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钓”

2017-03-02□赵

杂文月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严子陵钓法神龟

□赵 威

俗话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一杆小小钓竿,藏有大玄机。

怀有经天纬地之才的姜太公,前半生浑浑噩噩,穷困潦倒,有志于国,却不受当政者待见。后来,他听说岐山有周部落,首领西伯尊贤纳士,便以年逾七旬之身,奔赴千里,来到周西伯狩猎的渭水北岸磻溪附近,垂钓渭水之上,等明主到来。

有个樵夫看到这位老者的钓法很奇特,短杆长线,钩却是直的,没有钓饵,离水面三尺高,一边钓,嘴里一边念念有词。樵夫讥笑道:“如此钓法,百年也钓不上来一条鱼。”姜太公回说:“曲中取鱼不是大丈夫所为,我宁愿直中取,绝不向曲中求。我钓的不是鱼,是王侯。”果然,得遇周西伯,相谈甚欢,周西伯请他做了国师,兴邦立国,一举灭了商朝。姜太公也因此被封于齐地,永为周屏,为其子孙开创了数百年的齐国基业。

姜太公以“无饵直钩”钓到了“王侯大鱼”,是以自己的才华为饵,钓了周文王的国;反过来想,又何尝不是周文王用他的国作饵,钓到了姜太公这条鱼呢?说到底,这是儒家的钓法——以出仕入世为根。

再看道家。庄子钓于濮水,楚王派两位大夫前去请他做官,谦虚而又诚恳地对庄子说:“愿把国事托付给先生,要让您受累了。”庄子稳持钓竿,头也没回地答:“我听说你们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三千年了,国王把它用锦缎包好,放到竹匣中,珍藏在宗庙内。那么问题来了,这只神龟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让人珍藏起来呢,还是情愿活在烂泥里而能自由自在地摇着尾巴呢?”两个大夫说:“当然是后者,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烂泥里摇尾巴。”显然,庄子的钓法,隐的意味强烈,钓的是“大道”。由此,在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里,种下了“渔与隐”的不解之缘。

后世对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的隐士思想的追求,要算汉代严子陵了。严子陵少有高名,与刘秀同窗。刘秀称帝后,严子陵隐姓埋名,耕钓于浙江富春江畔。刘秀思贤念旧,命人画像寻访子陵。三番五次请他做官,严子陵始终不肯屈意接受,成就了隐士的大德高标。

有了隐士,便有了假隐士,披上渔者外衣,拿起钓竿,钓的却是“功名利禄”。袁世凯被摄政王载沣罢免了职务后,一肚子野心、满脑子帝王思想的他,谋划着东山再起,于是,回到河南安阳,拿起钓竿,自称“洹上渔翁”,一副谢世绝尘的样子。暗地里,却把铁轨铺进了村里,电报房设到了草庐中,遥控指挥政治舞台上的木偶们,随时准备大干一场。

人们称旧时官场为宦海,不无道理,做官如钓徒,驾一叶扁舟,沉浮于宦海,弄不好便葬身鱼腹,反成鱼饵。无论儒家之钓,还是道家之钓,都围绕“名利”二字转。反倒游侠之钓让人清醒,《唐宋传奇》载某人变成了鱼,被钓、被杀、被煮,钓他的人、杀他的人、煮他的人,他都认识,可是无论如何呼救,都没人理他。他蓦然惊醒,原来是场梦!

爱饵之鱼,终将上钩。

猜你喜欢

严子陵钓法神龟
我的“神龟”
严子陵的羊裘
过子陵钓台
神龟
HERA钓技揭秘
HERA钓技揭秘(二)
宁做山野村夫,不做富贵中人
神龟
神龟其寿:中国龟文化探源
风的魔术师
——驭风初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