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毕业生感恩意识缺失原因的探析

2017-03-02陈瑞兰�オ�

山东青年 2016年12期
关键词:感恩意识毕业生家庭

陈瑞兰�オ�

摘要:高校扩招使得大学毕业生数量剧增,劳动力市场出现了相对的人才过剩局面。高校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教学着重对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忽略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性。然而部分高校毕业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导致社会对毕业生群体的总体评价呈下降趋势。本文旨在从家庭、学校、社会及毕业生自身四个层面探析高校毕业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关键词:毕业生;感恩意识;家庭;学校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人数发生明显的递增,就业形势也在发生变化,学校、社会及大学毕业生自身情况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使得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总体上不容乐观,就业形势依然非常严峻。感恩意识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对待生活、工作以及社会的态度,同时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个人的全面发展均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感恩意识是否缺失等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然而对于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而言,毕业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经趋于成形,相对低年级大学生较为成熟,目前其感恩意识研究较少。

根据有关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总体上是好的,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具有较强的感恩意识,但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存在有的大学毕业生虽然有感恩意识,但是缺乏感恩的实际行动,不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有相关调查也表明,大学毕业生对不同对象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在生活中表现很大的差距。这些大学毕业生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存在缺失的现象,在当今信息发达的社会中会严重影响影响高校形象,也影响到社会对大学生群体的总体评价。本文旨在从家庭、学校、社会及毕业生自身四个层面探析高校毕业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一、家庭因素的影响

家庭是个小型集体,至今都是最基本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是构成社会的小部件。家庭是我们出生后的第一个“学校”,是教育最开始的地方,是感恩教育的起点,也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对子女的感恩意识形成具有关键的作用。父母在子女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区,主要表现:

(一) 教育方法不对。有些家长在教育方式上没有注重平等地与子女进行交流和沟通,忽略了解子女的思想变化,未做到循循善诱,在交流中不注意引导他们学会感恩。同时也不让子女看见父母的辛苦,导致子女养尊处优,根本不能体会父母的不易,把父母的付出当成是理所当然,不谈回报和不懂感恩。

(二)教育内容不足。现在的大学生普遍是90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均是百般宠爱,父母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导致子女很少吃苦,甚至有些子女在家没帮忙做过家务活。大多父母在教育内容方面主要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注重智力的开发,但是较少教育子女做人做事,缺乏引导子女懂感恩和学习如何去感恩,在感恩教育方面存在缺失。

(三)家庭代沟的影响。随着经济增长和信息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比较能接受新的潮流信息,跟父母传统教育信息之间存在差距,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社会责任感、思维方式及行为模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极可能产生冲突,影响家庭交流,最终会影响到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弱化感恩意识。

二、学校因素的影响

当前的学校教育存在一定的功利化倾向,表现在学校重理轻文、重基础知识轻人文精神教育等。在我国学校教育过程中,以升学为主导的中小学教育偏重智力方面的培养,对感恩教育存在重视不够现象;而大学教育面对目前的就业形势,关注更多的是大学生专业素质、专业技能的培养,同样对存在感恩教育重视不足的现象,这就造成了高校感恩教育的缺失问题。另外,对教育方式方面也存在误区,缺乏完善的感恩教育体系,在大学虽然有专门的感恩相关课程及主题活动,但是大部分的活动流于形式,活动形式呆板,并没有起到良好的效果。此外,高校以学历和职称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尺度,德育老师存在的问题是不但数量少,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注;部分高校存在教师教育方式单一、陈旧呆板,教育效果不佳,在教学过程和课后生活与学生缺乏交流,师生友情缺乏等导致一些大学生进入情感疏导的荒漠。

三、社会因素的影响

随着网络和大众媒体的快速发展,社会上各种思潮不断涌现,而社会上的一些不良思潮逐渐渗入大学生思想认识中,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相当大的危害,如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使一些大学生更关心的是如何找到好工作或者如何享受优质生活,对他人、社会、国家的事不闻不问。同时社会上一些人感恩意识淡漠的现象在信息时代也得到了飞速的传播,给大学生的造成了负面影响,而对于感恩行为和感恩意识宣传不足,在舆论方面未能正确地宣传正能量,有的社会舆论宣传上对感恩的宣传不够全面,根据当下的舆论宣传热点片面的凸出对某一对象的感恩,在整体的社会概况下忽视了或者说未能全面做到人们需要对父母、家人、老师、国家、学校等的感恩。这种不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使感恩教育宣传不能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

四、毕业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从小接收的教育主要是好好学习,在小学、初中和高中都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到大学以后,他们同样面临着学习、个人规划、择业就业和家庭经济等压力,这些都让大学生特别是毕业生更加关注自己的发展,忽视了自己感恩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忽视了自身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很多毕业生知道感恩的重要性,知道自己应该感恩父母、学校和社会,但是没有把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原因是毕业生不懂应该采用什么感恩行为。另外,有的大学生存在过多的自私行为和想法,或者是经验和社会阅历缺乏的原因,遇事多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总希望能够得到本人的接纳和尊重,自己却不善于先付出接纳和尊重,长此以往, 慢慢感恩意识逐渐弱化。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感恩是每个人都需具有的品质,同时也是个较为庞大的系统工程,毕业生感恩教育受到家庭、学校、社会及毕业生自身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家庭、学校、社会及毕业生应该从根本上发现问题,因此只有做到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做到有机结合、相互渗透、互不抵消,才能提高教育的成效,才能使大学生真正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小双,冯开甫,彭炜佳. 大学毕业生感恩意识调查与分析——以西华师范大学2012届大学毕业生为例[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10:76-80.

[2]杨杰. 開展感恩教育 降低大学毕业生高离职率[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03:39-40.

[3]朱尉,郝高建,刘洪超. 高校毕业生感恩教育活动有效性提升路径探析[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252-254.

[4]万欣. 浅谈高职毕业生的感恩教育[J]. 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06:196.

[5]杨艳,马红亮. 高校要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J].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6,01:99-101.

(作者单位:嘉应学院,广东 梅州 514015)

猜你喜欢

感恩意识毕业生家庭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家庭“煮”夫
浅谈幼儿实施感恩教育的几种途径
亲缘感恩教育研究浅析
最“叛逆”的毕业生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