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来水管路泄漏渗入水中颗粒物粒度探讨

2017-03-03易思垚成都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610072

化工管理 2017年17期
关键词:粒度颗粒物粒径

易思垚(成都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72)

自来水管路泄漏渗入水中颗粒物粒度探讨

易思垚(成都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72)

自来水管路的泄漏会对人们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也会对管路内负压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甚至会产生群体中毒问题,需要相关管理部门结合实际需求和控制措施,针对性的建立控制方案。本文对自来水管路管理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自来水管路泄漏渗入水中颗粒物粒度进行了综合实验,旨在为研究人员提供较为直观的参考。

自来水管路;泄漏;颗粒物;粒度

在供水时间范围内,若是出现自来水管路渗漏问题,则会导致大面积自来水水的质量变差,甚至会导致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因此,要对自来水管路泄漏导致的污染情况展开深度分析,除了要对固体颗粒物的粒径分布情况展开分析外,要对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便于避免固体接触到管路内而引起恶性事件。

1 自来水管路管理现状

在自来水管路管理项目中,若是自来水出现污染问题,会导致整个区域出现大面积停水的问题,多数城市都遭遇过类似的问题。例如,甘肃省兰州苯污染事件、武汉市自来水污染出现痢疾疫情等。需要注意的是,在管理项目中,管道的突然性爆裂无法得到预知,其他的管理项目都能借助有效的日常管理提高质量和整体水平,要对管道选材项目、施工项目以及布置结构合理性等进行综合性分析。正是基于此,各个地区都开始建立相应的管理计划和控制机制,对相关问题展开深度处理和综合性管控,强化施工过程的规范性和合理性,避免由于施工项目质量确实导致二次污染。

2 自来水管路泄漏渗入水中颗粒物粒度实验

2.1 材料

利用BT9300型激光粒度仪对水中固体杂质粒度分布情况进行测定,主要是借助激光散射法,借助样品校正升级处理效果,提高整体测定效果质量。水体则选择检测当地的自来水5升。

2.2 方法和数据

在自来水出口直接进行采样,采样后直接进行测定,借助激光粒度仪进行综合性测定,测量结果为:粒径0.388μm的含量为0、粒径0.803μm的含量为1.61%、粒径1.662μm的含量为7.40%、粒径3.440μm的含量为18.51%、粒径7.120μm的含量为33.98%、粒径14.73μm的含量为51.20%、粒径30.48μm的含量为68.65%、粒径63.08μm的含量为85.03%、粒径130.5μm的含量为97.07%。

对剩余水样进行模拟水箱沉降,在瓶中放置一周后,对其进行测量,粒径0.045μm的含量为0、粒径0.097μm的含量为3.00%、粒径0.210μm的含量为8.73%、粒径0.456μm的含量为13.07%、粒径0.990μm的含量为29.29%、粒径2.151μm的含量为51.32%、粒径4.673μm的含量为58.78%、粒径10.15μm的含量为59.19%、粒径22.05μm的含量为80.29%。

2.3 分析结果

利用激光粒度仪结合粉体粒度湿法测量进行统筹处理,其中介质保证是纯净水,并不需要添加额外的介质。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粉体测量,自来水中固体颗粒物含量并不多,且整体折光率较小。只有对折光率进行有效调整后,才能进行集中测量,主要是借助蒸馏水在超声波的辅助下,对药品进行次以上的集中清洗和处理,在水全部放出后,将采集的自来水添加到样品中进行集中测定[1]。

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直接测定的自来水中,固体颗粒物的分布情况集中在0.803μm到130.5μm之间,低于15μm的颗粒物超过固体颗粒物约50%。正是由于大颗粒物的折光率在4%以上,整体测定效果还是需要对折光效果进行有效处理。在对相关实验样本进行处理后,对其进行沉降一周的操作,然后对相关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检测结果发现超过50μm的固体颗粒物经过沉降明显减少,也无法检测。而其中细颗粒物粒径小于5μm的固体颗粒超过50%,由于那些颗粒的折光率较低,人眼无法有效识别。而呈现出的实验结果就是,水体已没有明显混浊的问题,水质比较清澈,此时,整个水体中相关颗粒的折光率刚刚达到1.7%-1.9%之间。另外,要对相关测量样本进行再次沉降操作,时间定为一个月,自来水中5μm以下颗粒物的含量明显增多,数量级超过70%,并且,5μm以上的固体颗粒物含量则减少很多,折光率也有明显下降,达到了1.6%。

在自来水管路日常管理过程中,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确保管控措施和管理要求符合实际标准。尤其是避免270μm以下泥土,特别是5μm以下的颗粒物,主要是由于其沉降效果非常差,会对水质造成影响,长此以往,水质恶化。因此,在实际管理机制建立过程中,主要是借助河沙等大颗粒进行项目工程的填充,避免自来水管路泄漏后对居民用水产生影响,提高水质环境和整体条件,便于修理和自来水的额重新供应[2]。通过相关的实验表明,水管漏水会使小于270μm的固体颗粒物渗入水管,这种渗入情况较为严重,切会导致自来水质变差,甚至会直接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用水情况。另外,在固体颗粒物借助沉降操作进行集中处理后,所有颗粒物粒度将控制在5μm以下,基于此,要规避水管周围存在5μm以下的固体颗粒存在,从源头减少自来水管路赢泄漏渗入固体颗粒物的问题,提高水质。

3 结语

综上所述,对相关数据进行统筹分析,建立健全有效的处理机制和控制措施,从根本上减少事故发生的几率,提高自来水管路周围环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水质受到外界的影响,为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孔德方.给水管网中颗粒物特征及其与二次污染影响研究[D].华侨大学,2015.

猜你喜欢

粒度颗粒物粒径
木屑粒径对黑木耳栽培的影响试验*
道路空气颗粒物污染与骑行流的相关性研究
粉末粒度对纯Re坯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某高中校园内颗粒物尘源调查实测与分析
基于近场散射的颗粒粒径分布测量
基于粒度矩阵的程度多粒度粗糙集粒度约简
双粒度混合烧结矿颗粒填充床压降实验
泉州湾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分析
Oslo结晶器晶体粒径分布特征的CFD模拟
多层介质阻挡放电处理柴油机尾气颗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