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效果评价

2017-03-03张峥李凯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24期
关键词:神经功能缺损护理干预

张峥+李凯

【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我院就诊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其进行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对其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生活能力(BI)及抑郁状况(HAMD)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3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3项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康

复护理干预对其进行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等。

【关键词】重度颅脑损伤;神经功能缺损;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24..01

重度颅脑损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此疾病多是由外伤所导致的的,如打架斗殴及严重车祸等。有报道指出[1],此疾病多伴随有神经功能缺损等功能障碍,具有较高的致残率,此疾病如不进行及时治疗及有效的护理,很容易造成瘫痪等较为严重的后果,更甚者甚至造成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家庭的负担等。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采取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此类疾病给患者带来的不良情绪,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我院就诊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均对其采用CT扫描确诊为重度颅脑损伤,均符合相关针对标准。对照组男16例,女7例,年龄17~56岁,平均年龄(31.2±2.8)岁,其中脑挫裂伤5例、脑挫裂伤伴颅脑血肿15例,其他3例,观察组男17例,女6例,年龄18~57岁,平均年龄(32.2±2.7)岁,其中脑挫裂伤6例,脑挫裂伤伴颅脑血肿13例,其他4例,排出生命体征不稳、严重肝肾疾病、心肺功能不全急恶性肿瘤的患者,两组患者均签署之情同意书。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础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药物治疗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其进行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对其进行护理,分为3个阶段,具体为:①此阶段因为患者自身病情较为严重的缘故,一般需要卧床进行休息,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对其进行定时及翻身等,以免出现压疮等现象的发生,同时对患者的主要关节部位进行定时按摩,以此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等;②此阶段患者已经恢复了一些肢体运动功能,可根据其自身病情恢复情况,制定出一套合理的锻炼计划,并配合其患者的家属,在监视的情况下,做一些健康的康复训练,同时配合其家属,多对患者进行鼓励,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锻炼过后对其运动量大的肢体部分进行按摩,同时对锻炼错误的地方予以指出,并要求纠正,与患者交谈时,态度要和蔼,并详细讲解锻炼的重要性。③此阶段对患者的饮食及刷牙、洗脸等日常活动进行监督指导,并给予鼓励,护理人员与其患者家属对患者的自理能力予以帮助。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NDS、BI及HAMD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NDS评分比较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前NDS评分分别为(21.88±10.87)、(22.16±10.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NDS评分为(17.61±12.23),明显高于对照组(7.99±1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BI、HAMD评分比较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前BI、HAMD评分分别为(30.26±14.28)、(30.44±14.42)、(37.71±16.92)、(38.26±17.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BI、HAMD评分分别为(13.91±13.26)、(18.22±13.50),明显好于对照组的(22.61±14.16)、(27.33±1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重度颅脑损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脑损伤疾病,对患者神经功能有着较为严重的损伤,且患者恢复过程较慢。有报道指出[2],此疾病病情较为严重、且伴有较多的并发症,具有较高的致残及致死率,所以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治疗同时,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从上文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对其进行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能力及不良心理状态等,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谢伟坚,梅 麒,張业昆.高压氧结合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神经功能重建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3):47-50.

[2] 谢家兴,张小年.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2,10(8):41-42.

本文编辑:刘帅帅

猜你喜欢

神经功能缺损护理干预
依达拉奉对短暂性脑缺血的干预效果观察
血栓通粉针剂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中医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效果观察
急性脑梗死患者检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临床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