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肠麻痹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2017-02-28代学琼代高燕李霞

医学信息 2017年1期
关键词:急性重症胰腺炎中药治疗护理

代学琼+代高燕+李霞

摘要:目的 分析中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肠麻痹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肠麻痹患者临床资料,临床采用中药治疗,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观察临床治疗疗效。结果 60例患者中5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2例患者转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病情恶化而死亡,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67%;治疗后患者临床腹痛、腹胀症明显减轻,排便、排气次数显著增加,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治疗与护理干预急性重症胰腺炎肠麻痹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肠功能,促进肠排便、排气以及肠鸣恢复正常,缓解临床腹痛、腹胀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中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肠麻痹;护理

急性重症胰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内科疾病,该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并且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通常会继发多器官功能不全或多器官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在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器官衰竭中,肠道是最容易受损的器官,肠麻痹的发生率>50%。急性重症胰腺炎病死者中有>90%的患者合并肠麻痹[1]。随着中医学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肠麻痹具有其独特的治疗效果,同时辅以相应的护理,有效提高了急性胰腺炎临床治愈率。本文作者结合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肠麻痹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中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肠麻痹的临床疗效及护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肠麻痹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32.15±1.02)岁。

1.2临床表现 患者均伴有突发性腹部剧痛,持续性、阵发性腹痛加重;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胀、便秘;腹部明显膨隆,肠鸣显著减弱或消失;少数伴有黄疸症状[2]。

1.3方法

1.3.1抗感染 大部分患者给予左氟沙星联合甲硝唑静滴,防止发生继发性感染。对于少数有感染发生或者抗感染治疗疗效差的患者可采用泰能抗感染治疗。

1.3.2抑制胰液分泌 临床患者禁饮食,持续静脉滴注善宁,连续治疗14 d,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有缓解则改为皮下注射。

1.3.3止痛 临床及时止痛是治疗的重要内容,可采用0.2%普鲁卡因静滴或度冷丁肌注止痛。

1.3.4维持机体代谢平衡 及时纠正患者水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紊乱。同时后期给予营养支持,可静脉滴注复方氨基酸、维生素等。

1.3.5改善微循环 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以实现活血化瘀的作用,进一步改善胰腺微循环。

1.3.6中药 采用柴芩承气汤治疗,药方:黄芩、赤芍、柴胡各15 g,延胡索12 g,桃仁、厚朴各10 g,大黄、芒硝、蒲公英 30 g,1剂/d,煎2次/剂,100 ml/次,4次/d分服,连续治疗 14 d。同时将100 g生大黄用沸水浸泡,滴肛2~5次/d。在治疗过程中依据患者腹胀、肠鸣音、大便情况调整芒硝、大黄用量。

1.4护理

1.4.1心理护理 由于禁饮食,加之患者口服中药,容易产生顾虑,不配合治疗,护理人员应耐心解释中药治疗的目的,并告知口服中药不会影响胰腺液的分泌,消除患者的顾虑,提高患者的积极配合度。

1.4.2一般护理 加强对患者口腔的护理,密切观察有无溃疡、霉菌感染,每天可使用2%碳酸氢钠棉球进行口腔护理。中药治疗后可能出现频繁腹泻,加之反复大黄滴肛,容易使肛周的皮肤发生破损,甚至糜烂,临床采用氧化锌软膏涂抹肛周,以防止发生感染。对于肛周出现糜烂或者发红的患者,应采用麻油涂抹,并取侧卧位,尽量保持肛周皮肤的干燥。

1.4.3中药治疗护理 口服中药时温度要适宜,不能过热,以免造成胃粘膜出血,同时每次口服剂量不易超过200 ml,口服后用温开水漱口。生大黄滴肛时温度易控制在39℃~40℃,肛管插入20 cm左右即可,每次滴肛药量为200 ml。在整个滴肛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特别是观察有无心悸、胸闷、腹痛及其程度,若发生异常应及时停止滴肛。

1.4.4密切观察腹部体征 采口服中药后,多数患者会在6 h左右排出软泥状或粥样大便,同时会出现腹痛,并有不同程度加重或者肠鸣音亢进。该时期不是病情严重,而是药物发挥作用,应耐心解释。在腹泻后腹痛会显著减轻,若不减轻应警惕病情变化恶化。

1.4.5观察排便 密切观察患者排便次数、性状及排便量,因为患者存在个体差异,一般排出稀便,有的患者为水样便。通常患者在药物治疗后16 h内排便,最迟24 h内排便,排便次数会增加至3~6次/d。对于排便次数较多的患者,应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遵医嘱补充平衡液,以免腹泻较多造成水电解质平衡紊乱[3]。

1.5疗效评定标准

1.5.1显效 恢复正常肠鸣,排便、排气次数显著增加,腹痛、腹胀症状显著减轻;有效:基本恢复肠鸣,排便、排气次数增加,腹痛、腹胀症状缓解;无效:排便、排气次数无变化,腹痛、腹胀症状无减轻[4]。

1.5.2腹痛、腹胀分别分为无症状、轻度、中度、重度,依次记为0、1、2、3分[5]。

1.6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相对数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治疗效果 60例患者中5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2例患者转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病情恶化而死亡,临床治疗显效35例,有效22例,无效2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67%。

2.2临床治疗前后患者腹痛、腹胀、排便、排气情况 治疗后患者临床腹痛、腹胀症明显减轻,排便、排气次数显著增加,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通常会并发肠麻痹,临床治疗的原则是快速、有效的治疗。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促进肠蠕动的恢复,有效缓解患者临床腹胀、腹痛症状,促进排便、排气,提高临床治疗疗效。本文60例患者中,58例护理患者均痊愈出院,2例患者死亡,提示不能及时缓解肠麻痹,促进患者排便的预后效果较差。中医治疗价格低廉,并可快速解决肠麻痹,临床治疗疗效理想,具有临床应用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弘,高彩霞.中西医结合救治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麻痹4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5,47(2):456-457.

[2]麻安秀,王子键.中药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肠麻痹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14,3(1):17-18.

[3]龚层莉. 生大黄经胃管注入緩解急性胰腺炎腹胀的护理体会[J].临床护理杂志,2013,5(5):25-26.

[4]李光华,申丛红.急性重症胰腺炎肠麻痹的护理干预[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1):19-20.

[5]李建萍,张英英,商媛媛.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麻痹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36):3872-3873.

编辑/张燕

猜你喜欢

急性重症胰腺炎中药治疗护理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经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升降散治疗湿疹皮炎应用体会
观察冠心方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