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练四大基本功 提升足球课堂效益

2017-02-28李燕娜韩庆敏

体育教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运球足球动作

李燕娜+韩庆敏

摘 要:当下校园足球开展如火如荼,但在开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足球课堂教学入手,从足球教师的角度看待问题,围绕“思”“说”“做”“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服务足球课堂教学。

关键字:校园足球;足球教师;教学;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1-0056-02

为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开展校园足球,加强学生体质”的号召,各大城市均以此为契机大力开展校园足球,校园足球犹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但受到场地、师资、资金等因素的制约,校园足球在基层的发展困难重重。作为一名基层体育教师,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在足球教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基本功,为足球课堂教学做好服务工作,为发展校园足球贡献一份力量。

一、做一个会“思”的老师

“思”,就是善于思考问题,思考足球教学和训练中遇到的问题,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1.“思”教学设计

足球比赛属于攻守瞬息多变、身体对抗激烈的集体性运动项目。该项目的特点离不开对控球权的争夺,离不开“人—球”和“球—人”关系的处理。因此,在足球教学设计中,要始终围绕“人—球”和“球—人”关系,考虑技术特点,设计制定教学策略。

以足球运球技术为例,此项技术是用脚控制与支配球,表现为原地运球和行进间运球两种运球方式。根据“人—球”和“球—人”关系,在教学内容设计过程中要重点考虑技术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授课。在该内容的设计中,可以设定球不动,人绕球顺时针或者逆时针做拨球动作。也可以设定人不动,通过脚踝的动作进行多方向运球。在原地“人和球”熟練结合之后,便可进行行进间运球的授课阶段,以便进一步掌握空间位置的变化、注意力的分配、应变能力的调整等技术要求。在这一阶段中,通过限定区域“找朋友”的游戏,要求学生听到信号后,立即用脚内侧左右拨球并进行移动,找到自己需要的“朋友”。在移动的情况下处理“人—球—人”的关系,既能培养学生场上的观察和移动能力,又能为学生适应比赛中的攻守变化奠定基础。

2.“思”教学条件

位于城市中心区域的学校,因场地受限等原因,极大地限制了足球运动项目的开展。而场地空间不足恰恰是体育教学中最棘手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积极思考,在设计、组织教学过程中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努力拓展教学空间,确保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可以利用篮球场地的标志线练习个人带球技术;利用篮球场90度直角,练习带球变向或急停转向技术;利用中圈练习脚内、外侧弧线盘带转身等个人技术。

同时,我们还可以借助器材,设计一系列球性球感练习。例如,借助单个标志盘(图1),学生可以做踩球、拉球、拨球等动作,也可绕标志盘顺时针、逆时针做运球等练习;随练习时间增长,可增加两个标志盘(图2),学生可在两个标志盘之间做行进间的踩球、双脚内侧拨球、扣球等练习;当练习到一定程度后,可扩大空间,增设四个标志盘(图3),在空间内可各种变向、急停等球性练习。

图1

图2

图3

3.“思”教学手段

体育课堂中,技术教学是枯燥无味的,足球也不例外。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堂需要结合学生心理,宜采用游戏和比赛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课堂的开始部分,可设计简单明了、安全有效的足球游戏,如带球“找朋友”、抢占“安全岛”、“听口令抢球”等,目的在于熟悉球性,同时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在课的基本部分,可通过诱导性教学手段来完成技术动作的学习,如利用模仿“钟摆”学习踢球时摆动腿动作的路线;利用芭蕾舞中的“丁字步”来指导击球的脚型及站位;利用形象具体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在技术运用阶段,设计加入各种类型的干扰因素,来促进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也可以在教学比赛中修改比赛规则,不设置守门员,鼓励学生进攻;或者男女同场竞技,增加学生参与度;或者规定时间内,比一比同队队员的传球次数;或者设置多个球门,练习射门效率等等。教学手段运用的目的是为技术运用奠定基础,思考多样教学手段,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规则的变化,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动力。

二、做一个会“说”的老师

“说”,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讲解,是教师运用自己的语言,让学生听明白学习任务、动作名称、技术要领和动作要求,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表象。笔者以足球脚内侧踢球为例,利用表1进一步说明如何做一个能“说”会道的教师。

三、做一个会“做”的老师

会“做”,就是会做示范。在足球教学过程中,示范是帮助学生建立技术动作结构、顺序、幅度等要素概念最为直接的手段之一。

1.示范面要广

示范时要做到每位同学都能看得到且能看清。例如,示范原地脚内侧拨球时,如果是选择在四列横队前面示范,可让前两排的同学蹲坐,以便后面的同学观看;如果选择在队伍中间示范,在示范结束后,一定要在队伍两头重复示范一遍,以防排头及排尾学生没有看到;如果是前后重叠的纵队示范,可让学生错肩观看,这样学生不会因为身高阻碍视线而看不到教师的示范动作。

2.示范方位要准

教师在示范动作时,还要考虑动作的结构、路线以及学生观察的部位。例如,在动作技术结构有方位变化时,一定要站在学生的方位上,这样学生在练习时就不会因为方向不一样而犯晕。同时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示范动作,多示范,建表象,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

3.示范速度要适宜

示范动作的速度要适宜,要循序渐进,并注意技术细节。例如,在示范“一对一”左晃右突这个技术动作的时候,教师在开始阶段应采取中慢的速度,让学生看明白老师是如何将球带到防守队员面前的?身体是向左还是向右发生变化?左支撑脚发力之后,右脚踢球幅度有多大?通过这样的慢动作让学生在脑海中有个清晰的路线和身体动作结构,便于在接下来的练习中能够分辨支撑脚、身体动作方向、触球脚的动作幅度。

四、做一个会“写”的老师

“写”,即写教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有的老师就是想当然去上课,教案不准备,课前场地器材随意摆设;课中队伍调过来调过去,时间都浪费在你来我往的队伍变化中;同时对于学生来说,足球难以控制,又增加上课纪律的难度,导致上课效率低下。如果你能够在课前写好教案,写好每个环节的注意事项,而且用不同色的笔标注,这样上课就事半功倍,上课效率会大大提高。例如,用红色笔标注队伍的调动路线,哪里出发,哪组先出发,到哪个标志物结束。

“写”,即写反思。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策略,只有不断的反思,教师教育智慧才能不断的增长。例如,学生在练习时,经常用手触球。反思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学生比赛意识淡薄;怎样去解决呢?可以通过结合比赛规则,谁用手触球,则举起黄色标志盘进行警告;再次用手触球就红色标志盘进行警告,并让他停止练球2分钟;这样就解决了学生上课手触球问题,同时也养成了学生遵守规则的习惯。

五、小结

“师者,传业授道解惑也”,作为一名教师,在传授知识和答疑解惑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强自身功底,争做一个能“善思”“能说”“会做”“勤写”的老师,不断提高教学效率,练就一身过硬的教学基本功,更好地服务教学,服务学生。

参考文献:

[1]何志林.现代足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6.

[2]刘健.谈足球教学中的讲解与示范[J].科技信息,2009.3.

[3]王殿红.在体育课堂上如何进行提问[J].体育教学,2010.12.

[4]徐长启.浅析体育教师的基本素质[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9.6.

[5]张兆龙.对学校小场地教学与训练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9.8.

猜你喜欢

运球足球动作
下一个动作
完形填空一则
幼儿园大班篮球运球活动的实践探索研究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画动作
“双人运球”乐翻天
认识足球(一)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