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生素与中医中药两种方法治疗感冒的疗效比较

2017-03-03刘小霞魏双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24期
关键词:中医中药不良反应抗生素

刘小霞++魏双

【摘要】目的 比较抗生素与中医中药两种方法在治疗感冒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2015年10月~2016年1月收治的普通感冒患者568例作为研究对象,感冒后直接应用中医中药治疗328例;感冒后先服用抗生素治疗240例,其中未愈或出现不良反应停药,改为中医中药治疗187例。在上述患者中,其中为3~12岁的患儿456例。两种方法治疗后进行比较。结果 中医中药组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抗生素组的22.1%;中医中药组不良反应率为2.7%,显著低于抗生素组的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感冒,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治愈率高,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减轻患者的痛苦。

【关键词】抗生素;中医中药;疗效;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51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24..02

Antibiotic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wo methods compared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reatment for a cold

LIU Xiao-xia1,WEI Shuang2

(1.Shandong university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dong Jinan 250001,China;

2.Hubei shiyan city people's hospital,Hubei Shiyan 442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Comparing antibiotic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effects of two kinds of methods in the treatment of colds and adverse reactions.Methods The clinic patients randomly 568 people, 328 people directly after cold application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After 240 people catch a cold to take antibiotics treatment, of which 187 people or not stop drug adverse reactions, instea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In these patients, including 456 children aged 3 to 12. Comparing two methods after treatment.Results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group 100%, effect of antibiotic treatment group 22.1%; Chinese medicine group adverse reaction rate 2.7%, antibiotics group adverse reaction rate was 41%. The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colds can reduce adverse reaction, high cure rate, increase patients' satisfaction, relieve the suffering of the patients.

【key words】Antibiotic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urative effect;Adverse reactions

目前,抗生素在我國临床上及家庭中应用非常广泛,甚至达到了滥用的程度[1-2]。其中感冒是在临床上应用抗生素最多的一种疾病,但是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抗生素治疗感冒效果并不理想,相反还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而中医中药属于我国的传统医学,对于感冒的治疗,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就详细的阐述了病因、病机及辨证施治,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而且不良反应少。感冒在临床上是非常普通的疾病,尤其是儿童。但在治疗上寻找可靠的方法,解除患者的痛苦,减少不良反应,是目前医务工作者认真探索的问题之一。鉴于此,本文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普通感冒患者56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门诊2015年10月~2016年1月收治的普通感冒患者568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80岁。其中直接采用中医中药治疗328例;感冒来诊,拒绝服用中药治疗,要求抗生素静脉点滴治疗或回家自行服用抗生素治疗240例,1~2周后感冒未愈或出现不良反应187例,给与中医中药治疗。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中,328例根据传统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对于外感风寒初期者给以麻黄汤加减治疗;发热者给以白虎汤加减治疗;外感时间已久外寒内热者应用大青龙汤加减治疗;而240例应用抗生素治疗者多选用阿奇霉素者215例,头孢菌素治疗者25例,其中187例效果不理想或出现不良反应的,给予复方葛芷夷汤加减治疗;咳嗽痰多者给予止嗽散加二陈汤加减治疗;部分患者病入少阳与阳明之间者,给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部分儿童食积发热给予保和丸合白虎汤加减治疗。

2 结 果

中医中药组服药3~9剂患者328例均痊愈,总有效率100%,出现不良反应9例,以恶心呕吐为主,不良反应率为2.7%;而抗生素组痊愈53例,总有效率为22.1%,其中187例治疗后仍头痛、咳嗽有痰、发热或出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腹痛、食欲下降等不良反应停服来诊,对187例来诊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或淋巴细胞减少的166例,其中不良反应中皮肤发痒、皮疹者18例(7.5%);恶心呕吐96例(36.7%);腹痛、食欲不振124例(51.7%);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减少166例(69.1%)。平均不良反应发生率达41%。最终187例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施治,采用中药治疗,一般在6~12剂痊愈。中医中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抗生素组;中医中药组总有效率优于抗生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感冒既安全,疗效又突出。

3 讨 论

本次研究表明,患上普通感冒后,最好的治疗方法是采用传统中医进行治疗。根据中医理论:望闻问切及八纲辨证,辨阴阳、寒热、表里、虚实,针对性选方开药,达到根本性的治疗[3]。治愈后患者自身免疫力不仅得到提高,治疗中不良反应也很少。而抗生素的治疗不仅疗效较低,其不良反應却很高,对身体会带来比较严重的后果:一方面易产生耐药性,另一方面会杀伤免疫细胞,导致机体免疫力受损,这应该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是作为对滥用抗生素患者健康教育的有力证据。

感冒是常见病、多发病,冬天由于暖气的应用,人体皮肤腠理不固,易受风寒之邪入侵,而夏天由于空调的应用,人体皮肤腠理疏松,更易受寒凉入侵。此时并非病菌感染,错用抗生素治疗,不仅不能治疗,反而会削弱免疫力,使病情进一步加重,甚至会引起其他疾病的出现。可见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感冒应该是理想的治疗方法,不仅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更重要的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应克伟.麻黄汤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寒型)36例疗效分析[J].新中医,2014,44(12):133-134.

[2] 张新全.自拟麻黄汤加减用于小儿外感发热临床治疗体会[J].中医临床研究,2014,6(8):105-106.

[3] 奚肇庆,刘清泉,善树民,等.外感发热中医急诊退热方案的研究-附906例临床资料分析[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1-3.

本文编辑:孙春宇

猜你喜欢

中医中药不良反应抗生素
黑龙江省中医中药融合发展促进会在哈成立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故事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猫抓病一例及抗生素治疗
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胁痛施治体会
童年重负:“被摄入”的抗生素
中医中药协助戒烟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