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明专题

2017-03-03

环境技术 2017年2期
关键词:缅怀三等奖环境工程

清明专题

清明时节,虽是万物萌发之季,但冷雨纷飞,也不由得让我们想起近半年来环境试验行业先后痛失的两位大师。他们一生兢兢业业,为环境试验行业付出了毕生的心血。斯人已逝,感念长存,重温他们的故事,体会他们的精神气质,铭记教诲、传递信念,才是对他们最好的祭奠和缅怀。为此,我们推出祝耀昌教授和李传日教授的专题文章,以此纪念。

清明|缅怀祝耀昌教授

祝耀昌教授1941年出生,研究员,曾任中航工业综合技术研究所副总师,航空综合环境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三○一所可靠性与环境工程研究室主任。历任中国航空学会可靠性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防科工委质量与可靠性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国防科工委军工产品可靠性与环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防科技工业自然环境试验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防科工委“环境试验与观测”专业专家组成员等。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和部委级科技奖二等奖六项、三等奖九项、一等奖一项和多项立功奖励。

祝耀昌教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学界声望极高,即使已经成为环境试验和可靠性行业的著名学者,依然不断学习和吸取新技术、新理念,与时俱进,自始至终活跃在环境试验行业。作为国内军工环境试验标准的资深专家,祝耀昌教授在推广美军标方面做出了诸多贡献,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先后起草了GJB 150-1986《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系列标准、GB 2421-1989《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总则》等多项国家重要标准。与此同时,为我国环境试验的基地建设付出了诸多心血,对推动其在国内的迅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祝耀昌教授与《环境技术》杂志有着深厚关系,自《环境技术》创刊以来,在《环境技术》期刊上发表了几十篇环境试验、标准研究分析的专业技术论文,如:《温度环境试验及其标准综述》系列论文、《环境试验可靠性试验及其关系探讨》、《国内外温度试验及其标准分析》、《环境鉴定试验中的检测和记录的重要性和现状分析》等。作为《环境技术》的资深编委,他为杂志的发展出谋划策,积极推荐优秀的年轻作者投稿,为杂志的优质稿源的储备出了不少力。2013年,在《环境技术》杂志首次召开的大型研讨会上,祝耀昌教授作了“环境试验和可靠性试验及其发展”的专题演讲,其精彩的报告引起业内的强烈反响。

祝耀昌教授德高望重,谦逊温厚。他宽博如海,与同辈学者,谦诚相推。他提携后学,尤为真诚、用力,将毕生心血奉献于环境工程与可靠性试验事业。祝耀昌教授的逝世,是环境工程与可靠性试验领域以及军工环境标准化的重大损失,我们沉痛悼念并深切地缅怀祝耀昌教授!

清明| 缅怀李传日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李传日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1月13日凌晨在航空总医院逝世。

李传日教授1964年出生,自1986年北航自动控制系硕士毕业后在北航工程系统工程系工作,历任国际电工学会TC 104(环境条件、分类与试验方法)技术委员会注册专家、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振动环境条件标准化分委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振动、冲击转速计量技术委员会委员等。长期以来主要从事产品的可靠性与环境工程的试验、研究和教学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或技术骨干主持参与了十多项总装预研、国防 973 项目与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课题的研究工作。

在2003-2010年担任航空可靠性综合重点实验室主任,还主持了重点型号飞机的机载产品数百项可靠性与环境试验项目,主持了载人飞船的可靠性试验项目,在产品的可靠性试验理论与工程应用、故障物理分析方法以及可靠性仿真试验与强化试验技术等有较深入的研究。

李传日教授具有高瞻远瞩的前沿科技视野,宽广的理论基础体系,扎实的专业领域知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以及较强的组织沟通能力,先后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参与编制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4份,国家标准和国家军用标准5份,完成或主持国防项目研究课题10余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三等奖一项、国防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航空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为武器装备的设计定型做出重要贡献。

李传日教授毕生教书育人,诲人不倦,以坚实的知识基础,高尚的师德精神和学者风范,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才,为环境试验行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李传日教授的逝世,是航空可靠性与环境试验领域的重大损失,我们沉痛悼念并深切地缅怀李传日教授!

猜你喜欢

缅怀三等奖环境工程
装备环境工程
探讨环境工程工业污水治理中常见问题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处理措施分析
环境工程的项目管理
专题·融媒瞭望哨
丰收的喜悦
深切的缅怀
WZW—bewell摄影月赛
缅怀先烈 传承文明 亲近自然
清明祭奠 缅怀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