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美国民主政治制度中的制衡原则

2017-03-02盛安�オ�

山东青年 2016年12期
关键词:宪法民主

盛安�オ�

关键词:分权制衡、宪法、三权分立、选举、民主

引言:今年是美国大选年,桑德斯、特朗普这般美国政坛“异类”与传统政客希拉里不相上下让人意外。本文结合美国政治制衡原则浅析民主的体现,旨在揭示美国民主的先进之处及固有弊端以供参考。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制度的优良设计,而美国政治的稳定性与其灵活性和适应性密切相关。

一、美国民主政治的历史根源

美国最早的移民来自英国,那时英国正酝酿着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于是英国移民将反对宗教迫害,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革命斗争精神带到了北美大陆。如E· E·爱德华滋所说:“所有积极主动移居美洲的人都是不愿意服从其他人支配的那一类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观念逐渐成为美国人民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基因。而美国政治在不断完善过程中最大的动力——社会运动也来源于此。

另一方面,最早来到美国的人一起签订的《五月花号公约》作为一个政治契约,也使美国有了全民参与政治生活协商的历史基础。

二、美国政治制度的初步确立——1787宪法的起草

在1787宪法之前,美国就于1777通过了暂时充当全国宪法的《邦联条例》。《邦联条例》是各主权州之间协议的产物,奉行“州权至上”原则,其构建的邦联政府并无实质性权威,邦联只是各州利益协调机构。该条例制定后,美国各州各行其是,如一盘散沙,因此就有了费城会议以制订更全面完整的宪法。

宪法是立国之本,是国家运行的根本准则。美国宪法相较其他国家宪法表现出独特的稳定性。将美国与法国相比较可以发现,法国在200余年里不断经历共和制与帝制的转换,从当初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发展到如今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期间,宪法经过多次大改动。而美国如今仍在沿用1787宪法。一个国家的宪法始终稳固那么国家政局也不会动荡。

美国宪法为什么会如此稳固?美国宪法的稳固首先离不开当初制宪时各方势力的博弈和妥协,最终达到最大程度的平衡与制约。同时也离不开国家的多数政治力量的支持以及严格的遵守。举个例子,在1830年时,联邦政府通过了为肯塔基在州内修建公路的法案,但却被当时的美国总统以违宪为由否决了该议案,因为在宪法中提到联邦只拥有管理州际贸易的权力。可见,宪法限定了政府的权力界限并得到了各方的严格遵守。而在美国公民的认识里,对政府的决策是否合理首先看的不是是否惠及民生,而是是否合乎宪法,这也体现了宪法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及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三、美国政治制度的核心——分权制衡原则

1787年宪法强调加强国家权力,又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的原则,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其内容是:立法、司法与行政权三权分立。分权制衡的核心精神在于权力平衡。其学说来自洛克和孟德斯鸠等人,美国人把思想、理论转变为行动、实践。通过分权、制约最终达到平衡,是宪政的最终目标。

从图中三权分立的具体运行模式可以看出,三权并非分散后彻底孤立,而是彼此互相牵制、制约,即“以野心牵制野心”。正如麦迪逊所说:“三权分立并不应完全分离,使得其三者间没有互相受到宪法的控制。”由此可见,三权分立并不是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的简单分割,而是三个权力的相互牵制,最初三权分立的目的是防专制。

可是立宪之初, 权力的分立主要是名义上机构和功能的分立而已。 当时政府基本上处于一党的控制之下,就国会和总统的关系而言, 总统基本上处于国会的控制之下。 直到 20 世纪初, 国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权力的分立和制衡似乎要偏离权力平衡的轨道,然而在内战后,特别是罗斯福实行新政后,总统权力范围扩大,扩充了行政机构,加强了国家管理社会经济的职能,从而使以总统为首的行政权的地位大大提高,改变了过去以国会占主导的局面。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会占据主导地位时,这时的美国虽然独立,但落后的农业和尚未过度到垄断资本主义决定了美国较为分散的联邦权。后来美国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后,对三权关系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罗斯福新政的实施,政府对经济干预加强,導致行政权逐渐上升,改变了过去国会所占的主体地位。

三权分立有利有弊,在学术领域有颇多争议,很多人认为这是美国民主的一大象征,这项政治制度保证了三权无法高度集中,在某种意义上协调了各方利益。同时也有人认为,三权分立维护的是各自的民主,都体现的是各个阶层、政治力量的自己的利益,这不是全民民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那么,三权之间的制约叫不叫民主呢?我们可以先看一下所谓的“全民民主”的实践结果。法国青年历史学家、政治家托克维尔曾在到访美国后写了一本书《论美国的民主》,其中谈到纯粹的民主有可能是一种暴政,“多数暴政”使人们偏好“做奴隶的平等”甚于“自由下的不平等”。这种民主是古希腊的民主,并不适用于21世纪的今天。我以为,三权制衡有其弊端,如在国会与总统统属一党时难以保证真正意义的民主,可若是两党分歧过大难以达成一致也会出现效率低下的问题。可在某种程度上效率无法与民主兼顾。

分权,表现在分工上,实际上则是利益的均衡分配,实现了分权→制约→平衡的局面。当然正因为三权复杂的关系,运行时的效率也长期被人们所诟病。很多美国学者解释说,效率和民主是有冲突的,最大限度的权益在某种意义上就会导致效率的下降。我想举一个美国纽约地铁工人大罢工事件作为例子,充分表现美国各个利益团体相互制衡的局面。纽约地铁工人因对工资待遇不满,在工会的组织下罢工,城市几乎瘫痪,都市交通局不能随意决定员工工资待遇,要与工会协商;市长不能随意下令逮捕谁,只能“督促”法院采取行动;联邦政府无权干预州内事务,只能象征性的表示关注;工会本身也无法决定合同的有效性,需要工人的投票决定。由此可以看出,社会上各个利益团体就某个公共事件都有其“平等”的发言权,任何一方势力都无法近乎专制的做出决定。

四、美国民主政治的基础——选举制

不同于其它民主国家的元首,也不同于美国国会议员或各州州长,美国总统并非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而是选民先把票投给各州的“选举人”,再累计各候选人在“选举人团”中的得票,得到大选结果。任何候选人只要夺下全国一半以上(至少270张)选举人票,就能赢得大选。

选举人团制度是历史的产物,更是当初制宪时各个州相互博弈与妥协的结果。人口稀少的小州担心一旦实行直选,自己将在总统人选上完全失去话语权,于是将选举人制度作为加入联邦的条件之一。而且美国立国时,部分制宪者对民主抱有忧惧的心态,认为民众易被煽动蛊惑,应该把挑选总统的权力交给更靠得住的精英。这就体现出了大小州的利益制衡和民主主义和精英主义的制衡。

这一选举人制度自诞生起便饱受争议。在其支持者看来,它是美国宪法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既维护了美国的联邦制体系、保障了小州的利益,又充分利用了选举人的个体能动性,还一些支持者认为选举人团制度造就了美国两党轮替的格局,為政策连续与政治稳定提供了基础,抵御了大众民主中潜在的多数暴政与民粹主义风险。但在这种制度背后存在着民主的悖论。首先,反对者认为选举人制背离了民主的理想,成为了联邦主义与州权主义、平民主义和精英主义以及政党间相互制约、相互妥协的制度设计。其次,大州小州在投票中地位不平等,摇摆州收到过度关注,选举人票与民意的相悖也使人们质疑该制度的民主性。

我以为,适合国情的制度就是最佳制度设计,历史实践证明,这种政治制度适合美国复杂的人种组成和迥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且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美国的政治制度也作出调整来适应变化,通过小的调整适应民众对民主的需求。另一个角度来说,选举人制度是具有“美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一旦大规模变动也会影响美国政治的稳定性。因此我以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美国不会对该制度作出重大改变。

总结:通过制宪、三权分立、投票选举、联邦制、公民组织、媒体等途径都实现了美国政治中的制衡,而实现多数人的民主也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通过权力的制衡实现利益的均衡,我认为,美国政治上的民主与先进离不开当初制宪时国父们的智慧与远见,也离不开如今各个机构、社会各个团体严格遵宪行事,公民的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对公共事务的勇敢发声。社会运动是纠正民主制度缺陷的动力,没有社会各个阶层影响公共事件的推进,就没有如今美国民主政治的灵活与适应性。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美国的民主政治也不是万能的,社会中的一部分人群的基本人权仍得不到保障,而种族歧视作为一个社会矛盾仍较大的破坏了美国社会的稳定。民主是一个漫长的进程,需要历史的检验和人们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美)施瓦密,谢利,巴迪斯.美国政府与政治[M].梅然,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陈刚.对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再思考[J].天中学刊,2006,21(6).

[3]杜亚玲.对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审视[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1,23(3).

[4]岳西宽.略述美国三权分立体制形成过程[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21(6).

[5]赵震江.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历史演变[J].北京大学学报,1991(1).

[6]刘瑜.民主的细节[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5:47.

[7]李晓波.论从邦联条例到联邦宪法价值取向的转变[J].西部法学评论,2015,4(3).

[8]施雪华.不断调适中的美国政治体制[J].江汉论坛 , Jianghan Tribune, 2013.07期.

[9]吴艳萍.民主的妥协[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10]张友伦.美国民主制度的发展形成和问题[J].历史研究 , 1996年02期.

(作者单位:山东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山东 烟台 264006)

猜你喜欢

宪法民主
宪法伴我们成长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宪法伴我们成长
《宪法伴我们成长》
美国的民主与尊严
尊崇宪法 维护宪法 恪守宪法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
周恩来的民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