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三国演义》中人物性格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2017-03-02陈诗怡�オ�

山东青年 2016年12期
关键词:矛盾性人物性格三国演义

陈诗怡�オ�

摘要:《三国演义》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其中的人物性格充满了矛盾性与复杂性,本文就将以几个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为例分析《三国演义》中人物性格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关键词:《三国演义》;人物性格;矛盾性;复杂性

1.曹操性格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在《三国演义》众多的人物中,曹操的性格最具典型,他的性格集矛盾性与复杂性于一身,既有善良的一面又有丑恶的一面,既胸怀宽广又心胸狭隘,十分矛盾复杂。曹操一贯被称为奸雄,“奸”与“雄”很好地概括了曹操性格的矛盾性与复杂性,一方面他奸险狡诈,另一方面他又有英雄的气概和性格。毛本说曹操“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遗臭”指其“奸”,“流芳”指其“雄”,“功首”与“罪魁”,“遗臭”与“流芳”,本来就是矛盾的两方面,但是二者却统一到了曹操一个人的身上,可见其性格的复杂性。

曹操有惨无人道的时候,也有悲天悯人的另一面,性格的矛盾性在曹操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当曹操逃亡被好心的吕伯奢收留后,因疑心吕伯奢会谋害出卖自己而残忍地杀害了吕伯奢全家时;当曹操替父报仇进攻徐州时,他下令在攻破城池后,杀戮城中所有百姓,滥杀无辜,十分残忍,显示了他性格中残忍凶暴的一面,视人命如草芥。但当他带领大军行军,下令不许三军践踏农田,违命者斩时;当他看到人们流离失所,田园荒芜,又忍不住同情百姓时,他性格中善良的一面又显现了出来。曹操既体贴民情,考虑人民的疾苦,也会滥杀无辜,草菅人命,他的性格充满了矛盾性。

曹操既有胸怀宽广的一面,又有心胸狭隘的时候。他珍视人才,能够知人善任,网罗人才,求贤若渴,礼贤下士。释放关羽、赦免张辽,无不显示了曹操宽广的胸襟,正是他博大的胸怀才成就了他英雄的气魄和胆识。但是他又有心胸狭隘的一面,对待荀攸、杨修等人,一旦冒犯了他,便翻脸不认人,不择手段地残忍杀害,显示出了他性格狭隘的一面。曹操的性格既有乐观豁达、积极向上、胸怀宽广的一面,也有心胸狭隘脆弱的一面,他的性格充满了矛盾性和复杂性。

2.刘备性格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刘备一贯被认为是仁义之主,但是他的性格之中也有不仁义的一面,他的性格也是复杂多变的,甚至有人质疑刘备的仁义乃是虚情假意。虽然《三国演义》将刘备刻画成了一个仁义、讲信用的人,但是他也有不讲信义的时候,他曾屡次答应将荆州归还给东吴,却一次又一次地找理由赖着不走,刘备借荆州本来就没打算归还,答应还荆州只是敷衍的缓兵之计,因此人们常说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在攻取培关后,刘备设宴犒劳将士,言辞十分得意,庞统觉察出不妥并及时规劝刘备说“伐人之国而以为乐,非仁者之兵也。”但是刘备并不听劝反而喝退了庞统,刘备此时的言行举止与他仁义之主的称呼极不相称。当投降魏的傅士仁和糜芳等人来请罪时,刘备并没有原谅他们,反而说“亲自用刀剐之,以祭关公”,这一言行又与他仁义的性格相悖。刘备被称为仁义之主,但是他的许多行为都与“仁义”二字相悖,可见其性格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吕布曾帮助过刘备摆脱困境,并让刘备记住吕布的恩情,刘备自是连连许诺,但是当吕布被曹操抓住后,刘备担心吕布为曹操所用,增添曹操的实力,因此他不仅不解救吕布,反而煽动曹操杀死吕布,吕布也说“是儿最无信者”,吕布也意识到了刘备的背信弃义。虽然人们都说刘备重情重义,是仁义之主,但是他的仁义只是在对待自己的朋友时才显现出来,对待敌人他也会不仁不义,其性格也是复杂矛盾的。

3.其他人物性格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张飞也是一贯被认为是忠义的典范,但是他也同样有不仁义的一面,在《三国演义》的第二十一回中,车胄在曹操的命令下追杀刘备,关羽得知后诱杀了车胄,这本就使得刘备感到非常不安,但是张飞紧接着又杀害了车胄全家,十分残忍,这哪里是忠义之人能做出的事。张飞对待部下也是刻薄少恩,动辄打骂,当张飞得知关羽被害之后,怒气冲天,对部下大打出手,甚至有人被其鞭打致死。当部下请求宽限办事的期限时,却被他绑在树上受鞭打,被打得满口出血,张飞虽然对待刘备、关羽十分忠义,但是对待其他人却非常凶残,显示了他性格中的矛盾性。

就连神机妙算的孔明的性格也有矛盾和复杂的一面,当投靠了韩玄的魏延为了归顺刘备而砍杀韩玄、献出长沙城时,孔明却命人斩首魏延,认为他是不忠不义之人,必有后患。但是刘备却救下了魏延,但是孔明却一直不信任魏延,不委以重任,使得魏延常有怨言,最终孔明也不放过魏延,设计魏延炸败引诱司马懿,从而可以将司马懿与魏延一起烧死。魏延在归顺刘备后并没有背叛刘备,但是孔明却一直将魏延置于死地,不肯放过他,这显示了孔明性格的复杂性。

4.结语

《三国演义》中人物的性格充满了矛盾性与复杂性,这种性格的矛盾性与复杂性使得人物的性格达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高度,使得书中的人物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参考文献]

[1]郑铁生.三国演义叙事艺术[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120-126.

[2]刘建华.超人还是凡人——论《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J].湖南大众传媒学院学报,2005,(3).

[3]符麗平.天命观与《三国演义》孔明形象塑造[J].成都大学学报,2006,(6).

(作者单位:华容县第一中学,湖南 岳阳 414000)

猜你喜欢

矛盾性人物性格三国演义
歌剧表演中的“移情”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效果透视——兼谈两部作品中的女性角色表达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大大方方的输家》:一部先锋性与矛盾性并存的小说
自尊在网络成瘾与矛盾性的家庭环境中的中介作用
《水浒传》中的英雄与酒
基于人物图像视觉特征的人物性格隐私分析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英美法系对价原则的矛盾性及其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