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自觉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

2017-03-02文妙虹��

山东青年 2016年12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

文妙虹��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思政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主义理想坚定信仰者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虔诚践行者,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讲者和传播者。思政课教师应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并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积极创新主渠道教育方式方法,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等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设计和教育过程中,自觉坚守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今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大学生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而大学教师则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这些筑梦人的学识和修养的魅力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影响着社会的公序良俗。“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者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首先应是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才能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一、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思政教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讲者和传播者,担任着传承马克思主义思想薪火的责任,其自身必须具有坚定而自觉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方向,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1、坚持理论学习,把握理论精髓

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性很强,学生不容易接受,甚至有抵触情绪。如何才能让学生信服马克思主义理论,关键还在于老师。老师是否彻底地掌握了理论,老师能否彻底地解释和阐释理论,能否用马克思主义这一批判武器来深刻分析现实矛盾,抓住问题实质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如果教师没有吃透理论,脱离实际,照本宣科,把活生生的理论变成干巴巴的教条,不仅不能说服不了学生,反而会让学生反感,产生厌学情绪。如果教师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仅仅做被动的“传声筒”、“播音员”,又怎么会让学生喜爱和信服马克思主义理论呢!怎样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以理服人”?马克思曾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因此,教师要认真地、虔诚地、不浮躁地去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领会其精神实质,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只有教师真信、真懂,才能帮助学生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明辨是非,避免政治上的迷茫、思想上的盲目。只有教師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才能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分析方法帮助去剖析、揭露、粉碎敌对势力对我国的“分化”“西化”的阴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路途上明辨方向。

2、把握学科前沿,提升回答重大问题的能力

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对立的解决“绝不只是认识的任务,而且是现实生活的任务”。[2]改革开放以来相继出现各种各样危害社会的错误思潮,如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等,虽然他们表现形式不同,主张各异,但却有着共同的政治诉求:从意识形态方面入手,散布社会主义失败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鼓吹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自由,蛊惑人心,煽动群众,企图动摇我们的共同理想,摧毁我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特别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我们每个处于这个时代的人,被裹挟着,潜移默化地改变了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整个社会的心态。面对着形形色色的外界信息和扑面而来的各方观点,面对互联网信息的丰富性和随意性,很多信息几乎没有经过“把关人”过滤、甄别便直接进入,这对传统的“系统性说理”“主渠道式教育方式”提起了挑战。毛泽东曾经说过:“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谁胜谁负的斗争,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解决。”[3]可以说,在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深刻复杂的今天,要抵御和防范敌对势力意识形态上的渗透比以往更加艰难、复杂。首先,剥削阶级意识形态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成熟,再次,他们善于并拥有充分的传播工具。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要坚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需要把社会主义理论与当前问题相结合,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大胆探索面向新实际存在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提升回答和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对于一些错误的社会思潮和言论,我们应该及时批判,敢于亮剑,开展坚决、积极的理论和舆论斗争,为学生辨明方向。

二、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占领主阵地

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高校思政课教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首先必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信仰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践行者,才能担当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讲者和传播者,成为青年学生思想领航人。思政课教师还要积极创新主渠道教育方式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等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设计和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运用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教育教学能力包含的范围很广泛。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性很强,这不仅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还需要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精炼的语言艺术和创新的意识。

1、把握规律,增强学生理论认同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需要有爱的参与。教师对学生高尚纯洁的爱,是打开师生之间心灵沟通和启迪学生心智的一把钥匙,是点燃学生心灵的一把火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心灵之间的沟通,是灵魂之间的交融,是人格之间的对话。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仅表现在关心、爱护学生,而且还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而且对学生的人格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无论处于哪个阶段,学生内心都极其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希望别人把自己当成人看待,希望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待事物,辨别是非。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密切联系学生,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善于发现学生思想问题,帮助学生分析社会矛盾和解决思想问题,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使得学生从信赖你、尊重你,到信奉你所教授的知识,接受你所信奉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并逐渐转变为自己的理想信念。

2、锤炼教学语言,实现科学性和艺术性统一。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语言不仅是学识、人格、情感的结晶和升华,更是沟通师生关系,开启学生心智的桥梁。教师语言艺术能活跃政治课堂教学气氛,增强政治课的感染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政治课堂教学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广泛,不仅渗透着各门学科知识,而且与社会现实、学生思想紧密联系,这就要求政治教师不仅要精通本学科专业,而且还要广泛涉猎各门学科的专业知识,这样在教学中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成理,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只有不断锤炼教学语言,教师才能在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基础上,准确地选词造句,言简意赅,有的放矢,深入浅出地讲授课程;只有拥有广博知识和完善知识结构,教师才能在教学中能旁征博引,游刃有余,像浩荡江水喷涌而出,最终实现知识科学性和教学艺术性完美结合。

3、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教育中,教师一直扮演着权威者的角色。在互联网迅速發展的今天,教师、课堂不再是获得信息知识的唯一来源。而且学生主体意识不断增强,特别反感对他们进行意识形态的说教。如果教师不主动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确,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具有生动直观、信息量大、效率高等优点的多媒体现代教学方式能够使深奥、抽象的理论通俗化、形象化,在艺术氛围下创造出感人的教学情境,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相关研究成果显示,“听觉、视觉同时运用,能记住65%,远远超过单凭听觉或视觉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把握教育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实现教育教学目的。

每一位教师都承担着每个孩子健康成长的重任,每一位教师都承担着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的重任。只有每一位教师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才能承担起社会重任,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9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6、139、150、127页。

[3]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1。

[4]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2016年12月7-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发表的重要讲话。

(作者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广东 广州 510540)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政治攀附”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