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说“选苗子”那点事

2017-02-25贾书建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7年1期
关键词:优秀青年苗子副校长

贾书建

已故区教师进修学校前任副校长高文超大哥生前最愿意讲的故事就是:那年市里要在我区召开“优秀青年教师成长道路研讨会”,在会上我以优秀青年教师代表的身份做成长体会发言,他则从教研员的角度做优秀青年教师培养经验介绍。据他讲,受领任务的当天下班回到家里,一向才思敏捷、文笔出众的他,彻夜未眠,虽经冥思苦想,香烟抽了一支又一支,烟蒂堆成了一座小山丘,稿纸撕了一张又一张,纸团装了满满一篓子,但仍然毫无头绪,连半个字都没有憋出来。第二天上午去某中学听化学公开课,文超大哥拉着我坐在最后一排,跟我说起了头天夜里他的“不幸遭遇”,恳切地问我:“书建老弟,快帮帮大哥吧,你说我该从何处落笔?”“选苗子。”我脱口答道。“好的,就从这里落笔!”他说就是我的“选苗子”三个字,把他脑子里所有的机关都打开了,回到家里,摊开稿纸,执笔在手,文思泉涌,洋洋洒洒近万言一气呵成;现场发言相当成功,引发了一场不小的“冲击波”,与会的市教委老主任挑起大拇指当场赞道:“老高就是高!”会后许多人,其中有中小学校长,有媒体记者,有教育研究人员,把他团团围住,为的是能够把他的发言稿抢到手。

这个段子我亲耳听到过不下数次,起初我只把它当成是前輩老大哥对我这个晚生小老弟的“褒奖”和“鞭策”而已,真没太放在心上;后来听得多了,而且他不只当着我的面讲,在许多场合对许多人都讲过,可谓百讲不厌,这就使我不能不多想一想了:文超大哥对这件事为何“情有独钟”?他究竟想告诉我、告诉人们什么呢?

我真正想通了,而且有了更深的体会,是在我当了学校领导以后。

一个区域教研员也好,一个学校领导也罢,大凡对工作、对事业稍微有那么一点责任心的话,他就不能不把后备人才培养问题放在心上。我们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不能仅凭一人或几人之力,亦非一朝一夕之功,更不是一锤子买卖,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来接力传承,正所谓“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问题这就来了,培养后备人才,我们应该如何“选苗子”呢?

在选人、用人上要任人唯贤,不搞任人唯亲。上嘴唇碰下嘴唇,这话谁都会说,说起来也很简单,可真要做起来往往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敢问:有哪位领导不喜欢“会来事”的?又有几个领导不培养、不重用、不提拔自己的亲信?还有人主张“唯才是举”的唯才论,能干就成,不问其他,由此造成的“次生危害”可谓不少,教训不谓不深。现实中许多真正有才能而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却得不到重用(顶多是被利用),这是真的:是龙你在那老老实实地蜷着,是凤你在那消消停停地窝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只不过是穷酸秀才耍酒疯时说的呓语而已。

选人、用人机制的混乱,是导致诸多教育乱象的重要根源之一。有一位在外地任教育局长的朋友说,他们那里拟任命一个小学副校长,没想到就这么芝麻大点的一个差事,都能得到上面大领导的垂顾,你有多大的胆量敢不照办?坊间广为流传的某些地方关于“小学副校长”“中学副校长”“小学校长”“中学校长”“热门学校校长”“普通学校校长”等明码实价,不可尽信,也不可尽不信。

选人、用人机制上的正本清源就是要回归“任人唯贤”的人间正道,坚决不走任人唯亲、唯权、唯钱、唯色的邪门歪道。何为贤?贤,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简言之,贤就是德才兼备的人。在选人、用人上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把“德”放在首位,“才”放在次位。高文超副校长在担任化学教研员期间,在选苗子时就特别看重这个“德”字,他认为一个德行不好的人,即便有点才那也是歪才甚至是“危险品”,乘火车、轮船、飞机都是严禁携带的,这种人才气越大日后祸害起人来可能越厉害,莫不如就让他趁早一边凉快去、自消自灭好了。他带出了一支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叫得响的化学教师队伍,影响深远,泽被后世,直至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还在享用他留下的这笔宝贵财富。

一个人是否有才能不难判断,而要辨识其德行如何就不那么简单了。让我们先听一听圣人的教诲吧!

《论语·为政》,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孔子教我们识人的方法:“了解一个人,要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采取的方法,考察他安心于做什么。这样去了解,人怎么能隐瞒得了呢?”观察者——领导者最好是跳出圈外、置身事外,在一种不粉饰、不干预、不告知的自然状态下,来观察、了解一个人,而且这不是一个短期行为,要做长期打算。这样你才可能得到真实可靠的信息。

《论语·子路》,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以“德行”著称的孔门弟子仲弓担任季氏的私邑总管,向老师请教怎样为政。孔子说:“凡事要带头,引导手下管事的众官吏去做,宽赦他们的小错误,推举贤良的人才。”仲弓不解地问:“怎么能知道谁是贤才而选拔他们呢?”孔子点拨道:“选拔你所知道的;你所不知道的,别人难道能不推举他吗?”

借用一句政治流行语来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再用一句大实话补充一下,“老百姓的眼里是不揉沙子的”。我的切身体会是,当领导的要考察一个人的德行,不要只看(甚至可以不看)他是如何对待你的,因为你是领导,一般情况下,大家自然都是会敬你几分的,只有缺心眼的人才整天琢磨着处处跟领导作对呢;反倒是如果有人对你格外恭敬,你就要多加小心了,时刻提醒自己不要中了“糖衣炮弹”,不要喝了“迷魂汤”,不要被假象蒙蔽了眼睛。那看他什么呢?看他私下里——自然状态下,是如何待人、是如何处事的。这个“人”是指所有人,包括同事(特别是处于学校底层的人,如校工)、学生及其家长、父母家人(特别是公公、婆婆,岳父、岳母)、兄弟姐妹、亲朋故旧、街坊四邻等,熟悉与不熟悉的人,甚至还可以引申为世间万物即佛家所说的“众生”。一个不拿学校荣誉当一回事的人,一个对集体漠不关心的人,一个与同事合不来的人,一个不喜欢学生的人,一个对学生家长从没有好脸色的人,一个孝道悌道亏欠的人,一个家庭不睦的人,一个邻里关系紧张的人,一个没有人情味儿的人,一个不通情达理的人,一个不诚实守信的人,一个缺乏爱心的人,一个没有悲悯情怀的人,一个对工作敷衍塞责的人,一个惯会搬弄是非的人,一个擅长拉帮结伙的人,一个两面三刀的人,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一个营私舞弊的人,一个小肚鸡肠的人,一个寡廉鲜耻的人,一个五毒(吃喝嫖赌抽)俱全的人……你说他的德又能好到哪去呢?这样看人是一看一个准,还能跑了他,用孔子的话说:“人焉廋哉?”■

(作者单位:黑龙江哈尔滨市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优秀青年苗子副校长
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
统编语文教材九(下)第六单元拓展阅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项目开始申报
南县: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
苗子的“调皮”
来宾市忻城县聘任70名法制副校长
《副校长》
苗子的“调皮”
苗子的“调皮”
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