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节本体感觉测试训练仪的研制与初步应用

2017-03-02张鑫刘波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弧度踝关节本体

张鑫 刘波

四川省骨科医院康复科(成都 610041)

关节本体感觉测试训练仪的研制与初步应用

张鑫 刘波

四川省骨科医院康复科(成都 610041)

目的:以踝关节为例,研制关节本体感觉训练测试仪。方法:设备制作分为软件和硬件两部分,硬件包括计算机、拉绳、测试装置和锁扣等,软件包括相应的游戏界面,并集中体现动作记忆、位置重现、定量测算等特点。通过对特定位置动作的重复来实现对本体感觉的量化测试,并对23名健康大学生进行了预实验观察。结果:23名健康大学生左右踝关节弧度位移:左12.49±11.73 mm,右11.40±9.08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P=0.722);角度位移:左3.14°±2.93°,右2.77°±2.19°,双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9,P=0.63)。结论:该关节本体感觉测试训练仪符合科学原理,可初步应用于临床康复训练及测试。

踝关节;本体感觉;测试;训练;仪器

本体感觉包括人体的位置觉、运动觉和速度觉等,是人完成精细动作和高水平运动的重要能力之一。踝关节退变、外伤等发生后,因关节囊、肌腱及韧带等结构损伤,导致本体感觉丧失[1]。骨科手术仅完成解剖结构的重建,而本体感觉的恢复有赖于系统的康复训练。我们以踝关节为例,研制简易本体感觉测试训练仪,用于骨科临床康复,该仪器已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14 2 0088272.7),目前已初步应用于临床。现报道如下:

1 仪器制作

1.1 设计原理

本体感觉训练测量方式之一为通过对特定动作进行多次重复,观察其偏差大小来进行描述。根据文献报道[2-4],我们采用主动定位复位(active reproduction of active positioning,ARAP)的方法,即让患者踝关节从水平位主动背伸至一定角度(具体角度可规定,如30°、45°等)再返回起始位置,反复数次,熟悉该角度的感觉,并取其平均值。然后屏蔽患者的视觉效果,重复上述动作,比较两种运动情况下角度的绝对差值,其差值越小,说明本体感觉越好。考虑角度测量的误差问题,在设计上,除了选择角度指标外,将足尖运动所产生的弧度指标也纳入观察,其依据为c=nπr/180。其中,n为运动产生或需要的角度,r为足长(即运动半径),c为弧长(即足尖运动所产生的位移),如图1所示。

图1 设计思路示意图

1.2 设备制作

分软件和硬件两部分。通过计算机软件实现动态测试。硬件结构如图2所示,采用拉绳(无阻力滑线)、圆扣和锁扣结合的方式,可以方便地固定于踝、膝、肘、肩及腕、手指等部位,用绑带固定,可做各方向无阻力运动。其锁扣可通过外部延长拉绳进行延长,根据使用时的不同需要,更换不同的外部延长拉绳。拉绳因运动产生的位移量,通过内置的光栅编码器转换成脉冲信号,传入到计算机内的光栅计数卡进行实时计数。

系统软件采用游戏模式设计,以对动作的重复来实现。将滑线固定于肢体肢端,通过肢体运动,带动滑线,其运动范围实时在电脑画面反映,可随时停止,从而实现对运动的实时控制。测试者可先在可视化的状态下,在固定的范围内进行肢体运动,寻找达到该运动范围的感觉,然后屏蔽画面,重复进行上述运动。系统自动记录两次运动的角度位移和弧度位移,分别进行比较,两次差值越小,说明本体感觉越好。

图2 踝关节本体感觉测试训练仪结构图

2 测试与训练

测试与训练采用游戏模式进行,电脑界面显示以潜水员为例,测试时踝关节从0°开始背伸运动(图3),潜水员上浮,当关节运动到规定角度时,会有红线提示,患者停止运动,让患者在红线范围内往复运动,体会该范围内的运动感觉。然后屏蔽上述界面,患者根据感觉进行同样角度的运动,后台记录患者活动的范围,包括弧度位移和角度位移。前后两次的位移差值(弧度位移和角度位移)越小,说明患者的本体感觉越好。

图3 踝关节运动

3 预实验观察

仪器研制成功后,参照朱燕、裘敏蕾等的研究[5],我们选取了23名健康大学生进行预实验观察,选择踝关节活动30°为测试范围,进行左右对照,观察双踝关节的测试差异,统计学方法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双踝角度位移和弧度位移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1)。

表1 健康大学生双侧对比观察结果

4 讨论

本体感觉包含位置觉、运动觉和速度觉,是人体完成肌肉控制、维持运动准确性和关节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是神经肌肉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6]。本体感受器包括肌梭、腱梭、Gogli体、Pacniina小体、Ruffihi小体等[7]。本体感受器的作用是收集关节的位置觉、运动觉、力觉和震动觉信息,经传入神经传至脊髓、大脑等感觉运动中枢。信息经分析整合后由传出神经传出,关节做出相应反应来调整运动和稳定性[8]。

踝关节损伤包括韧带损伤、足踝部骨折等,后期康复中,其本体感觉训练一直是骨科康复的重点。本体感觉测定包括阈值测量、角度重建和视觉模拟三个方面[9],在去除视觉及听觉等的影响下,利用踝关节的重复运动来描述本体感觉是较为公认的方法[10],其测量主要包含关节位置觉、肌肉力觉、运动的速度感觉阈、关节运动觉和平衡测试等。本设备研制集中体现了动作记忆、位置重现、定量测算的特点,其中,位置重现是踝关节本体感觉能力的重要体现,通过对某一动作的不断重复,通过可视化条件来刺激关节对该动作的记忆,然后再屏蔽画面,利用关节本身的感觉,对动作进行重复,以此来表达该动作的本体感觉。

该关节本体感觉测试训练仪符合科学原理,制作简单,结果可靠,可初步应用于临床康复训练观察。

[1]李坤,王予彬.踝关节不稳与本体感觉研究现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0,10(9):851-853.

[2]Spanos S,Brunswic M,Billis E.The effect of taping on the proprioception of the ankle in a non-weight bearing position amongst injured athletes.The Foot,2008,18:25-33.

[3]Sandrey MA,Kent TE.The Effects of Eversion Fatigueon Frontal Plane Joint Position Sense in the Ankle.J Sport Rehabil,2008,17(3):257-268.

[4]Sterner RL,Pincivero DM,Lephart SM.The effects of muscular fatigue on shoulder proprioception.Clin J Sport Med,1998,8(2):96-101.

[5]朱燕,裘敏蕾,陈永强,等.使用Biodex等速测试仪进行踝关节内外翻本体感觉测试的信度研究[J].中国康复,2011,26(5):347-348.

[6]Delahunt E.Neuromuscular contributions to functional instability of the ankle joint[J].J Bodyw Mov Ther,2007,11(3):203-213.

[7]Rusan NM,Fagerstrom CJ,Yvon AM,et al.Cell cycle-dependent changes in microtubule dynamics in living cells expressing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alphatubulin[J].Mol Biol Cell,2011,12(4):971-980.

[8]李作为,徐向阳.踝关节稳定性与本体感受器[J].国际骨科杂志,2009,30(1):21-22.

[9]刘波.中西医结合骨伤康复学[M].第1版.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190-191.

[10]张秋霞,花秀琴,施永健.踝关节本体感觉的测量方法研究与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与临床康复杂志,2011,27(35):6619-6622.

2015.07.20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四川省卫生厅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30256);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青年基金(编号:12-E—057)共同资助

张鑫,Email:erwal@163.com

猜你喜欢

弧度踝关节本体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眼睛是“本体”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n ankle instability questionnaire for use in Chinese-speaking population
中老年大骨节病踝关节影像特征分析
一种基于社会选择的本体聚类与合并机制
踝关节损伤的正确处置
不自由
弧度制的三个基本应用
南瓜
希腊:日落最美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