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记者仓夷血洒三晋大地

2017-03-02林曙朝

文史月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特务北平华侨

林曙朝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浴血奋战在三晋大地的人民子弟兵队伍中,不乏从海外归来的“华侨兵”身影。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有不少“华侨兵”在三晋大地为国捐躯。由于战争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局限,大部分“华侨兵”的姓名无人知晓;有少数突出人物,如印尼归侨李林、马来西亚归侨曾眷娣等,留下了比较多资料,至今被人们缅怀、颂扬和纪念。本文介绍的优秀记者仓夷,不仅留下了较为详细的事迹资料,而且还有后人为他建立的、坐落在山西省大同县的“优秀记者仓夷烈士纪念碑亭”。

仓    夷

星洲生长,心系华夏

仓夷原名郑贻进,祖籍福建省福清县,1921年出生于新加坡。二战以前,新加坡的华僑华人普遍认同中国为祖国,与中国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仓夷的家庭十分贫寒,父母都是劳动者,种地、拉车、做米粉、喂猪,靠出卖苦力养家糊口。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仓夷从小就很懂事,热爱劳动,孝敬父母,一边念书,一边帮父母做工。在中华文化的熏陶和父母的教育影响下,他热爱祖国,立志长大要“精忠报国”。在华侨学校,他看了《中国历代英雄谱》,很受感动,经常给同学和亲友讲述书中的故事,尤其是岳飞抗金的事迹,大家对民族英雄无不充满崇拜和向往。他还经常给大家讲述黄河、长江、长城,盼望有朝一日能够亲眼看到祖国的壮丽山川。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16岁的仓夷认为报效祖国的机会到了,毅然说服了父母和女友,告别了热带岛国新加坡,飘洋过海,奔赴中国抗日前线。

华北抗战,佳作流传

仓夷回国后,考入山西民族革命大学。在这所由共产党员担任教务主任和政治处主任的进步学校里,仓夷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和熏陶。结业后,到吕梁抗日根据地工作了一段时期,随后开始了前线记者的艰苦生涯,先后在晋察冀边区《救国报》和《晋察冀日报》工作。内战开始后,他到北平军调执行部工作,并被任命为新华社特派记者。

1940年,仓夷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一名爱国的华侨青年,成长为一名无私无畏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战士。

仓夷在执行任务中大胆机智,深受战友和领导的赞许。电影《停战以后》描写一位同敌人针锋相对作斗争的年轻记者,其人物原型就是仓夷。一次,国民党特务要查封我《解放报》,仓夷在紧要关头,机智地将情况汇报给在北平军调处的中共代表团。他发现一个特务头子挥舞手枪在指挥打手行凶,立即把照相机镜头对准他,迅速拍下那副穷凶极恶的狰狞嘴脸,使破坏和谈的敌人在铁证面前丑态毕露,难以抵赖。

仓夷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他将个人的安危生死置之度外,一次次深入前线,在枪林弹雨中进行采访。他用自己的笔当武器,无情地揭露敌人的残暴,热忱地歌颂军民的英勇。他写出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新闻通讯和报告文学,如《平原青纱帐战斗》《平原地道战》《纪念连》《反扫荡》《幸福》《爆炸英雄李勇》《马老太太——回民支队长的母亲》《我死得明白》《一个小女工》《婚礼》《劳动美化大地》等。由于他的作品密切配合火热的斗争,数量多,质量高,因此荣获晋察冀边区鲁迅文学奖。群众关心他的冷暖和安全,劝他多多注意自己的身体。他说:“只有汗水和墨水结合在一起,我写的文章才能生动活泼,才能真实,才能有生命力。”仓夷的文章,岂止是汗水和墨水的结合,而是汗水、鲜血和墨水的结合!

大同罹难,英名不朽

人民群众热爱仓夷,反动派却恨透了仓夷,伺机要拔掉这颗“眼中钉”。

1946年8月,仓夷奉命自张家口乘飞机赴北平采访“安平事件”。由于遭到意外刁难,他无法从张家口直飞北平,而被迫绕道大同,再赴北平。当他抵达大同时,突然遭到国民党“策反团”特务刘荣先一伙的劫持。仓夷毫不畏惧,据理力争,要求会见大同“三人小组”中的中共代表。刘荣先假意打了电话,皮笑肉不笑地说:“我刚才给共方代表打了电话,没有人接。大同飞往北平的班机就要停航了,你不如先回张家口去,再找机会去北平。”刘荣先诡称送仓夷到共方地带,派勤务兵带仓夷到马莲庄附近,事先在那里埋伏等候的特务打手突然钻了出来,一拥而上,惨无人道地将仓夷杀害。当时仓夷年仅24岁。以刘荣先为首的国民党“策反团”特务,破坏国共两党和平谈判,使用阴谋诡计,对记者仓夷狠下毒手,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一个年轻有为的新闻记者,一个赤胆忠心的革命战士,从战斗岗位上消逝了!这是继李林、曾眷娣等烈士之后,又一位牺牲在三晋大地上的归侨英雄。

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他。新华出版社已经将仓夷的部分遗作编辑出版,取名《时代的浪花》,作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永久教材。在他罹难的地方,大同县人民政府修建了“优秀记者仓夷烈士纪念碑亭”。

猜你喜欢

特务北平华侨
遥想右北平(散文)
北平的零食小贩
由档案史料管窥上海解放
侨魂德泽 至臻至善——福州华侨中学简介之三
侨魂德泽 至臻至善——福州华侨中学简介之三
帕合尔丁·阿布拉、倪士喆、康宇宏、李华侨作品
AB换数
一块明代“特务”的牙牌
智入密室
2009年高考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题预测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