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文地质调查信息共享服务研究

2017-03-02肖兴平

地理空间信息 2017年2期
关键词:图文水文地质资料

肖兴平

(1.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河北 保定071051)

水文地质调查信息共享服务研究

肖兴平1

(1.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河北 保定071051)

信息资源已经成为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水文地质调查信息作为地质工作中积累的重要信息资源之一,是地质大调查实施以来的结晶,也是国家的地质知识宝库。从水文地质调查信息共享服务的技术支撑和数据支撑层面,分析了水文地质调查信息共享服务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方案,显示当前推进水文地质调查信息共享服务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表明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应当更紧密地与经济社会相关联,有效支撑社会化服务。

水文地质调查;信息共享;服务;支撑

我国自1999年实施地质大调查以来,形成的大量水文地质调查信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在水文地质调查信息管理方面长期存在资料信息分散、综合研究不够、数字化信息化程度不高、服务渠道不畅、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使水文地质调查信息的潜在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发挥[1]。

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已编制《关于加快推进地质信息共享服务的指导意见》,旨在构建广泛交流、服务社会、灵活多样的数据共享与服务体系,形成信息资源合理布局、信息服务分级、上下联动的地质调查成果共享与服务新局面,促进形成数据采集、汇交、集成、更新与服务一体化的良性运行机制,加快推进地质调查成果的共享与服务,实现地质调查成果服务社会的终极目标[1-3]。

1 工作方法

1.1 确定内容,收集成果资料

水文地质数据收集不仅要收集不同时期、不同工作程度、不同工作性质的水文地质数据资料,还要收集所选定的项目工作区范围内的水文地质、物探、遥感、地下水监测、钻探等各专业领域的水文地质数据资料[4]。

水文地质数据汇总主要是将所选定的项目工作区内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其目的是为了便于资料的综合利用,其分类标准主要包括:①将整个工作区内资料按照地质工作性质划分;②对于本工作区范围内的相同类型水文地质资料可以依据工作内容进行划分;③为了方便水文地质资料管理和利用,成果地质资料依据内容和形式可分为报告类、附表类、附图类、附件类、其他类。

1.2 建立水文地质调查信息数据库

1)建立基础地理地质数据库。基础地理数据主要包括等高线、地物控制点、地貌分区、行政区、行政界线、居民地、城镇区域、交通、水系、湖泊与水体等内容,为确保工作区内地物地貌的完整性,基础地理数据库的空间范围覆盖各项目工作区所在行政区。

基础地质数据主要包括地层、岩性及岩相、侵入岩、脉岩、断层等数据,为确保空间图层之间能够准确地相互叠加,地质图层的空间数学基础与地理数据相同,北京54坐标系地质成果数据,需要进行空间数据坐标系转换,最终的数据成果与地理数据库中各图层的数据空间叠加,便于综合分析和利用。

2)建立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是在图文扫描数字化的基础之上,按照相关的技术要求对已有的电子文件进行处理,建立集存储、管理、利用于一体的图文数据库,提高地质资料综合利用水平。

已有电子资料处理,主要是指文件格式的标准统一和资料的分类。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中文件格式及资料分类标准参照《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要求》进行处理,图文扫描的成果资料中文字部分资料需要按照要求转换成PDF格式,其目录要与原件中的内容一一对应;图文地质资料分类依据主要包括资料类别、工作区名称、工作程度等。

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主要包括栅格文件、分类信息表、报告文件、附件等内容。

1.3 水文地质调查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水文地质数据信息服务系统开发语言为C#,依托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软件,以SQLServer为数据库管理平台[5],采用GIS空间数据引擎,开发模式为B/S、C/S相结合,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内外网物理隔离,既能够实现数据共享服务,又能够确保数据安全利用。水文地质数据信息服务系统的功能模块主要包括以下4 部分:

1)水文地质数据信息查询模块,主要分为空间检索查询和属性信息查询两部分,其查询的内容主要是元数据目录数据库与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中的地质资料成果数据。目录数据库与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挂接,便于资料的管理和利用[6],能够快捷方便地提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

2)综合研究分析模块,以各专题数据库为主,通过建立水文地质资料信息之间的相互联系,挖掘有价值的新信息,提升水文地质资料的服务水平。主要是通过各种空间分析和成果输出功能,满足用户资料查阅利用[7]、专题研究各方面需求。

3)空间三维显示与查询模块,主要包括地层三维模型、实体三维模型、钻孔三维模型,能够将水文地质资料有价值的信息直观地表达出来。通过已经矢量化的二维数据建立三维模型,通过属性查询可以了解地层、剖面、钻孔的属性信息。

4)数据维护管理模块,主要实现功能包括数据上传、数据更新、数据格式转换、数据删除、用户权限的管理等功能,以上功能的设计能够有效地对数据进行管理和更新维护,确保数据有效性和实用性。

2 服务方案

1)服务系统体系。水文地质调查数据服务就是以水文地质调查数据为核心,按照统一的标准,实现不同系统、不同工作性质、不同类型、不同时期地质资料的统一存储和管理,同时具有信息管理、数据综合分析、数据分类查询、综合统计分析及信息服务等功能一体化的水文地质调查数据管理体系。

要建设高水平的水文地质调查数据服务体系,必须有强大的技术支撑体系。技术支撑应建立在先进可靠的软硬件环境基础之上,主要有如下5个方面:① 标准化体系。参照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统一规定的标准及规范,主要包括地质资料管理、数据库建设、产品开发与服务、地质工作等各方面的标准与规范。②软硬件环境。以主流大型关系型数据库和简单易用的中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组合作为数据资源管理平台,以业界广泛认可的专业工具作为软硬件应用开发平台。③网络环境。水文地质调查数据服务工作离不开网络支持。针对不同的网络环境,建立多层次的技术支撑体系,提供多层次、内容丰富的信息服务。④数据存储。采用多种形式、多种介质、多种手段进行科技含量较高的存储。包括采用光盘机、光盘塔和磁盘阵列等存储手段组合。⑤数据应用服务。通过建立数据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实现数据产品加工简单化、信息发布与产品订购网络化,最大限度地方便数据管理人员、系统管理人员、网络管理人员和不同层次用户的使用。

2)服务思路。在集群化的基础之上整合不同项目之间提供的水文地质资料信息,建立水文地质资料信息之间的相互联系,挖掘有价值的新信息,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为政府管理部门、地勘行业单位、社会公众等服务。

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服务时,将目录数据库与基础地理数据信息整合,目录数据库中每档水文地质调查数据的工作范围与地理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建立信息之间的相互联系,实现目录数据库以空间方式检索,便于水文地质调查数据管理和利用。

为地勘行业服务提供服务时,将水文地质工作程度数据库与目录数据库信息整合,水文地质工作程度数据库分为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两部分,通过设置属性数据表关键字段与目录数据库挂接,实现以工作程度内容和空间范围方式检索地质资料,拓展水文地质数据服务的渠道。

为社会公众服务提供服务时,将水文地质调查空间分布图层与地理数据、地质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可以直观反映水文地质信息分布,也可以参考水文地质数据信息进行综合研究分析,为社会公众了解研究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成果提供依据。

图1 共享服务流程

3 结 语

水文地质数据信息服务是一项新工作,其服务模式和服务机制需要进一步实践探索,中国地质调查局近年来已经及正在开展的若干水文地质调查工作中,可以选取部分有代表性的成果作为水文地质数据信息初期服务的典型,作为推进水文地质数据信息服务的突破口,并逐步引申至所有开展的水文地质调查项目数据信息成果,提供系统的社会化服务,使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更加紧密地与经济社会相关联。

[1] 贾文珏,申世亮,周舟.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化共享服务平台构架设计[J].国土资源信息化,2011(6):3-7

[2] 陈岩.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对策研究[J].黑龙江国土资源,2013(1):48-49

[3] 李燕.浅析地质资料的社会化服务[J].西部探矿工程,2009 (10):220-221

[4] 肖兴平,佟元清.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地理空间信息,2013(5):122-124

[5] 甄树聪,薛嫒娣,院胜.基于WebGIS的水环境监测信息系统开发研究[J].人民黄河,2007(11):54-55

[6] 屈宝强,彭洁,赵伟.基于合作博弈的科技文献机构资源共享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4):21-25

[7] 黄连庆.科技文献共享服务体系架构与协调机制研究[J].图书馆界,2012(1):41-43

P208

B

1672-4623(2017)02-0050-02

10.3969/j.issn.1672-4623.2017.02.016

2015-09-30。

项目来源:中国地质调查局资助项目(1212011120431)。

肖兴平,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水工环地质信息化技术。

猜你喜欢

图文水文地质资料
画与理
基于抽水试验计算水文地质参数的分析与确定
基于GPRS实现自动化水文地质抽水试验
基于转移概率的三维水文地质结构划分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有效应用
图文配
图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