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恭”一词从何而来

2017-03-01

文史博览·文史 2017年1期
关键词:科举考试如厕考场

众所周知,“恭”是个褒义词,那么,怎么把含有恭敬之意的“恭”字与具有入厕如厕之意的“出恭”一词扯到一起呢?这要从明代的科举考试说起。

明朝盛行的科举考试,除了监考是朝中的大臣外,光从皇帝亲自巡视考场这项看,它的意义就非同寻常,重视程度可想而知。

由于考试时间过长,考生需要方便的事在所难免。为了便于管理,考场设置了“出恭入敬牌”。凡需要出去方便者,要申请此牌,托于胸前,到指定地點去解决,速战速决,回来后交牌归位。

从这个牌的字面上看,“出恭入敬”,就是出入要恭敬,要遵守纪律,轻去轻回,不得喧哗吵闹,干扰他人。这也体现了对皇上殿试的尊重和恭敬。

虽然这个牌子是表示出去进来都要恭敬,但目的必定是用于入厕方便的。这事流传到社会上,大家都把入厕视为“出恭入敬”了。为了口头上表达的方便,人们干脆摘取“出恭入敬”的前两个字,这样,“出恭”一词便流传开来。

“出恭”既然是入厕,善于引申的国人于是就把大便叫“大恭”,小便叫“小恭”,放屁,则称为“虚恭”,就连便溺之桶也被称为“恭桶”了。这样,带有恭敬之意的“恭”字便有了他意,与卫生间连在一起,服务于民了。 (文/刘绍义)

猜你喜欢

科举考试如厕考场
“科举考试”
新型马桶防员工“带薪如厕”
且谈如厕
期末小考场
岁岁游学路,冷暖私塾情
试述科举背景下贵州明清时期的神性空间信仰
着急如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