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负压验漏工艺在高压气井中的应用

2017-03-04张安治刘晓江宋明哲杨绍龙塔里木油田公司新疆库尔勒84000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巴州塔里木测试公司新疆库尔勒84000

化工管理 2017年7期
关键词:试油喇叭口管柱

张安治刘晓江宋明哲杨绍龙(.塔里木油田公司,新疆 库尔勒 84000;.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巴州塔里木测试公司,新疆 库尔勒 84000)

负压验漏工艺在高压气井中的应用

张安治1刘晓江2宋明哲1杨绍龙1(1.塔里木油田公司,新疆 库尔勒 841000;2.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巴州塔里木测试公司,新疆 库尔勒 841000)

塔里木盆地部分井井况复杂,具有超深(6000~8000m),高温(140~170℃),高压(110~125MPa),高二氧化碳(含量0.3%~1.0%)等井况特征。在这些井况条件下施工作业,若井筒内固井质量不好,尤其是喇叭口有窜漏,可能导致地层与套管内沟通,地层流体直接进入套管内,严重影响后续施工进度,增加作业成本和工程安全隐患。本文通过对地层实际情况分析和对A井施工作业实践总结,得出此类井况井喇叭口负压验漏的经验,并在其它类似井推广应用。

超深高温高压;地层窜漏;负压验漏

1 钻井期间验漏

在A井转试油前,必需对喇叭口进行正打压以检验喇叭口是否有窜漏。

2 A井试油期间出现的问题

2.1 试油前的喇叭口检验情况

2011年12月11日04:15~05:05对5-1/2"尾管喇叭口试压(试压20MPa,稳压30min不降,试压合格。

2.2 试油接井后出现的问题

2012年1月8日转原钻机试油。

1月10日用钻头通井管柱至6612.49m(5-1/2"喇叭口H6638.85m),敞井观察,无外溢。

1月27日下临时完井管柱完,正替密度1.4的过渡浆10m3+密度1.06的隔离液8m3+密度1.4的有机盐165m3,泵压6MPa↗35MPa↘3MPa,排量2~6L/s,返出密度1.85的钻井液133m3+混浆20m3+密度1.4的有机盐12m3,静止观察,发现溢流0.3m3,立即关井,套压由0↗24MPa。

1月28日关井观察,套压由24↗25MPa,正循环压井泵入133m3,泵压:18~20MPa,排量:5~18L/s,密度:1.85g/ cm3,控制回压,泵入65m3时,出口见气,点火焰高5~10m,共回收密度1.4的有机盐126m3,正循环调整钻井液排后效,泵压18~20MPa,排量:10L/s,返出钻井液密度1.70↗1.85,火焰至熄,开井观察,出口无外溢。

2.3 原因分析

井筒原因:钻进至目的层使用的泥浆密度较高,普遍在1.8g/cm3~2.0g/cm3左右,在小尺寸套管(5寸、5-1/2寸)中固井容易造成水泥浆与地层胶结较差,尤其是喇叭口附近的水泥环分布不均匀、薄弱等问题,都容易使地层与井筒内连通,地层流体、压力等直接进入井筒,造成井筒内情况更加复杂。

地层原因:A井所属地区普遍为超深高压气井,地层压力系数较高,通常为1.8左右,个别区块达到2.0以上,正打压检验喇叭口时,即使地层与井筒沟通,在高压地层情况下喇叭口有可能会出现验漏时压力不降,验漏合格的假相,而当替换低密度压井液时,在地层高压的情况下,地层流体尤其是高压气体通过气侵的方式进入压井液,造成压井液密度不断降低,最终使井内失去控制以至发生井涌,严重会发生井喷乃至井喷失控。

3 负压验漏的优势

3.1 负压验漏的施工原理

(1)试油接井后,在高密度的压井液中下入负压验漏管柱,通过替入低密度的压井液,造成管柱外压井液密度高于管内液柱压力。若喇叭口有窜漏,地层流体会通过喇叭口直接进入井筒内,并在负压的作用下造成出口发生外溢,证明喇叭口固井不合格,有窜漏,应起出管柱,对喇叭口重新固井。

(2)由于油基泥浆与水基泥浆的特性及经济成本问题,对于不同体系的泥浆,需分别用不同的验漏方法检验。

3.2 验漏管柱

(1)在油基泥浆中验漏管柱配置由上到下:井口控制头+旋塞阀+钻杆+RD安全循环阀+RD循环阀+RTTS封隔器+电子压力计托筒+管鞋。

(2)在水基泥浆中验漏管因考虑到成本可以直接用光钻杆+铣齿接头下入至喇叭口附近。

3.3 验漏施工步骤

(1)油基泥浆中验漏施工步骤

①下喇叭口窜漏管柱。

②替液:装井口控制头,用密度1.05g/cm3油基泥浆替出钻杆内泥浆,替液深度根据负压测试压差计算,一般控制在30MPa左右。

③坐封、验封:关井口控制头,旋转管柱加压坐封封隔器,环空打压15MPa验证封隔器密封性。

④放喷验窜:打开井口控制头,测试时间不少于5h;若控制头出液,则喇叭口有窜漏;若控制头不出液,则喇叭口无窜漏。

(2)水基泥浆中验漏施工步骤

①下尾管验喇叭口窜漏管柱。

②替液:装井口控制头,用密度1.05g/cm3的坂土浆+密度1.0g/cm3的清水正反顶替出钻杆内外泥浆,根据压差30~32MPa计算坂土浆用量及替液深度。

③放喷验窜:打开井口控制头,测试时间不少于5h;若控制头出液,则喇叭口有窜漏;若控制头不出液,则喇叭口无窜漏,循环压井后确认井内平稳后起出验窜管柱。

4 负压验漏在其它井的应用

4.1 B井负压验漏应用简况

(1)B井施工井况

B井设计井深5100.0m,完钻井深5100.0m,人工井底5080.0m,泥浆体系:油基泥浆。

(2)B井施工工序

2013年1月23日对喇叭口试压20MPa,稳压30min不降合格,1月28日转原钻机试油。

2月4日下5-1/2"套管刮壁器管柱完,并对井段4800~5080m反复刮壁3次。

2月6日下铣5-1/2"喇叭口管柱至完,底带142mm铣柱+132×6-5/8"铣锥铣喇叭口及回接筒。

2月8日下5-1/2"喇叭口验窜管柱完,管柱结构从下到上:管鞋+2-7/8"EUE油管6根+电压托筒+7-5/8"RTTS封隔器+3-7/8"RD循环阀+3-7/8"RD安全循环阀+提升短节+变扣+4"钻杆,连接旋塞、控制头及测试管线,并试压50MPa合格后正替密度1.05油基钻井液22m3,正转管柱10圈,加压220kN坐封7-5/8"RTTS封隔器,封位4404.3m,用3mm油嘴控制开井,油压32.50MPa/10min,出液0.2m3,环稳,喇叭口不窜。

4.2 C井负压验漏简况

(1)C井施工井况

C井设计井深6944.0m,完钻井深6905.5m,人工井底6850.0m,泥浆体系:水基泥浆。

(2)C井施工工序

2013年1月15日喇叭口试压20MPa,稳压30min不降,喇叭口检验合格。

2月6日转原钻机试油。

2月12日下入铣锥对5-1/2”喇叭口进行磨铣。

2月19日下入光钻杆,装控制头并连接管线试压合格,反替密度1.05g/cm3坂土浆20m3+密度1.0g/cm3清水50m3,再正替密度1.05g/cm3坂土浆7m3+密度1.0g/cm3清水11m3,控制压差32MPa然后用3mm油嘴控制泄压,压力由32↘0MPa,出液1.2m3,2月20日敞井观察出液0.1m3,累计出液1.3m3后出口停止出液,验窜结论:喇叭口不窜。

5 认识与建议

(1)对复杂井况井的施工作业,施工工序及入井工具种类较多,施工难度大,存在的施工安全隐患多,所以在试油施工前必须保证井筒安全。

(2)在钻井期间虽然对喇叭口进行过正打压检验作业,但由于固井质量不合格、地层高压以及地层流体气侵等原因可能会造成检验结果正常的假相,但转试油后替入低密度完井液时就会发生喇叭口窜漏,造成井筒极具安全风险,阻碍后期试油施工,严重时可能造成井喷事故。

(3)根据不同泥浆体系,通过优化验漏方案,得出油基泥浆与水基泥浆两种验漏方案,这样既能有效检验喇叭口的真实窜漏情况,又能节约一定的施工成本。

(4)建议对类似复杂井况的勘探开发井,在转试油后对喇叭口进行负压验漏作业,这样能最大限度的消除这种很危险的安全隐患,对后期试油施工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张安治(1987- ),男,汉族,山东东营人,工程师,主要从事试油完井工程技术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试油喇叭口管柱
尾管固井回接筒铣锥限位清铣及修复技术
井下作业试油工艺技术探讨
双层喇叭口结构连接管密封性能研究
双进单出喇叭口在赛络纺AB纱生产中的应用
如何加强试油监督管理
葡萄花油田水平井试油仪器及工艺优化研究
浅水平井完井管柱通过性风险预测
基于Workbench的加热炉管柱结构优化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
井下作业试油工艺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