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化学课程分层教学和考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7-03-03丁敏娟蒋云霞李亚李蓉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江苏南通226007

化工管理 2017年35期
关键词:分层基础化学

丁敏娟 蒋云霞 李亚 李蓉(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1 高职化学分层教学与分层考核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大学的扩招及高考学生人数逐年下降,高职院校采取了多渠道、多批次的招生模式。就江苏而言,生源的组成呈现出多种形式并存,有提前单招的高中生、参加高考的统招生、参加高考的注册生、中专对口单招生及中专注册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出台,为分层教学的研究提出了新思路。生源结构的多元化势必导致学生职业发展需求的多样化,学生对自身的人生规划、职业发展更加现实和多样,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等教学管理改革成为必然,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和分层考核,更能促进学生潜能发展。

基础化学课程是环保类、化工类、食药类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目前我校的招收的学生主要有省内高中生,省外高中生及中专注册生,其中大多数为文科学生,大多数学生从来没有做过化学实验,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采用传统授课“一刀切”式的教学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要求不同化学基础的学生要达到同样的学习水平,势必会导致理科生学习化学感到没有挑战性而失去创新欲,文科生会感到化学太难学而厌学,课堂学习效率低下,学生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身心健康发展。

面对不同来源的学生其知识储备、学习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有必要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与分层考核。实施具有差别化的分层教学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体现出课程的多样性和学习的灵活性,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自我发展的空间。同时分层教学符合在生源结构多元化背景下学生职业发展多样化的需要。

2 分层教学和考试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针对相同或相近专业在行政班不变的情况下,采取“走班制”的形式开展分层教学,分层考核。

2.1 分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1)学生分层建班

新生按入学基础初次分层建班。我院首次对2015级化工类、环保类、食品类专业的新生进行高中化学摸底测试,并进行问卷调查填写分层意愿表。以化工、分析、环境监测三个专业为试点实施分层建班,依据学生化学摸底成绩,结合问卷调查和学生个人愿望,在考虑不同生源学生的特点、素质和潜质基础上,分成A、B、C三个层次,建立教学班化学(一)、化学(二)、化学(三)。第一学期的《基础化学》的教学,由三个教师在不同的教学场所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时授课。在这期间学生实施动态管理,学生上了一段时间,觉得自己要调整上课层次的班级,可以向任课老师提出申请。

第二学期按专业要求二次分层建班。我们依据学生的基础化学学习情况及学生实验能力,采取末位淘汰循环制,结合学生的意愿对于每个班级的前十名和后十名进行班级动态调整,进入第二学期《化学分析技术》课程的学习。A层针对化学基础好的学生,教学目标参照的分析检测类的专业培养要求,以化学分析高级工的技能要求确定授课内容,C层是化学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学目标参照化工、环评等专业培养要求,以化学分析中级工的技能要求确定授课内容。B层介于两者之间。授课教师也进行循环,以便使各教师把握不同层次的授课难度的尺度。

(2)教学分层实施

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基础课的要求,确定基础化学课程授课内容。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化学基础和能力,采用对应层次的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A层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有较高的化学分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工业分析技能大赛和环保气象类大赛提供人才,B、C层教学班教学目标依次降低。

教学方法上,A层教学方法主要以启发、探究、自学为主要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为学生的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B层则采用启发,讲解为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C层是各专业中化学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浅讲多练、多辅导,实验技能采取手把手,逐一过,主要突出“双基”教学,着重培养学生一技之长。

课程的授课内容增加实践课时比例,《化学分析技术》实践课时达70%,突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在教学中课程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指导,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岗位能力为导向,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将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相融合,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及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

(3)建设数字化共享分层教学资源

在“互联网+”的时代,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每门课程最基础的教学资源,网络共享课的建设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我们建立化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预习、学习、复习、自习等不同需求,化学在线课程中包括不同层次的课程标准、课程教案、学习指南、学习内容、实训指导、教学视频、作业考试、问题解答等网络课程资源。教师首先网上按不同层次组建A、B、C层次网络教学班,把课程资源发布到相应层次的班级,不同层次班级学习内容设定为必修和选修,学生可以在相应的网上班级进行自主学习。可以通过网上讨论区、聊天室等工具进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教师通过网络平台上进行教学与管理,能及时得到教学的情况实时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突破时空界限,延伸了课堂空间,教师也成为了教学互动中的引导者和启发者、网络课堂秩序的监督者、互动讨论的倾听者。

2.2 分层教学的考核形式

(1)针对不同课程特点采用不同考核形式

第一学期《基础化学》理论性较强,期中考试采用三份不同层次试卷,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不同层次的试卷进行测试,为了弥补各层次试题难易程度的差异带来成绩的影响,我们以A层次的试卷分数作为参考100分,B层试卷分数乘以难度系数0.90,C层试卷分数乘以难度系数0.85。期末考试采用同一试卷,分成基础题(60%)和选做题(40%),基础题部按C层的教学要求命题,这部分题目属于必做题。剩余40%分数的题目按照同一考点以A、B、C三个层次难度设置,难度系数越少,分值越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这样考试模式比较客观反映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又使一批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我们主要考察哪种形式更符合我校实际情况。实施下来发现第二种方法更易组织管理,学生能更好的选择适合自己层次的试题,较为客观的体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自主性。实施结果表明基础好的学生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基础差的学生基本都能完成本课程的课程要求。各层次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起点,特别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能做出简单的题而得到了认可,增强了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实施下来参与分层教学的学生的普遍学习动力及学生学习的效果明显好于未分层教学的食品营养班级,优秀率高出4.5%,及格率高出5.8%,学生基本上都掌握了环保类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化学》。

第二学期《化学分析技术》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结合专业(类)人才培养规格,融入岗位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考核制度,实行课证融通,期末考核与“化学检验工”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对接。A层学生以化学分析高级工的技能要求确定考核标准。B层学生中学习成绩中等以上可以申请报考高级工,其他学生可以报考中级工,C层学生限报中级工。所有报考中级工的学生在中级工通过的基础上,申请后可以免费报考高级工。与2014年相比,2015级学生的优秀率(90分以上)和及格率分别高出4.7%和7.3%。

(2)实验考核形式多样

以实验带动理论教学,不同层次的班级,完成相应层次的实验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实践能力培养和考核。实验采用两阶段的培养考核模式。

第一阶段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这个阶段包括三个层次实验:第一层次基础实验;第二层次初级综合性实验;第三层次设计性实验。对于A层学生完成三个层次的实验考核,B层学生完成第一和第二层次。C层学生完成第一层的实验。主要考核形式以小组汇报、相互评价、实验报告、技能测试为主。

第二阶段培养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这个针对A层学生的第二课堂的选学内容,由学生自愿报名,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综合性实验的设计、实验方案的制订、文献资料的查阅、成本的控制及实验方案的实施等,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鼓励学生申报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和省高职院校分析技能大赛。考核形式以ppt汇报总结、演讲报告会、小论文等呈现。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3)课后网上考核灵活多样

我们将课程学习资料、学习要求和不同层次的考核试卷发布到网络课程平台,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自学需求,让各层次学生有所提高。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和自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不同层次的习题和考核试卷。在网络平台上我们会发布一些课外课题指南,学生自主选择提交小论文、调查报告或是实践小结,鼓励学生在线提出问题与老师进行互动。我们根据学生参与的程度和完成的质量,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项目之一。

构建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和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可以对学生进行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的考核,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技能和职业素质等相关信息,最终实现综合客观地评价学生。

3 结语

分层教学符合现阶段高职院校生源实际情况,实行分层次教学可以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要求,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得到提升,承认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更好地体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原则。实施分层教学也正是粗放型教学管理向精细化教学管理模式转变的具体措施之一,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1]崔葆青.关于高职院校基础化学课程分层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15):99-100.

[2]胡彩玲,唐新军,陈杰山.高职基础化学分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时空,2016,12(06):31-33.

[3]朱媛媛,潘献晓,曹国庆,陈玉霞,武亚明.降低起点分层教学提高高职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质量研究[J].科技资讯,2014,12(36):175.

[4]闵敏.高职基础化学课程分层教学浅析[J].考试周刊,2015,(88):145.

[5]杨铭.高职基础化学课程改革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3,(02):42-43.

[6]曾平莉,王东.“基础化学”模块化、超市化递进式实验教学探索[J].化学教育,2016,37(18):52-55.

[7]杨巍,黄洁琼,石丽敏.高职院校基础化学课程有效教学途径探究[J].职业技术,2013,(03):34-35.

猜你喜欢

分层基础化学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有趣的分层现象
雨林的分层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有趣的分层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