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与怀安诗社

2017-03-02

关键词:怀安林伯渠旧体诗

霍 建 波

(延安大学 红色文艺研究中心, 陕西 延安 716000)

毛泽东与怀安诗社

霍 建 波

(延安大学 红色文艺研究中心, 陕西 延安 716000)

怀安诗社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艺史上第一个古典诗歌诗社,该社主要创作旧体诗,这在倡导大众化、通俗化并以新诗创作为主流的延安时期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作为中国革命的领袖人物,毛泽东虽喜爱并创作了大量的旧体诗词,却从不公开赞同怀安诗社,也不为诗社写诗。但怀安诗社与之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导精神是一致的,怀安诗人还创作了二十余首诗歌描写与歌颂毛泽东,表达了对领袖的拥护与热爱之情。

毛泽东; 怀安诗社; 《讲话》; 旧体诗

1941年9月5日,怀安诗社成立于延安。作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艺史上第一个古典诗歌的诗社”,[1]1该社历时八年,成员数十人,诗作两千多首,主要运用旧形式表达新内容。正如诗社发起人林伯渠指出的:“诗社宗旨在于利用旧形式,装置新内容,即旧瓶装新酿。”[2]2社长李木庵也说:“诗社的同志们主要写的是旧体诗……‘怀安诗社’以旧体诗创作占最大比重。”[3]276同时,诗社中的成员多为当时党政军的代表人物或社会贤达,如朱德、陈毅、叶剑英、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李木庵、钱来苏、续范亭、吴玉章等。而毛泽东是当时及此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也是旧体诗词创作的大家,他与怀安诗社中的主要成员关系密切,故两者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关联。下面对毛泽东与怀安诗社的关联做简单梳理与分析。

一、 毛泽东对怀安诗社以及旧体诗的态度

根据现有文献,笔者没有找到毛泽东对怀安诗社表述意见的直接记载。1941年9月5日,怀安诗社在延安成立时,毛泽东也在延安,并和诗社的重要成员来往密切。当时,延安正处在日本侵略者的残酷扫荡和国民党反动派的严密封锁之下,抗日根据地和陕甘宁边区面临着非常严重的经济困难,这种困境在1941年表现的越发突出。“1941年,林伯渠同志是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谢觉哉是边区政府秘书长。毛泽东很关心边区的生产建设和财政经济问题。毛泽东经常找林老、谢老谈这一问题。”[4]64林伯渠和谢觉哉均是怀安诗社的发起人,也是该社的主力成员,《怀安诗社诗选》选录了他们多首作品(林伯渠51首,谢觉哉75首)。毛泽东虽然经常与他们谈论“生产建设和财政经济问题”,但却回避文艺问题,尤其回避自己对怀安诗社的态度。孙国林《林伯渠倡议成立怀安诗社》一文曾说:“怀安诗社成立几天后,林伯渠到毛泽东处谈工作时提到此事。毛泽东说:已从报纸上看到了诗社成立的消息,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当林伯渠提出希望毛泽东也能给诗社写一些诗时,毛泽东说:太忙,恐怕写不出来,你们写我看吧。果然,一直到1948年3月离开延安和陕北,毛泽东一首诗都没有写。”[5]28实际上,毛泽东在怀安诗社运作期间①[6]1,曾创作过不少旧体诗,不过并未展示给怀安诗社而已。如1943年2月,毛泽东作五律挽国民党第五军第二〇〇师师长戴安澜[7]236;解放战争期间,作七律表达“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战略思想[7]260;转战陕北时,作五律《张冠道中》描述行军沿途的气候,展现行军的艰苦[7]262;1947年9月,听到收复蟠龙消息后,作《五律·喜闻捷报》[7]264;1949年4月,毛泽东还作有著名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

①怀安诗社1941年9月5日成立,1949年9月结束,历时八年。

毛泽东主要以私人身份而非党政军的领导人身份赞同怀安诗社,他本人并没加入诗社;他虽创作了几首旧体诗,却并不能归入怀安诗的范畴;他的兴趣虽在旧体诗词创作,但却大力倡导白话文与新诗。这是因为毛泽东领袖的身份,使得他在艰难的战争时期,不得不做出这样的抉择。包括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刊发怀安诗(旧体诗),都需经过毛泽东的特别批准。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在陕北革命根据地创办的第一张大型日报,《解放日报》一般是不发旧体诗的,但是却刊发了怀安诗人的数十首旧体诗词。据考,1941年10月16日,《解放日报》第4版开设“怀安诗选”专栏发表了林伯渠、谢觉哉、朱婴、李木庵九首旧体诗词;1942年2月21日,《解放日报》第4版又设立“怀安诗选”专栏发表了续范亭、林伯渠、张曙时、李木庵、李健侯十二首旧体诗;1942年6月20日和同年11 月8 日,《解放日报》第4版还分别发表了续范亭的旧体诗《诗五首》和《斯大林三首》;1942年9月1日,《解放日报》第2版刊发吴玉章五言古诗一首;1944年3月12日,刊发郭沫若旧体诗《董老行》;1946年7月27日和10月16日的《解放日报》第4版分别发表了刘道衡的古体诗各一首;1947年1月10日,为了祝贺徐特立七十大寿,《解放日报》刊发了徐特立、林伯渠、吴玉章、田汉和续范亭等怀安诗人十几首旧体诗,有趣的是,报纸上,这些旧体诗的上面恰好有毛泽东、朱德贺寿的题字。王敬等人认为《解放日报》“副刊一般不发表旧体诗。其他版面也只是在重大纪念日或特殊情况时才发表领导人或党外著名人士的旧体诗。这是请示过毛主席的。毛主席说旧体诗不好懂,容易束缚思想,不提倡写旧体诗,但有些老人不会写新诗,只会写旧诗,发表一些也是可以的。”[8]360

王敬等人所说和毛泽东对旧体诗创作的一贯态度是一致的。1957年7月,毛泽东《关于诗的一封信》仍然是这个态度,他说自己的旧体诗“历来不愿意正式发表,因为是旧体,怕谬种流传,贻误青年……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9]163-164因此,建国前毛泽东的诗词很少公开发表,即使发表,往往也是在诗词创作完成较长时间之后。1965年夏天,梅白曾问毛泽东为什么说旧体诗“谬种流传,误人子弟”?毛泽东对此做了详细地回答:“那是针对当代青少年说的,旧体诗词有许多讲究,音韵、格律,很不易学,又容易束缚人们的思想,不如新诗那样‘自由’,这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旧体诗词源远流长,不仅像我这样的老年人喜欢,而且像你这样的中年人也喜欢。我冒叫一声,旧体诗词要发展,要改革,一万年也打不倒。因为这种东西,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特性和风尚,可以兴观群怨嘛,哀而不伤,温柔敦厚嘛。”[10]251从中看出,毛泽东不公开提倡旧体诗,乃是针对青少年而言的,但旧体诗“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特性和风尚”,是必须要发展,要改革的,甚至于“一万年也打不倒”。和高度赞誉旧体诗相呼应,毛泽东对于新诗所取得的成就,却并不看重,甚至说:“但用白话写诗,几十年来,迄无成功。”[9]168

综上可知,毛泽东非常喜欢旧体诗,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旧体诗词,堪称现当代旧体诗词创作的大家,但他却大力倡导新诗,认为“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毛泽东对旧体诗做了高度评价,认为旧体诗打不倒,但他却不加入以旧体诗创作为主的怀安诗社。正是这种矛盾,使得毛泽东对怀安诗社很难公开发表意见,做出自己明确的行动。

二、 怀安诗社诗论、诗作与毛泽东《讲话》

怀安诗社成立于1941年9月5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则在诗社成立八个月后的1942年5月。作为延安时期文艺政策的纲领性文件,《讲话》对延安文艺以及建国之后的文学发展均产生了深远影响。怀安诗社虽成立于《讲话》之前,但与《讲话》的主导精神颇为一致,怀安诗社的诗论主张与诗歌创作即是明证。

怀安诗社的诗论主要体现在该社社长李木庵1941年9月所作的《怀安诗刊》首期序言,这是身处战争年代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从文学艺术视角出发,对抵抗外侮、富国强兵理想的集中表述。[11]292-293

毛泽东概括《讲话》的目的“就是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12]2怀安诗社直面社会现实,认为他们的诗作“直可辅翼武功,岂徒目为文艺”,即不是简单的文学作品,而是鼓舞广大人民抗日图存、完成民族解放大业而浴血杀敌的武器,“既可扬民族之性,亦以振中国之魂”,作用相当突出,这和《讲话》的目的是高度一致的。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毛泽东认为应该解决五个问题“即文艺工作者的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对象问题,工作问题和学习问题。”[12]2就立场问题而言,基于怀安诗社成员身份地位的特殊性,从《怀安诗刊》首期序言的表述中,可以看出怀安诗社无疑“是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12]2为抗日战争鼓与呼,“军歌与战鼓齐鸣,吟坛共战场并捷”,与《讲话》的要求是一致的;就态度问题,怀安诗人“披襟述怀,吮毫抒愤”、“敷陈时艰,痛心国难”,大力暴露日寇与国民党反动派的罪恶行径,讴歌赞颂边区人民以及党的英明领导,亦如《讲话》所说:就学习问题来说,怀安诗人们积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学习社会”,[12]3《怀安诗社诗选》专门有“学习与讨论”一类诗作,正是《讲话》精神的集中体现。而在工作对象问题上,怀安诗社则与《讲话》略有出入:《讲话》认为“文艺作品在根据地的接受者,是工农兵以及革命的干部。”[12]3但怀安诗社因为以创作旧体诗为主,它的接受者主要是干部以及具有一定文化文学水准的人群,而把文化水平一般(甚至没有文化)的工农兵排除在外了,尽管如此,怀安诗社在诗歌大众化、通俗化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正体现了诗社努力使旧形式得到工农兵认可、接受的本初愿望。就工作问题来说,怀安诗社应该是了解、熟悉干部的,对于工农兵及其开荒劳动、纺纱纺棉等生活,怀安诗均有所涉及。综上可知,怀安诗社诗论主张虽在个别地方与《讲话》相出入,但主导精神是一致的。关于这一点,从诗社成立时发起人林伯渠所讲的话中也能看出来:“用诗歌激励抗战,收复国土,反对专制,争求民主,揭露黑暗,歌颂光明,团结同情者,赞助革命。”[2]2这也就是为什么怀安诗社主要创作旧体诗,仍然能在以大众化与新诗创作为主流的延安文艺时期产生并生存下来,还能产生较大影响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怀安诗社诗歌创作很好地实践了其诗论主张,他们继承了古典文学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诗作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富有艺术感染力。为了讨论的方便,笔者从主题内涵角度,把怀安诗分为以下六类:军政时事诗、学习讨论诗、生产劳动诗、山水风景诗、咏怀抒情诗、酬唱赠答诗。下面以诗社的主要代表人物——诗社发起人林伯渠和诗社社长李木庵的诗歌为例,对这六类诗作简单分析。军政时事诗主要是关于当时战争、政治的诗作,反映了怀安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忧虑,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如林伯渠的《一九四三年元旦》、《次韵奉和谢老甲申除日之作,兼呈怀安诗社诸老》,李木庵的《八年抗战述》、《陕甘宁边区普选》三首、《发国难财》等;学习讨论诗是怀安诗人学习马列著作与政策文件的诗歌,反映了他们努力学习理论、与时俱进的思想境界,如林伯渠《读文件》两首、《题谢老<甚么集>》两首,李木庵的《整风学习》、《读毛主席<论联合政府>书后》等;生产劳动诗是反映根据地人民生产劳动生活内容的作品,展示了根据地蓬勃发展的新气象,如林伯渠的《春游杂咏》六首、《个人生产节约计划》,李木庵的《纺纱词》五首、《纺毛词》四首、《开荒曲》两首等;山水风景诗是描绘根据地山水风景、抒发革命豪情的诗作,如林伯渠的《早发高家哨》、《和朱总司令游南泥湾诗》三首,李木庵的《怀安诗社三首》、《延安南园牡丹》等;咏怀抒情诗是怀安诗人们抒情言志的作品,如林伯渠《卅年九月五日,约在延耆老作延水雅集,即日成立“怀安诗社”,赋呈与会诸君》两首、《乙酉花朝六十自寿》,李木庵的《三十年除夕偶成》、《一九四五年双十日》等;酬唱赠答诗主要是怀安诗人之间的相互酬唱之作,如林伯渠《谢老勉贱辰以诗,依韵答之》、《三十一年元旦寄呈怀安诗社诸老》,李木庵的《和谢老除日元韵》、《依韵和林老六十自寿诗》等。不管是哪一类诗歌,主调是一致的,即都表达了怀安诗人的革命豪情,对抗战胜利的渴望,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价值意义重大。“他们以诗词为武器,既教育了自己,又打击了敌人;既在正面战场战胜了敌人,又在文化领域战胜了敌人。”[13]

三、 怀安诗中的毛泽东形象

毛泽东与怀安诗社的不解之缘,还表现在怀安诗人对毛泽东的描写与赞颂上。经笔者考查统计,有12位怀安诗人的22首诗歌与毛泽东有关。现将有关信息列表统计如下:

表1 与毛泽东有关的怀安诗作一览表

在怀安诗社的诗歌创作中,毛泽东的形象是非常高大的,也是较为复杂的。首先,他是领导中国革命的领袖人物,他品格高尚、大智大勇、动静适宜,能够领导中国人民走向胜利。如续范亭《奉赠毛主席》诗云:“领袖群伦不自高,静如处女动英豪。先生品质难为喻,万古云霄一羽毛。”该诗以羽毛作比喻,对毛泽东的高洁品格做了高度颂扬。熊瑾玎《迎毛主席》诗:“为开新局面,因示大谦恭……握策确无误,驱倭力正雄。成功今有此,领导足尊崇。”对毛泽东能够正确把握时局动向,采用适当策略,领导人民抗日成功做了真实的描绘与歌颂。李木庵《迎毛主席由渝返延》以汉高祖刘邦比喻毛泽东,歌颂其大智大勇:“真勇藏锋形犹懦,大智沉机貌示呆。赢得一杯浇汉社,春风满面沛公回。”再如钱来苏《十杯酒谣》:“六杯敬上毛泽东,领导人民向光明,政权改建新民主,定使中华进太平。”李木庵《读毛主席<论联合政府>书后》:“赖此大木铎,声振宏露布。怒涛荡长空,大风扫宿雾。金石能为开,何怕顽与锢?”对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民主新社会、过上太平生活,充满了坚定的信心。

其次,怀安诗中的毛泽东在思想上高瞻远瞩,是中国革命的导师,继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后,和他们并列而无愧色。如董必武《再次前韵酬李谢钱三老和韵之作》就把毛泽东排在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后:“推挽赖将伯,共把大道阐。马恩列斯毛,指示方向转。遵循此主义,轨同或异辇。”钱来苏《陕北诗辑·陕北行》赞扬了毛泽东把马列思想中国化,并对革命胜利充满信心:“马列中自化,中国马列诠。卓哉毛圣人,远识究非凡……寄语觇国者,胜利在延安。”再如谢觉哉《与续范亭论毛泽东哲学》:“道在不沾亦不脱,思能入旧又全新。万流争赴虚如海,一镜高悬净不尘。践实体诚非别术,沉机观变竟通神。公余一卷延园静,又是梨花压葛巾。”李木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四周年》:“革命文艺面工农,端其趋者首毛公。取材日常生活地,理论实践交相融。文化须与劳力合,学习人民在虚衷。服务政治大众业,解放区已叠敷功。真理能与时俱见,足令宇内尽风从。新陈事迹取断代,历史相演不相同。所贵先时作前导,方掇往绩以接踪。从兹南针锡文海,翻然服务主人翁。文运直扶国运上,民主光芒耀亚东。”对毛泽东的哲学思想与文艺思想进行了高度的肯定与赞颂。

再次,在怀安诗作中,毛泽东是人民救星,他才华盖世,堪称一代圣人,得到万众的称扬和拥护。如吴玉章《和朱总司令游南泥湾诗》:“举世称朱毛,撑持我大局。整风健思想,经济求自足。”韩进《时事杂咏》其四:“中华庆幸舵师健,万众欢呼毛泽东。”李木庵《贺林主席六旬寿庆》:“手转时轮才盖代,共道湘潭毛与公。”罗青《延安四咏》其一:“东方圣城光千丈,举世盛尊主席毛。”钱来苏《和谢老红云曲·闻毛主席东来》:“朵朵红云直向东,廿泉十老出群雄。张李前驱陈谢后,北辰环拱众星同。”刘道衡《题续老范亭病中所著<南泥湾杂咏>及<乱谈集>两诗章》:“自杀杀人俱不愿,到头还自擎毛旗。”李木庵《献花诗》:“最是牡丹色艳红,此花好献毛泽东。植植中土自名贵,领袖群英迥不同。”韩进《贺朱总司令六旬寿诗》二首其二:“载道于今有口碑,毛朱盛德冠当时。宽宏似海泱泱量,坚忍如山岳岳姿。”在上述怀安诗中,毛泽东英明神武,道德盖世,才智超群。他有时甚至能与上天称兄道弟,如谢觉哉《和钱老自寿诗》:“正愁久旱忽滂沱,天与毛原是弟哥。”接着有作者自注云:“农民说:天第一,毛主席第二。”在一些农民的心目中,老天爷是老大,毛泽东就是老二,是仅次于上天的英雄人物,这大概是对领袖的最高赞颂了。

[1]杨柄.怀安诗社——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艺史上第一个古典诗词诗社[J].甘肃高师学报,2005(3).

[2]李木庵.窑台诗话[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3]李木庵.漫谈旧诗的通俗化及韵律问题——记“怀安诗社”二三事[M]//李石涵.怀安诗社诗选.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

[4]王定国.“保存精力 长期奋斗”——毛泽东和谢觉哉[M]//钟辰,夏鹭,叶兰.毛泽东(领袖交往实录系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5]孙国林.林伯渠倡议成立怀安诗社[J].湘潮:上半月,2014(6).

[6]怀安诗选·前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7]易孟醇,易维.诗人毛泽东[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8]王敬,岳颂东,王凤超.延安《解放日报》史[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9]毛泽东.毛泽东诗词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10]董志英.毛泽东轶事[M].北京:昆仑出版社,1989.

[11]叶镜吾.怀安诗社概述[M]//李石涵.怀安诗社诗选.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

[12]《延安文艺丛书》编委会.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13]桑林峰.开国战将的诗意人生[N].解放军报,2015-10-21(6).

[14]李石涵.怀安诗社诗选[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

[责任编辑:王建科 责任校对:王建科 陈 曦]

2016-10-12

2016-12-20

霍建波(1973-),男,山东东明人,文学博士,延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红色文艺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典文学、延安文艺研究。

延安市社科基金“延安文艺背景下的怀安诗社研究”(16BWY23)阶段性成果。

I206

A

1673-2936(2017)01-0023-05

猜你喜欢

怀安林伯渠旧体诗
老舍的旧体诗
重返旧体诗世界的鲁迅
林伯渠家风和人民群众在一起
论怀安诗的古典根柢与现代情志
旧体诗词的现代走向
“我要靠勤劳的双手去奋斗”
活埋
林伯渠无条件执行组织决定
林伯渠的崇高品质与革命精神研究
试论当代语境下段维的旧体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