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全纳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17-02-26江苏省泗阳市双语实验学校丁爱平

数学大世界 2017年1期
关键词:班级家长数学

江苏省泗阳市双语实验学校 丁爱平

小学数学“全纳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江苏省泗阳市双语实验学校 丁爱平

“全纳式教学”作为一种争议性较大的教学形式,主张反对一切歧视和排斥,让所有孩子都可以平等地融入集体,享受教育,并且懂得如何尊重他人,这种教育形式已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了一定展开,然而学校和教师在并没有对“全纳式教学”有充分认知的情况下,只是单纯地开展了“随班就读”教学模式,再加上小学数学教学相比其他科目难度更大,因此部分教师难以做到真正关注全体孩子的身心发展,让学生平等地接受教育的目标,无法充分体现出“全纳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一、消灭歧视,让每个学生都能融入集体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对小学生而言更加难以理解的科目,很多教师觉得要教授性格有所缺陷甚至身体有残疾的学生数学并非易事,甚至很多教师本身由于自我认知不够高,对身心有所缺陷或者不愿听课过于调皮的学生带有一定的歧视或厌恶心理,虽然勉强让这些学生“随班就读”,实则内心觉得这类学生是教学的累赘,故而要真正达到“全纳教学”,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了解特殊学生身心障碍的特点、理解不愿听话的学生的心中所想,才能做到真正发自内心地关心教育学生,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有意识地照顾到特殊学生却不会显得被动而手足无措;其次,为了达到对特殊学生有良好的教育成效,教师要促使这类学生充分地融入集体,提高他们的集体归属感,让他们觉得自己是整个班级大家庭的一份子,并为了集体的发展而做出不懈的努力。为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可以通过数学教学中的小活动来融洽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认知到自己和他人并无差别,消灭学生对特殊群体的歧视,这样他们将更加乐于和特殊学生增进友谊,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也更有利于两类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特殊学生不再感到自卑与格格不入,而普通学生也能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一个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的道德健全的人。

例如:“‘抢三十’——两个人轮流报数,从1开始,每人每次报一个数或者报两个连续数,谁能先报到30,谁就获胜,必胜的策略是什么?”一题,虽然题目难度并不高,但数学教师可以利用题干中的游戏方式和学生共同完成游戏,让他们充分表现自我,譬如可以让没有抢到30的学生表演节目,并借此展现他们的特长。教师可以通过类似和课程结合的活动来展现出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其他学生感受到其优点,提高全班的参与度。在活动中应促进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的交流,譬如在这一题中,让优等生和“后进生”共同合作完成游戏,这样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之间能够有机会发展友谊,双方都可在其中获得乐趣,整个班级融为一体。通过游戏活动的方式,学生既在快乐中进行了思考,了解了题目的解题方式,又增进了友谊,互相有了更多的认知和理解,大大减少了学生格格不入的可能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交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二、尊重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乐于学习

很多特殊学生由于自己身心条件的限制,不能及时地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往往成为“后进生”,甚至因此自暴自弃,丧失对数学的兴趣,有自卑心理的孩子更加自卑,调皮的孩子更加调皮。教师对待这一类的学生,应当理解其特殊性,尊重他们和其他学生之间的差异,用鼓励等方式建立起他们学习的信心、决心和耐心,教师本身也要对这类学生有信心和耐心,应当对他们进行一些“特殊照顾”,根据他们性格等方面的特点来帮助他们学习,用更适合他们的方式来提高其成绩,一旦数学成绩有所提高,他们对自己取得更好成绩的信心也会加强,将更加有激情地学习数学,这样的良性循环里,数学教师是推动其转动的重要动力。同时教师也应发动班级的优秀学生进行一帮一的活动,但为了表示出对特殊学生的尊重,活动范围应当是全班性的,这样全班的水平都有所提高的同时,特殊学生也会不那么确切地感受到自己的不同,心理素质得到了增强。

例如,“明明家由明明和她的父母组成,明明的父亲比母亲大4岁,今年全家年龄的和是72岁,10年前这一家全家年龄的和是44岁。今年三人各是多少岁?”一题,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难度较高,此时,教师可安排对这类题理解较为透彻的学生来帮助理解较弱的学生学习。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如果某位特殊学生学习突出,便可让该学生辅导其他成绩较弱的普通学生,这样在特殊学生心中,将对自己的优秀有一定认可,对其他成绩较差的特殊学生来说,也能感觉到自己的无限可能。这样一来,学生整体的学习成绩都会提高,特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得到充分的调动,一举多得。在课堂的实际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也应当随时注意特殊学生的反馈,保障自己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三、提高认知,让每个学生都能接受不同

除了学校和教师要做出的努力以外,家庭也对特殊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很多普通学生的家长对特殊学生有偏见,他们往往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和身心有缺陷的学生有过多的交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主动和家长进行沟通,让学生家长明白特殊学生和他们自己的孩子并无差别,甚至部分特殊学生身上有着很值得其自家孩子敬佩并学习的闪光点,和特殊学生交流并且建立真挚的友谊对普通孩子健康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对于特殊孩子的家长,教师应站在理解的角度与其进行交流,让他们不要因孩子性格或身体上的缺陷而忽视孩子的健康成长,向家长们分享教育特殊孩子的方法,帮助家长为特殊学生建立一个良好平等尊重的家庭教育环境,让学生能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教育下,成长为一个性格积极向上、心态乐观的社会人,不会因为自己的特殊性而感到自卑,敢于与他人交流并阐述自己的看法,能够真正融入社会,健康成长。

例如,教师可抽空对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分别进行家访。对于普通学生家长,教师应注重观察当聊到班级内特殊学生的时候他们的应对态度,对于那些表现出偏见的家长要加以劝说,向他们介绍特殊孩子身上的优秀之处,让他们了解身体上的特殊并不会改变人的优秀的品格,他们的孩子大可安心的和特殊孩子建立友谊;对于特殊学生家长,教师则应向他们展现其孩子身上的优点,同时也要将其表现出的缺点进行阐述,有些家长因为家庭条件和习惯的特殊性,会有过于溺爱孩子或过于疏忽孩子的行为,教师应将这些做法的危害告诉家长,让家长加以改正,指导家长使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式来教导自己的孩子,不过分溺爱也不过分忽视,让有自卑心理,希望得到关注的孩子得到重视,也让过分“小皇帝”的孩子的错误心态得到缓解,作为一个健全的人,而非被过度宠坏或者因过度自卑而不敢与人交流的群体的一员得到健康教育,继而健康地成长。

四、加强运用,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有了对“全纳教育”的多方认识和理解,如何将其充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就成了首要解决的问题。“全纳教育”的理念在不同科目的教学上将会有不同的体现。为了使不同的孩子受到同样的教育,数学教师也应根据数学科目的特点,对教学方法做出相应的调整,使课堂在没有高低层次分别的氛围下有序而融洽地展开。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需要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让自己的课堂能够照顾到所有不同性格的学生,并让他们在课上有所收获,同时也要充分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让他们自身的优点长处在参与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在学生发展个性的同时,课堂的趣味性将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们也将更有兴趣地参与教师的教学,这同时也会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让教师不再需要面对班级总有一两个让人不那么满意的学生的难题。

例如,在教授数学时,教师应当用更加生动浅显的方法来展开课程,确保不同的学生都能理解自己的课程内容。例如学生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常常会遇到这类题: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猜你喜欢

班级家长数学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