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学结合”下高职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2017-03-03刘伯辰济宁技师学院山东济宁272000

化工管理 2017年35期
关键词:工学结合工学机械制图

刘伯辰(济宁技师学院,山东 济宁 272000)

1 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现状

通过本文的实践调查以及理论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在机械工程类课程教学以及实践的过程之中往往无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设计、课程的安排以及授课方法的选择存在许多的不足,因此在实践的过程之中难以更好地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应用,实际的课程教学还存在许多的矛盾以及不足。

1.1 教学模式过于传统

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我国高职院校在落实机械制图课程的过程之中,老师发挥着主导的作用以及价值,学生往往只能够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灌输,整体的学习效率较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足。其中老师以现有的教材为依据,直接照本宣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比较少,这一点与机械制图课程对人才的培养模式相违背,无法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难以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思维逻辑水平,学生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一个人的潜能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

1.2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

高职院校机械制图课程注重对人才的高校培养,积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操作能力,使其能够真正地掌握一技之长,深入地理解机械制图的内涵以及相关要求。但是通过对我国现有高职院校机械制图课程内容设计以及安排的分析可以看出,不管是学校还是老师都忽略了实践教学的落实,出现这一现象除了与老师新颖的教学理念有关之外,还和我国高职院校自身的基础设施不足有着紧密的联系。与其他学校相比,高职院校的综合实力较差,难以结合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对现有的教学设备进行有效的完善以及更新,学生缺乏完善的实训场地,老师也无法结合课程落实的实际要求对学生进行实训指导。

种种原因导致高职院校在落实机械制图课程的过程之中,难以真正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无法更好地促进第二课堂的拓展,只能够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学仪器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最终导致学生情况能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无法将这些知识与动手实践相结合,个人的实践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难以得到提升。

1.3 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一致

随着科技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才已经成为了社会各行业以及领域竞争的核心和基础,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我国积极地促进教育水平的提升,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学体系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我国教学水平的提升意义重大,在制定机械制图课程的过程之中,极少有高职院校积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平台,许多学校没有真正地站在宏观发展的角度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忽略了对社会人才需求的分析以及界定,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单一和传统,只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思维,无法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并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直接导致学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更好地实现就业,无法为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作出应有的贡献和价值,这诸多的教学资源被浪费,因此难以真正地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2 “工学结合”下高职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

2.1 实现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高职机械制图课程在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之中必须要在工学结合的引导之下,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地利用各种创造性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学生作用的发挥,分析学生的主体需求,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保证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实践之中在老师的引导之下提高个人的学习能力,真正地掌握机械制图课程之中的精髓和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2.2 积极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与其他学科相比,机械制图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要求较高,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忽略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结合,最终导致学生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难以发挥理论学习的指导作用和价值。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在工学结合教育理念的指导之下,通过对机械制图课程的深入分析,积极地突破现有教学理念的不足,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基础和核心,不断地促进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动作操作的机会和平台,保证学生能够在小组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的过程之中提高个人的探究能力,这一点对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意义重大。

另外,只有真正地实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有效对接才能够充分地发挥工学结合教育理念的作用,老师以及学校需要根据专业课程建设的实际需求,结合社会职业岗位以及基地流程建设的实际情况,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基础,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构建科学完善的教学模式,真正地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实现学生综合性和技术性的发展。

2.3 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对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过程之中,高职院校需要站在宏观的角度,了解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以促进学生的顺利就业为基础和前提,在工学结合教育理念的指导之下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保障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符合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积极地提高学生的耳中和能力,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掌握一技之长,领会机械制图课程之中的内涵以及精髓,积极地接受学校的教育以及培养,从而保证自己在接受完学校教育之后能够实现顺利的就业,在各自的岗位之上发挥个人的社会价值。

3 结语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和依据,通过教学模式的革新来积极地落实各种教学任务,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利用。对于高职院校机械制图课程来说,在整个教学改革的过程之中涉及诸多的内容以及环节,因此学校以及老师需要以工学结合为基础和依据,深入分析不同的教学模式,实现自身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工学结合工学机械制图
盐工学人
——宋辉
2021DMP大湾区工学博览会
基于Visual LISP的机械制图自动组卷
现代学徒制下的工学情景教学探索与实践
UG软件在机械制图相贯线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工程师启蒙教育的机械制图课改的几点思考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