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对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2017-03-03李倩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24期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脑炎病毒性

李倩

【摘要】目的 本文就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26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治疗法基础上予以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症状消退时间。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6.92%;实验组患者的发热、抽搐、意识障碍以及脑膜刺激等症状消退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病毒性脑炎疗效确切,可使患者的症状快速消退,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丙种球蛋白;地塞米松;治疗总有效率

【中图分类号】R72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24.0.02

病毒性脑炎是神经系统的常见危重症,具有并发症多、后遗症多以及死亡率高等特点;患者发病后常表现出发热、惊厥、抽搐等症状,对其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1]。对于该类患者,单一用药的疗效不是十分理想,故临床中常予以联合用药治疗。我院为提高病毒性脑炎疾病的治疗疗效,对近1年收治的部分患者采取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法,并已取得较令人满意的疗效;现将此次研究过程及数据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8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26例。均经脑电图、脑脊液检查、CT或MRI等检查结果被确诊。其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18~52岁,平均年龄(34.2±4.1)岁;单纯疱疹病毒感染12例,柯萨奇病毒感染3例,水痘病毒感染10例,其余患者的病毒感染类型未明确诊断。所有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发热、惊厥等症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患者的家属均自愿参与此次研究,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入院后予以常规治疗,使用甘露醇将颅内压,使用水合氯醛、地西泮来消退惊厥,使用利巴韦林、阿昔洛韦进行抗病毒治疗,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并为其进行是的脑细胞营养治疗。

试验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法;丙种球蛋白(山西康宝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9994004)的用量为1.0 mg/(kg·d),静脉滴注,共治疗3~5天。地塞米松(广西万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234)用量为1~2 mg/(kg·d),静脉滴注,治疗3天后可酌情减量,共治疗5~7天。

1.3 疗效判定标准[2-3]

经治疗,患者发热、惊厥、抽搐等症状消失,脑脊液病毒培养结果为阴性,则为治疗显效;患者发热、惊厥、抽搐等症状有明显改善,脑脊液病毒培养结果为阴性,则为治疗有效;经治疗,患者各项症状未见明显变化,甚至加重,脑脊液病毒培养结果为阳性,则为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发热、抽搐、意识障碍以及脑膜刺激等症状消退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方法后,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25/26),参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92%(20/26),实验组对比参照组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各项症状消退时间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发热、抽搐、意识障碍以及脑膜刺激等症状消退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病毒性脑炎是由柯萨奇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以及肠道病毒等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所引起的疾病[4];以头痛、高热、呕吐等为主要表现,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形成脑疝,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有生命危险。目前,对于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是以控制病毒感染、抑制免疫反应为主。

为该类患者实施常规综合治疗法,由于个体性差异等原因,部分患者难于达到理想的治疗疗效;故我院近年来主张对其使用丙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地塞米松是一种糖皮质激素,具有良好的抗炎抗毒、抑制免疫等疗效。对病毒性脑炎患者使用地塞米松,可对血脑屏障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通过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对炎性反应介质以及细胞因子的释放进行抑制,进而改善脑循环及供血状态[5]。同时还可保护好钙泵、钠泵功能,抑制脑脊液的分泌,有效减轻脑水肿症状。但如果地塞米松的使用量过大,会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引发各类感染。为减少地塞米松的使用量,主张与丙球蛋白联合用药以减少感染。丙球蛋白具有多种抗病毒抗体,可使用药者的免疫力提高,与体内的毒素中和,增强免疫细胞的杀伤功能,對炎性反应进行抑制,进而发挥保护脑细胞的作用[6]。此次研究中,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综合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参照组更高,实验组发热、惊厥、意识障碍等症状消退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足以说明二者联合用药治疗病毒性脑炎的有效性。

总结上述研究结果得出,应用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病毒性脑炎疗效理想,能够使患者病情快速好转,可作为病毒性脑炎的首选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林 涛.丙种球蛋白及干扰素治疗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3):323-325.

[2] 阚艳红,刘晓梅,刘晓红,等.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J].天津医药,2013,41(5):495-496.

[3] 杨群燕,鲁 月.干扰素、丙种球蛋白治疗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及病情改善时间对比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2):162-164.

[4] 龚 放,彭明清,王世伟,等.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测仪在乙型病毒性脑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监测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13):1462-1465.

[5] 肖春霞.甲泼尼龙早期短程冲击疗法与地塞米松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12):2006-2007.

[6] 董静静,彭晓音,高志杰,等.大剂量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11(1):46-49.

本文编辑:王 琦

猜你喜欢

丙种球蛋白脑炎病毒性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2030消除病毒性肝炎:未来10年该怎么做?
打丙种球蛋白能预防感冒吗?
清热利湿法联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如何防治子猪病毒性腹泻
脑炎早期诊断的脑电图与磁共振成像比较
丙种球蛋白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观察
一起猪乙型脑炎病的诊断与防治
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妊娠合并ITP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