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参与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2017-03-03吴景都晓春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24期
关键词:服务模式政策建议中医药

吴景++都晓春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养老问题成为了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国务院提出发展中医药养老服务,发挥中医药在养老方面的独特优势。本文对我国当前不同养老模式的优缺点和中医“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优势进行分析探讨,对中医药参与养老服务模式提出政策建议:提高资金投入,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中医药养老服务,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加快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步伐,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

【关键词】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R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24.0.02

国家统计局在2016年4月20日发布的《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现,年龄高出60岁的人口约为22万人,占总人口的16.2%,其中年龄高出65岁的人口约为15万人,占10.5%,比拟2010年的人口普查年龄高出60岁的人口比重上升2.89%[1]。人口老龄化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让社会和一些特殊家庭承受一定的负担,养老问题成为社会重点问题。因此,如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研究重点。中医药作为我国的绿色资源,在养老服务领域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养老产业的发展必须让中医药得到充分利用。

1 我国现有的养老模式

1.1 养老机构模式

养老机构主要指的是养老院,敬老院的一些福利机构,将老年人集中起来,统一提供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这种模式减轻了一些家庭的压力,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它不能满足所有老人的需求。由于我国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导致我国养老机构出现了极端,一种就是享受福利待遇好,医疗条件好的,但是费用昂贵。一种是环境和条件相对差一点,但是费用相对较低的养老机构,老年人享受不到更多的利益,会出现更多的不利因素。

1.2 家庭养老模式

传统的家庭养老一直是老年人的首选,我国的文化一直对孝道比较看重,家庭养老满足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但是随着家庭架构的变化,年轻人承担的责任也就越来越多,家庭养老越来越有局限性,家庭负担过重,经济能力下降,老人得不到全面关照,尤其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2 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

我们国家在2011年提出了独特的养老模式—9073。“让90%的老人可以在家里面养老,7%的老人在社区里面养老,3%的老人在养老机构养老,确立了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2]。2013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第四项主要任务定为“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国务院在2015年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的通知》[3],全面强调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推动康复疗养机构、中医医院与老年护理院等开展合作[3]。为了更好地支持现有养老机构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中医医疗和中医药健康养生服务。中医药健康养老需要在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这几种模式的探索过程中发展。

2.1 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的优势

2.1.1 中医药在慢性病发面的优势

老年人高发的慢性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中医药在治疗老年人慢性疾病方面优势明显。中医主张望闻问切,这种诊疗方法具有简便,安全,廉價的特点,深受老年人的青睐。慢性病一般都需要终身服药,而且老年人经常会出现气血阴阳失调,器官功能衰退,病症还会经常变化的症状。中医根据辨证论治从整体上进行调节,还能依据个人体质实施个体的诊疗手段,相比于动物药,植物药,化药,中药的毒副作用更小,不良反应少,药效持久,中医药治疗手段比较灵活多样,中药的内服和外用、针灸、中医推拿按摩等多种方法共同使用,达到缓解疼痛、消除病症、医疗保健的目的。

2.1.2 中医药在“治未病”的优势

“治未病”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中,主要是以预防为主,要求人们从未病先防、已病早治和既病防变三个方面来治病并且积极防病,这既是中医的基本法则,也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准则和理论[4]。老年人疾病病种多、病情复杂、患病率较高,对老年人健康养老的晚年生活具有较大影响。中医药“治未病”管理是对群体或者个体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5]。中医药通过药物疗法和饮食、针灸非药物疗法,能够调节气血,增强老年人体质,是老年人体征得到改善。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通过阴阳调节、舒畅情志、饮食养生、运动保健等多方面综合调治,能够让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得到满足。

2.2 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的措施

2.2.1 加强资金投放,合理规划政策

卫生政策的实施便于养老模式转变到中医健康养老中来,目前相关部分加强落实《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规划中的“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的意见得到了全面充分的落实和重视,各个相关部门建立的疗养院、护理院是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条件相对较好的一些养老机构可以设置老年病、慢性病防治的中医诊室[3]。各地区可根据国家颁布的政策法规制定符合自己地区的中医养老健康服务规范和标准,加强对中医药服务内容的监督管理,加大对养老机构的资金支持,可实行一带一路,发展好的养老机构可以与周边的医疗机构进行资源共享,带动着一起发展,可以形成双向转诊体系。国家主动扶持,帮助中医药养老机构的发展,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便捷服务。

2.2.2 加强养老服务专业型人才的培养

为了培养专业型人才,可以在中医药院校积极开设老年护理课堂,老年养生,健康管理等专业,增加与老年人相关的课程。加速形成一整套中医药养老服务人员的技术评价、前期培训和鼓励机制等,从而达到提高医护人员的医疗诊断水平和综合素质的目的。

2.2.3 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中医药健康养老模式

社会组织可以根据老年人特点,可以开展宣传义诊活动,让医疗团队和保健专家走进养老机构,还能定期开展知识讲座,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志愿者走进养老机构,开展文艺汇演,志愿义诊等活动。使养老产品以及养老服务设施等硬件建设得到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同时也要将老年文化宣传、尊老敬老教育等软件建设放到首位。

2.2.4 医疗保健与养老服务相结合

将医院作为重点,向养老机构提供医疗服务:积极开展宣传,对老年患者进行指导,增加群众对中医药的信任,可以通过家庭访问,家庭病房档案等方式,以老年患者为中心,由不同科室的中医医生组成医疗团队定期向养老机构提供医疗咨询,输液,按摩,针灸等综合服务,将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不足的缺口补足。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2016,04,20)[2016,05,21].

[2] 胡 平.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政策优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

[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14:32-39.

[4] 李 慧.“治未病”护理学思想初探[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3:94.

[5] 黄晓玲.社区老年人中医“治未病”社区健康管理模式探讨[A].浙江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浙江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第七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浙江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2014:6.

本文编辑:吴宏艳

猜你喜欢

服务模式政策建议中医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江苏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调查与思考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文化馆总分馆制服务模式的实施探索
科研经费管理政策改革研究
城市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