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相寇准的廉政思想

2017-03-01秦渭平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宋太宗寇准清正廉洁

文//秦渭平

名相寇准的廉政思想

文//秦渭平

“廊庙安危力万钧,泰山乔岳等嶙峋。雷阳何以有此老?宋室未知有几人!济海舟航横野渡,谪居池地动星辰。南来为问崖州户,曾似丞尝庙貌新。”此诗是明代进士金都御使魏瀚为北宋名相寇准而作,从中可见寇准垂范后世的影响力。

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华州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官底镇)人。为官四十余载,清廉正直,谋事有方,先后辅佐太宗、真宗、仁宗三位皇帝安邦治国,功名远扬,其廉政思想值得研究借鉴。

严以律己、清正廉洁

寇准之所以流芳后世,首先因其清廉。与他同时的宰相毕士安评价,他做事情只考虑是否对国家有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对自己要求严格,一言一行都遵循道义礼法。

寇准在几十年的官宦生涯中,官位升到执掌国家大权的宰相,却没有为自已建造一所私宅府第。当时,处士魏野赠诗说:“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由此可见他不贪不奢、清正廉洁的品质。有至亲不解问曰:“何不趁鸿鹄高飞之际,造厦以荫子孙?”他说:“吾乃当朝宰相,岂可助长奢风?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唯先正己方能正人也!”寇准以身作则,不造官邸,廉政为民,下属均不敢奢侈无度。魏野的这首诗后来被传到辽国,辽国人对寇准也是景仰万分。

寇准晚年被贬至广东雷州后,一次,辽国使臣到宋国宫廷赴宴,宰相一级的官员都参加了宴会。使者看遍各位大臣,问道:除了寇准,谁还是“无地起楼台”的宰相?在座的官员全都无言以对,羞愧不已。寇准清正廉洁的官德,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树立了一个楷模,备受后世推崇赞美。

诚实正直、敢讲真话

寇准是正直、慷慨、有大节的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年仅19岁的寇准来到京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市)应试,考中甲科并取得参加宋太宗殿试的资格。当时,由于宋太宗喜欢录用成熟稳重之人,有人便劝寇准多报几岁年龄,以期得中,寇准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他如实申报年龄,最终一试得中,受任为大理评事,实任大名府成安县(今河北省成安县)知县。入仕之初,寇准就奠定了诚实从政的基础。

寇准勤政务实,政绩卓著,数年间屡屡升迁。宋太宗在位之际,时常诏命群臣直言谏奏。在处理一些重要政务时,宋太宗常常征询寇准的意见,寇准也颇敢直言。“挽衣留谏”的佳话就发生在这一时期。有一次,寇准奏谏,因意见不合,惹得宋太宗勃然大怒,拂袖而起欲退朝,寇准上前牢牢抓住宋太宗的衣角不放,一定要他坐下来听自己把话讲完,直到事情决定之后才算结束。太宗息怒后,细思寇准忠言直行,十分赞赏地说:“朕得寇准,尤文皇之得魏徵也。”

勤政恤民、忠君爱国

北宋政治家范仲淹曾称寇准是天下人心中的“大忠之臣”。何谓“大忠”?简而言之,即对江山社稷和天下苍生的忠诚。寇准心里自始至终装着国家天下和老百姓的忧乐安危。在任期间,他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征收赋税和徭役,禁止巧立名目、加重摊派,而是在县衙前张贴布告,上边清楚写明应征对象的姓名、住址等信息。百姓见之,便主动前来缴纳赋税或服役。寇准还实行奖励耕织和鼓励开荒政策,使管辖境内百姓安居乐业,对其交口称赞。

公元994年,33岁的寇准官拜参知政事(副相)。他主张政治改革,在官吏升迁问题上,他主张“进贤退不肖”,向朝廷推荐了不少能干的人才,如被毛泽东称为“大事不糊涂”的吕端以及张洎、李昌龄等,但也因此得罪了不少朝廷元老。在民族政策方面,他主张安抚少数民族,奖励戍边功臣良将,从而使关中直至陇东一带成为宋室比较安定的后方。

寇准廉政思想的影响与传承

民间评说

寇准一生大起大落数次,所到之处百姓均以“寇青天”尊称。京师官民编传歌谣,“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63岁的寇准被迁为衡州司马的诏书到达雷州,然而此时寇准已经逝世,其妻宋氏请求将他归葬故里,但因朝廷所拨费用有限,灵柩运至中途,钱已用完,只得寄埋于洛阳。寇准的灵车北归,曾取道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等县。沿途官民设祭哭拜,路旁遍插竹枝,其上悬纸钱等祭品。一月后,这些竹枝生出了嫩笋,百姓都说这是寇准的高风亮节感化了天神,称其为“莱公竹”。这虽是传说,却充分说明了百姓对寇准怀有深厚感情。寇准生前还在湖北巴东县植双柏,人称“莱公柏”。后人遂用“莱公竹”“莱公柏”颂扬生前深得民心、为民敬仰的官员。

朝廷定位

明道二年(1033年)十一月,宋仁宗为寇准昭雪,归葬下邽县(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官底镇左家村南),敕令恢复寇准“太子太傅”“莱国公”公爵,赠官中书令,谥号“忠愍”。皇佑元年(1049年),仁宗又令翰林学士孙士卞为寇准撰写《莱国公寇忠愍公旌忠之碑》碑文,并亲笔为碑首篆书“旌忠”二字以示褒扬。“旌忠”二字,可见寇准的为官之道和为人之本。

名扬外邦

寇准为官清正廉洁,不仅在广大中原地区百姓中声誉崇高,甚至于辽邦官民对其也深为敬佩。寇准兼知天雄军、镇守河北大名期间,萧太后派遣使臣路过此处。辽使见到寇准,知当时朝廷忠奸不辨,使贤良蒙屈遭贬,便故意挑动说:“相公德高望重,为何不在中书省做官,却到天雄军来呢?”寇准闻听此言,巧妙对答道:“如今朝廷无事,无需我居中任职。皇上以为天雄军系北门锁钥,非我执掌不可。”一句话让辽使哑口无言,对其更加忌惮。

精神传承

寇准一生光明磊落,是流芳百世的“寇青天”,其廉政思想是不可多得的宝贵精神财富。当然,寇准的廉政思想中也有一些消极因素,要用“扬弃”的辩证法传承,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研究寇准的廉政思想,就是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推进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通过寇准廉政思想的渗透、感染、塑造等作用,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廉政文化氛围,增强廉政文化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渗透力,帮助各级领导干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责编/傅建芬)

猜你喜欢

宋太宗寇准清正廉洁
江华:清正廉洁传家风
宰相识人
清正廉洁得民心
清正在德,廉洁在志——“清正廉洁作表率”评论之一
本色做人,初心为政——“清正廉洁作表率”之二
寇准与水晶饼
吕蒙正送瘦马劝谏
忠言的力量
北宋名臣寇准与邯郸
寇准挽衣留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