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震教授从“肝体阴用阳”论治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经验

2017-03-03喻亚南王仙梅郝建梅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24期
关键词:杨震

喻亚南 王仙梅 郝建梅

【摘要】介绍杨震教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经验。门诊跟师学习,收集汇总相关病例并总结治疗经验。杨震教授认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肝体先天受损肝阴不足,致使肝用疏泄失常有关,需从“肝体阴用阳”辨证论治。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体阴用阳;杨震

【中图分类号】R7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24.0.02

杨震教授(1940-),男,主任医师,国家名老中医,国家级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从事内科疾病及肝病诊治50多年,熟记经典,博采众方,怀古创新,倡导元代医家朱丹溪“相火论”观点,提出了“六火十法”治肝经验,擅长应用相火学说治疗肝胆病及多种疑难杂症,疗效显著。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病理特点为进行性、非化脓性、破坏性肝内小胆管炎,最终可发展为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好发于中年女性,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乏力和皮肤瘙痒等。熊去氧胆酸(UCDA)是目前唯一经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实治疗本病安全有效的药物[1],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化指标,延缓疾病进展。但该药价格昂贵,且需长期服用,患者平均每月需支付近千元药费,加之近年来随着对本病认识加深以及检测水平的提高,PBC患者数呈不断上升趋势,给国家医疗卫生保健系统带来新的经济负担,需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重视。

本人有幸门诊跟师学习,常接诊该病患者,并聆听教诲,获益颇多,现将杨震教授从“肝体阴用阳”角度辨证论治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传统中医学并无“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名记载,目前中医界对PBC多是根据该病在不同病程阶段的临床表现归属于“胁痛”、“黄疸”、“积聚”、“臌胀”、“血证”、“皮肤瘙痒”等范畴[2]。杨震教授根据其多发于中年女性的特点,参照“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及“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论,认为中医论治该病当从“肝体阴用阳”理论出发。“肝体阴用阳”出自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肝风》:“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全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得为柔和之体,遂其条达畅茂之性”。杨师认为肝主藏血,赖血以养,肝之血和阴谓之肝体,是资助肝用的物质基础;肝主疏泄,以气为用,肝之气和阳谓之肝用,是对肝阴产生作用的必要条件;肝胆相为表里,内寄相火,其体虽柔而用则刚。女子生性善妒怒,易于肝气郁结化火伤阴;肝之精气所化胆汁排泄不畅淤积时,亦能致热伤阴;且该病患者存在血清抗线粒体抗体阳性,可归为肝体先天禀赋不足,故杨师认为肝阴不足,不能助疏肝用是其发病关键。并指出肝肾乙癸同源互生,青年患者虽肝阴先天不足,但肾精充足可化生肝血,弥补其不足而濡养肝体助疏肝用,故病轻,多无明显阴虚症状,但可见患者易怒、舌边尖红赤、脉弦细数之肝郁气滞兼气阴不足之象;随着年龄增长,人过中年,肾气渐衰,加之后天调摄不当,肾精亏虚生化肝血减少,肝阴不足显现,则肝用失助而疏泄失常,表现出肝功异常、乏力、瘙痒等症状,其气血瘀滞则胁痛、积聚,胆汁淤积则黄疸。及至后期,肝肾亏虚至极,脾胃衰败,气血津液代谢异常,可见鼓胀,甚则阴虚阳亢动风、动血而昏迷、出血等。总之,肝阴不足贯穿疾病始终,属于体用同病、阴阳双损。

2 治法方药

临床上诸多医家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时多采用健脾益气、疏肝理气、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等法[3],少有重视肝阴不足之本源治法。PBC存在先天肝阴不足之本因,但起病多以烦躁易怒之肝气郁结为始,且多不自知,郁而化热,更伤其阴,阴伤则热显,变生他证。故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治病必求于本”、《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训则,杨师治疗PBC时,强调必须顾及肝体之阴不足之根本,滋阴养血之品应贯穿疾病治疗始终以化生肝阴,达到初病杜渐,已病防传,并可配合疏肝、清肝等法以利肝之疏泄助肝用。如是则肝得血而气柔,气柔则疏泄遂其用。临床上杨师从肝体出发,常用生地、麦冬、白芍、百合、灵芝等以滋养肝阴;从肝用出发,常用佛手、香橼、青皮、郁金、金钱草等疏利肝胆,自拟参灵颐肝汤,并常根据患者临床相兼不适症状加减用药,如皮肤瘙痒明显者,可加四皮饮(白鲜皮、地骨皮、桑白皮、牡丹皮)以凉血祛风止痒;脾虚便溏明显者,佐加金砂散(鸡内金、砂仁、茯苓、薏苡仁)以健脾止泻;预防理气活血之品伤阴时,佐加三才汤(天冬、党参、生地),以求养阴之品犹如雨露滋养春木升发,助疏肝用;气血亏虚明显者,加用圣愈汤以益气养血;胆汁淤积明显者,佐加三金(鸡内金、郁金、金钱草)以利胆,效果颇佳。

3 验案举隅

姜某,女,35岁,护士,平素性急。初诊日期:2015年11月5日。患者半年前因皮肤瘙痒、肝功异常在西京医院肝穿刺活检确诊为PBC(肝脏炎症G2S2-3期),经应用熊去氧胆酸胶囊等治疗,瘙痒缓解。1月前查CT提示“脾稍大”,肝功改善不明显,遂来就诊。刻诊:全身皮肤色暗,右胁胀满,口干,大便溏稀,小便黄,食纳、夜休可。月经正常。舌质红边赤,苔薄白,脉沉弦细。查肝功(TBIL 29.5 μmol/L,ALT 59 U/L,ALP 119 U/L,GGT 143 U/L),肝脏硬度:13.2 kPa。中医诊断:积聚,辨证为肝郁血热夹气阴不足。治疗上西医续服优思弗,中汤药以参灵颐肝汤加减:党参15 g,灵芝20 g,茜草15 g,紫草

15 g,板蓝根15 g,佛手15 g,白芍15 g,麦冬15 g,五味子15 g,生地15 g,百合20 g,郁金15 g,鸡内金15 g,金钱草15 g,7剂水煎分早晚服。患者服药后胁胀、口干减轻,守方加减用药1月后复查肝功(TBIL 24.2 μmol/L,

ALT 34 U/L,ALP 74 U/L,GGT 48 U/L)。后针对肝纤维化,门诊调方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佐加养阴之品治疗,于2016年4月12日复查肝功(TBIL 15 μmol/L,ALT 36 U/L,ALP 98 U/L,GGT 48 U/L),B超提示肝、胆、脾、胰未见异常,肝脏硬度7.9 kPa。近半年随访,病情仍稳定。

患者先天体质異常,肝体受损,加之平素情志不舒,肝气郁结,久而化热伤阴,兼平时工作劳碌易伤其气,故虽有右胁胀满之标实,但仍有口干、肤色晦暗、舌红赤等气阴不足之本虚。方中党参、灵芝、麦冬、生地、百合、白芍等益气养阴补血而不燥,兼能和胃促进脾胃运化,生化气血而荣养肌肤;茜草、紫草、板蓝根凉血清郁热,配合佛手理气疏肝,三金相伍疏肝利胆退黄,兼有鸡内金健脾防止苦寒伤胃;诸药配伍,既补肝体之阴,又可清肝利胆理气助肝疏泄。后针对患者脾大、肝脏硬度值高等瘀血实邪,虽用活血化瘀之品,但不忘配伍养阴之品,防其伤阴耗气,最终达效。

3 结 语

杨震教授从肝体阴用阳角度辨证论治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侧重养阴之法以颐养肝体,助疏肝用,促进肝功改善,对西药有协同治疗作用,效果明显。对于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根治本病的现况,不失为一有效改善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方法,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又名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诊断和治疗共识(2015)[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12),1980-1988.

[2] 赵 琳,金 实.金实教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经验[J].四川中医,2013,31(01):8-9.

[3] 刘 颖,董振华.董振华教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经验[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43(1):85-86.

本文编辑:吴宏艳

猜你喜欢

杨震
杨震两袖清风
杨震两袖清风
杨震两袖清风
杨震两袖清风
杨震两袖清风
杨震两袖清风
四知太守
杨震美术作品
怎能说没人知道呢
创新育人机制,提高人才培养适切性——访南京邮电大学校长杨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