就拒绝对该企业以及该法定代表人进行借贷。通过建立违约信息通报机制,中小企业也会严格的要求在自己,认真的经营自己的业务。通过建立中小企业违约信息通报机制,有效的减少一些审批的程序,能够提升信贷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杨云峰,樊丰.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3,02:94-97.

[2]马秋君.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解决对策探析[J].科学管理研究,2013,02:113-116.

[3]王鹏.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J].会计师,2014,13:25-27.

[4]尹建超.浅析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及解决对策[J].中国商论,2016,Z1:98-100.

[5]张世威.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及其对策——基于供应链融资的角度[J].财政监督,2015,05:28-31.

猜你喜欢

银行信贷中小企业融资
大数据技术在银行信贷管理中的应用
9月重要融资事件
7月重要融资事件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5月重要融资事件
4件重要融资事件
银行信贷规模、结构、效率与产业结构互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