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匠人的“工匠精神”

2017-03-03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6年35期
关键词:完美主义精益求精学习态度

赵郁:用高度专注和完美主义

阐述“工匠精神”

赵郁,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总工会副主席、北京奔馳汽车有限公司汽车装调工首席技师,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能手”等荣誉称号。这些头衔和荣誉对赵郁而言是压力,也是动力。他说:“把压力转化为动力,督促自己更好地工作。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工作工程中,把自己这么多年的积累,通过‘传帮带的方式交给徒弟们,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而不要过多地关注外界各方面的荣誉。”继续干好本职工作,是赵郁不变的追求。

2009年,赵郁因工作出色、能力突出成为骨干员工之一前往德国戴姆勒公司进行学习。“我把自己看作一块干枯的海绵,到德国本部,能向他们学到更多知识,让自己的技能达到更高的水平。”已经身为一名资深技师的赵郁,仍旧不忘以求知的姿态珍惜每次机会,学习的心态应对每次挑战。

对于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工匠精神”,赵郁说:“我的理解就是对工作的专注,是对自己工作标准的专注。各行各业、每个工种,都有自己的标准,应该严格地按照工艺标准、质量标准等各种体系,严格地执行。”“还有完美主义,不厌其烦地重复地专注于自己本工种、本行业;一遍一遍、一次一次地干,对自己提出非常苛刻的要求,不断超越自我,最后达到完美主义,也就是对工作或者产品的完美要求。”

适用话题

1.学习态度决定人生高度

求知若渴,把自己比作一块海绵,这是赵郁的学习态度。远赴德国是作为公司骨干去的,渴望学到专业的知识让自己技术提高,这就是赵郁的本心。

2.“工匠精神”

赵郁用对工作的专注和对专业的完美要求诠释了“工匠精神”。

周予启:用“工匠精神”

为中国建筑品质代言

作为建筑行业岩土专家、中建一局建设发展公司总工程师,周予启用18年始终如一的精益求精,诠释着“大国工匠”的品质。“超高层建筑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的产物。”在周予启看来,建筑的符号意义远不止是城市地标的变迁,更彰显了寻求突破的“中国高度”和追求卓越的“中国速度”。

2014年12月,中国第一高楼——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工程顺利封顶。周予启登上楼顶拍了张照片,面对镜头,他终于放心地笑了。他曾不止一次地说:“只有大楼封顶才能证明基坑是安全的!”在擎起摩天大楼的背后,是周予启征服“中国最深基坑”时精益求精的专注、敢于突破的创新和运筹帷幄的担当。当公众用“楼歪歪”“楼脆脆”调侃房屋质量事故频发的建筑行业,周予启却用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为“中国品质”做了最形象的代言。

适用话题

1.突破自己求进步

“一个人如果一直做能力范围之内的事,就永远没有进步。”18年,是周予启由基层技术员做到总工程师的成长与努力的过程,也是他对建筑行业始终如一的热爱与执着的结果,更体现出他迎难而上挑战自我的坚持与勇气。

2.精雕细琢出品质

今年两会上,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工匠精神”引发了社会强烈关注。在周予启心中,“工匠精神”就是追求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一些企业盲目追求短平快,导致建筑物没有达到该有的品质需求。所以,我觉得工匠精神其实是要让我们克服浮躁的情绪,通过这种精雕细琢,提升产品质量。”

猜你喜欢

完美主义精益求精学习态度
创新务实谋发展 精益求精铸辉煌
你是完美主义的领导吗?
完美是个坑
光影视界
义务教育学生参加课外补习对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与家庭背景关系的实证调研
完美主义是完美,还是完蛋
推陈出新 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