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月历

2017-03-04

书画世界 2017年1期
关键词:李一南京艺术学院开幕式

月历

“大写将来—全国书坛国展精英提名展暨高峰论坛”隆重举办

本刊讯 2016年12月18日,由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书法创作研究中心、常州日报社、西太湖科技产业园联合主办的“大写将来—全国书坛国展精英提名展暨高峰论坛”在西太湖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历届书法全国展、兰亭奖、单项展中获奖的一百二十余位书法家的二百四十余件作品。展览开幕后,举办了以“当代书法创作研究”为主题的获奖书家论坛,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利明,《中国书法》杂志主编朱培尔、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叶鹏飞担任学术主持。

闳约深美·2016中国南京书法研究生教育论坛、“翰逸神飞·南京艺术学院书法专业历届优秀作品展”在南艺隆重开幕

本刊讯 2016年12月29日上午8时,“闳约深美·2016中国南京书法研究生教育论坛”在南京艺术学院逸夫图书馆报告厅开幕。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李彤主持开幕式,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刘伟冬,南京艺术学院书法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金丹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沈浩代表论坛作者发言,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管向群宣布论坛开幕。

简短的开幕式后进入论坛程序。第一场论坛由五位资深博导率先发言,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胡抗美,苏州大学教授华人德,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莫家良,南京艺术学院教授黄惇、徐利明先后发言,就书法研究生教育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种纯学术研究的风气得到与会代表和研究生的一致好评。

此后的两天时间举行了七场论坛,来自全国四十余所高等院校书法专业的硕、博导进行了发言。这次论坛是2016年的岁末巨献,也将成为全国书法研究生教育史上的一个大事件,必将推动高校书法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论坛开幕当天,“翰逸神飞·南京艺术学院书法专业历届优秀作品展”也于南艺美术学院开幕。展览没有举行开幕式,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的六十余位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以及南艺校友数百人参观了展览。

这次展览集中展示了南京艺术学院的书法教学成果,作品通过定向约稿和公开征稿的方式,得到了校友的积极响应。展览分现任教师作品和历届校友作品两个部分,展出书法篆刻作品180件,现任教师作品中有黄惇、徐利明、李彤、金丹、辛尘、朱友舟、刘元堂、王霖、荀海等。历届校友作品中,既有活跃在书坛的著名书法家校友,如章剑华、管峻、孟鸿声、韦斯琴、谢少承、周祥林、黄学江、方爱龙、朱敏、李双阳、张锡庚、白鹤、徐燕、赵彦国、柳正梅、曹军、王岚、赵永金、纪松、许静等,也有刚刚本科毕业的“九〇后”新秀。展出的作品书体全面,形式多样,风格纷呈。展览将持续至2017年1月12日。

“墨羽—周京新花鸟册品鉴雅集”在南京举办

本刊讯 2016年12月30日下午,“墨羽—周京新花鸟册品鉴雅集”在南京六尘艺术馆隆重举办,由柳晖策展,江苏六尘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六尘艺术馆承办。此次雅集共展出了周京新先生花鸟水墨写意作品近60幅。这些作品展现了周京新先生近年来写生创作研究成果,充分体现了他独特的专业思考、学术理念和创作追求。

周京新先生是当代中国画领域具有突出代表性和广泛影响力的优秀艺术家。他长期坚定地保持纯净的艺术研究状态,深入解析传统,追求经典精神,在写生创作中拓展个性,科学创新。他将笔墨写意语言与中国画造型表现完美结合,并以自己畅意、精妙、真切、严谨的水墨表现探索,在当代中国画领域确立了一种崭新的艺术表现样式—“水墨雕塑”,被学术界称誉为“周家样”,在当代中国画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江苏省优秀美术家系列展—山外·薛亮作品展”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幕

12月30日上午,“江苏省优秀美术家系列展—山外·薛亮作品展”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幕。江苏省政协主席、党组书记张连珍,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蒋定之,江苏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王燕文,原南京军区政委方祖岐上将为展览揭幕。江苏省领导许仲梓、罗一民、范燕青、许津荣、朱晓进、王雪非等出席展览开幕式。

“山外·薛亮作品展”展出薛亮近十五六年创作的百余幅精品力作,是其艺术创作的一次盛大集中展示,题材囊括山水、花鸟,尺寸有小到手可盈握的梦幻山水,有大到几百平尺的鸿篇巨制。为促成这次展览的顺利举办,薛亮在展览筹备之初积极联系了全国各地的艺术爱好者及朋友们征集作品,旨在将最好的画作呈现给观众们。重新归零,出山登峰是刚过耳顺之年的薛亮的期盼和毕生追求,也是展览的标题“山外”最好的诠释。

邹孟染个展在广州青云书院艺术馆开幕

2016年12月31日下午,由广东省林若熹艺术基金会主办的“林若熹艺术基金会2016年度艺术新星颁奖典礼暨获奖者邹孟染作品展”于广州青云书院艺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展出邹孟染自硕士研究生以来的近50幅绘画精品。

邹孟染师从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林若熹,在工笔画上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造诣。在传承中国传统工笔画鸟上,邹孟染尽可能保持了中国传统绘画语言的运用,同时,通过自身学习并吸收了西方绘画的技巧,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他在用色方面最为突出的是汲取了西画的方法,利用色彩的对比经营自己工笔花鸟画的形式美感。

邹孟染的中国工笔花鸟画有着“清”“静”“情”的境界。他主要选择了全景式的构图,注重维持画面的纯粹性和秩序性,这也使他对情境的营造起着重要作用。他对自然物象有深刻理解,在利用装饰性语言的基础上,表现了其“清雅之气”,强调写花鸟生命之感悟,到抒情表意的目的。

值得关注的是,邹孟染注重运用西方构成和抽象表现,在同一画面中糅合了工笔绘画语言和写意绘画语言,这与他在理论研究学识上有所用功有着莫大关系。他大量接触了哲学类的书籍,这使他在艺术思想深度上有了很大的提升。

“一雨成秋—李一、阴澍雨书画展”在河南省美术馆开幕

本刊讯 2016年12月17日,由河南省文联、河南省美协、河南省书协、河南省美术馆、河南省书画院、郑州大学书法学院联合主办,恒辉文化承办的“一雨成秋—李一、阴澍雨书画展”在河南省美术馆开幕。

开幕式上,河南省文联主席、书协主席杨杰,河南省美术馆馆长、河南省美协副主席化建国,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美术》杂志主编尚辉,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张立辰分别致辞,对李一、阴澍雨的创作成就及本次展览对中国诗书画的弘扬给予了高度评价。郑州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放宣读了中国书协名誉主席、郑州大学书法学院院长张海的贺信。李一作为艺术家代表致答谢辞。开幕式上,李一和阴澍雨还向河南省美术馆捐赠艺术作品九件,化建国为二人颁发了收藏证书。在开幕式后举办的“一雨成秋—李一、阴澍雨书画艺术座谈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针对他们书画研究和创作的特点纷纷发言,并就本次展览作品及诗书画文脉传统的当代传承进行了深入讨论。本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薛永年担任学术主持,尚辉为策展人。

李一、阴澍雨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人员,是当代成绩卓著的书画家、美术理论家。李一、阴澍雨的合作不仅体现了他们对传承传统文脉理念的认同,也体现了二人在艺术求索上的超脱与通达。该展是他们在艺术合作上的一次尝试,虽为首展,但已显露二人文思之缜密,艺境之厚重。

“狮山品味—李剑锋、赵际芳、刘春雨书法展”在华中农业大学开幕

本刊讯 2016年12月4日,由华中农业大学国际学院主办的“狮山品味—李剑锋、赵际芳、刘春雨书法展”在该校艺术馆隆重开幕。

本次展览是该校来华留学生2016“感知中国”系列活动之一,由中国驻泰国孔敬总领事馆张海波领事策划,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兼秘书长郑晓华教授题写展名。

参展的三位青年书法家均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书法专业,获得美学博士学位,近年来在书法理论研究和创作方面多有建树。此次展览共展出近80件作品,集中展现了三位书家近期在书法创作上的尝试和探索。同时,本次活动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对外文化交流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长风龙眠—张耕、方勇双个展”在桐开幕

本刊讯 2017年1月7日,由桐城市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主办,天津美院、安徽省文物学会学术支持的“长风龙眠—张耕、方勇双个展”在桐城市博物馆开幕。文化部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王建国,安徽省文联、安徽省文物学会等省、市文艺界、文博界专家学者冯仲华、钱念孙、周京京、秦金根、桂雍等10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桐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靖华代表桐城市委市政府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桐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志义宣布展览开幕。此次展览共展出两位画家近年创作的花鸟画(张耕)、山水画(方勇)作品近100件,他们的作品传承桐城翰墨源流,立足时代,推陈出新,很受观众喜爱。

张耕,1968年生,安徽桐城人,清文华殿大学士张英第12代孙。现为安徽省文物鉴定站副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职副教授。擅长书画类文物鉴定和花鸟画、行书创作。

方勇,1977年生,安徽桐城人。现为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山水画系副主任,主持山水系的教学工作。出版有《中国当代山水画名家系列·方勇卷》等多本画集。

猜你喜欢

李一南京艺术学院开幕式
基于DIMT模式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研究
南京艺术学院2022届毕业生优秀作品
南京艺术学院2021届毕业生优秀中国画作品
悲伤的小麻雀
教室里的小麻雀
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近期活动掠影
王亚彬舞剧创作研讨会在南京艺术学院举行
黄梅戏展演周开幕式亮相彩排
绿色疗法
运动会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