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2017-02-27马颖哲靳小川叶静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49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对比构建

马颖哲+靳小川+叶静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 葫芦岛 125105)

摘要:就目前社会发展趋势来看,为大学生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当前高校势在必行的紧迫任务,它必须做到对传统心理学教育模式中对主观问题意识的过分倾向有效摒弃,从重视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角度来构建教学流程,致力于对大学生自身潜能的深度挖掘。本文就以积极心理学视角来探析它与传统心理学教育方法之间的对比和现实价值所在,并为构建新的心理教育体系献计献策。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价值;对比;构建;人格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045-02

在教育部所颁发的《关于强化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特别强调“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当前新形势下必须全面贯彻的党教方针,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见得,对大学生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十分重要的。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探析

1.积极心理学的内涵。积极心理学中认为,人的心理素质虽然无法为人本身增添力量,但心理问题的出现也在提醒人们去改造自我,挖掘自身的潜在能力,从而实现对全新自我的追求。可以说积极心理学能够做到对人们潜在积极力量的激发,使其拥有更好的生活品质。据数据统计,人类有95%的神经元未被使用,这说明人类智慧待挖掘的空间相当之大。以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类作为个体都是具有其独特的优秀品质的,所以人类需要研究积极心理学,并将其应用于自身未来的发展上。

2.积极心理学的内容。积极心理学的内容丰富,而且要从多角度出发来看待其所涉猎的问题。第一就是积极人格,在《圣经》、《古兰经》包括我国的《老子》等著作中都将“睿智、仁慈、勇敢、公正、律己、卓越”这6种美德融合在一起,并证明了它们才是人类积极品质的最真实体现。而像“创造力、好奇心、洞察力、诚实、宽容、勇敢、幽默”等等这些品质则是从积极人格品质中的特质性延伸,它们的延展也为人类带来了各种积极情绪[1]。

二、积极心理学之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

1.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对比。首先,传统心理学侧重于消除问题,它会把人的不足之处引出并以此来消除和阻止问题的发生,即预防效果。而积极心理学则充分传承了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心理学的核心内涵,对传统心理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正和补充。比如从悲观人性观转化为积极人性观方面,积极心理学就倡导人类自身应该具备抵御精神疾患的能力,进而使自身更加优秀的品质散发出来,实现自我突破。

其次,二者的治疗手段不同,传统心理学侧重于对患者的治疗与评估,它首先认定对象是一定具备心理问题的,然后根据这一结论来有针对性的提出论点,并逐一击破。而积极心理学则完全抛弃了传统心理学以疾病作为载体的治疗方法,反而以发掘患者身上存在的其他特质与自主潜力为目标,鼓励患者积极发现自我优秀的一面。

2.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探析。积极心理学在高校的实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探析非常深刻,它基本覆盖了青春期阶段大学生的所有品格特性,而且它的目标也非常明确。积极心理学就认为,没有心理问题的人并非就是一个健康的人、快乐的人,即使它已经拥有了幸福的生活。而强调挖掘大学生的内在能力与积极品质才是积极心理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可以见得,这也是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新定位,并且它也迎合了当今社会发展的新观念,那就是告诫大学生一定要以一种轻松的、积极的、快乐的态度去面对学习生活,而且要敢于去追求幸福,敢于欣赏自我,不做自卑而要做自信的自我,进而最终体现个人价值[2]。

三、基于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模式构建

1.为大学生构建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首先是教育核心的确立,如今的社会大环境所给予大学生的是相对自由的开放性发展空间,同时给予了大学生多元化的选择,这些选择也同时塑造了大学生人格中的不确定因素。如果大学生的能力与意愿都很充足但却依然失败,只能说他很可能是一个悲观的人,所以说心态是积极还是消极对个体的未来发展十分关键。

其次是教育对象的确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自然是所有大学生,它异于传统心理教育将一小部分学生视为是教育焦点,这很容易进一步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让其他人认为他们是异类,是有心理缺陷的人,从而孤立他们。积极心理学是要构建以全体大学生为教育对象的整体体系,旨在让所有学生都开始重视心理健康发展,让他们明确如何调整自身心态,在解决某些学习生活问题时需要运用怎么的心理调节手段。

2.从教育内容塑造和强化大学生人格特质与情绪。上文提到,积极心理学融合了6大美德,也对应了24种人格特质,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合理把握这些特质,并懂得善于去发现这些人格特质,以积极的眼光来看待大学生已经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正面的鼓励方式来增加与学生的沟通,让他们能够放弃传统问题意识,为他们规划未来心理健康的发展路径。

其次,大学生的人格特质也就有一定的培养价值,因为许多大学生的人格特质是隐性的,不是他们没有特色,而是他们不愿意去展露这种特质,这样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大学生自身人格特质及意识的缺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督促学生去感受来自于别人的关怀,督促学生去增加感谢他人的频率,同时也督促他们用语言来表达对父母、对所爱的人的爱意。

3.构建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有很多,比如基于测量式的教学模式、积极的干预教学模式以及自助式心理教育模式。以自助式心理教育模式为例,它就要求大学生个体应该以各种形式来满足自我的心理需求,使自己始终处于一种满意的状态,这有益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实际上,这种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鼓励大学生用自身能力去自行解决一些问题,而不是完全依靠教师的引导。当然,当大学生在无法实现自助式教育时,也可以求助教师来辅助自己重回正轨,继续学会用自己的能力来调整心绪,最后达成一种心理平衡状态。

再者就是自助式心理暗示,这种暗示来自于大学生的语言和肢体动作,他通过外部环境来改善被训练者與他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通过心理积极暗示来达到一种对消极情绪的解除,同时也强化他们的积极情绪,对大学生的自信心也是一种极大提升。在高校,学校应该积极为大学生建立自助式心理社团,通过社团来完成这种基于暗示性的教育模式,比如网站论坛、舞台演出、文字报刊等等,这些心理健康信息的传播都能激发对大学生的心理暗示,起到一定的积极正向的情绪体验影响作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与时效性[3]。

总之:高校应该承担起这一关键的历史使命,给予大学生心理教育以更多的关注,利用立体化、多样性的教育方式来挖掘大学生内在的潜能,发现他们的优势之处,真正达成积极心理学之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凯,贾新超.“积极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进展及其对教育人类学的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5,(8):73-76.

[2]于风笛.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5:27-35.

[3]李宏,宋丽萍,何兴鑫,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预防青少年抑郁的研究进展[J].医学与哲学,2016,37(3):37-40.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对比构建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