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管理三问

2017-02-25蔡剑珑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7年1期
关键词:课表规范评价

蔡剑珑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本文所谈及的课堂教学,是指发生在课堂内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管理,是指管理发生在课堂内的教学活动。

任何事物的健康生长都需要管理,即使一块菜园或一日三餐,也有待管理。管理才有效益,管理才出品质。

深入学校检查,深入课堂听课,发现许多的课堂教学令人失望。由此,我联想到了学校对课堂教学的管理,对学校的课堂教学管理萌生了以下三个疑问:

管理课堂教学应管什么?

学校管理课堂教学了吗?

应怎样管理课堂教学?

一、管什么

管什么,就是要明确管理的内容。明确的管理内容,是管理的着力点,是管理实施的前提。

管理课堂教学,我们要管理:

一是师生的出勤。即管理教师是否及时进入了课堂,是否到时才离开课堂;即管理学生是否做好了上课准备,是否及时进入了课堂等候上课。

二是课程计划的落实。即管理甲教师应上的课,是否是甲教师在上;即管理课堂上的教师是否按课表计划上课。如课表安排的是语文课,教师是否在上语文课;课表安排的是音乐课,教师是否在上音乐课;课表安排的是研究性学习课,教师是否在上研究性学习课等。

三是教学的规范。即管理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体现了国家(或学校)所提出的教学理念,是否符合学校所制定的教学规范。

四是教学评价。即管理教师的教学是否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如发现课堂教学中优秀的教法与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向教师推广优秀的教法,及时研讨、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即采取适当的方式对所有课程的教学进行有效评价。

当然,课堂教学如果向两端或课外延伸,还有许多的教学活动需要管理。如教师的备课、学生的预习、学生的作业、作业的批改、教师的专业学习与研究等。

但本文不谈课堂之外的教学活动,教学管理也不涉及课堂以外的教学活动管理。

二、管了吗

管理好了课堂教学,几乎就是办好学了。

但反观教学现实,学校真正、有效地管理了课堂教学吗?

不能说学校没有管理课堂教学。但是,一般学校管理课堂教学,只做了这么三件事:

一是制定课表,给教师分配好教学任务。

二是安排值日(周)员,要求值日员每天(周)巡视课堂教学情况。

三是期末(或期中)对升学需要考试的科目进行考试。

其实,第一件事不属于本文所谈及的课堂教学管理的范畴。第二件事、第三件事才是学校管理课堂教学的有力证据。

但是,在许多学校,值日员巡视课堂没有标准,巡视的内容太简单,巡视的核心——教师的教学过程被忽视,关注的只是课堂上有没有教师(到底应该是谁上课都很少关注),课堂上是否有意外发生(如学生瞌睡、耍小动作等)。甚至值日只是计划或方案上的一个安排,并没有实际的巡视活动。

期末(或期中)考试,也并不是对所有课程的教学进行评价,而只对升学需要考试或上级要求考试的课程的教学进行评价。

这样的教学评价是被动的,并非学校依据自己的教学理念主动安排的。这样的教学评价,不仅不能促进教师有效开展自己所担任的课程的教学,相反,还会阻碍有些课程的教学(由于学校不评价某些课程的教学,教师就常常把这些课程的教学改成需要考试的课程的教学)。这样的教学评价,不仅不能促进国家(或学校)的教学理念的落实,相反,还会让学校的课堂教学走在错误的道路上。

因此,从这样的角度看,一般的学校几乎没有真正管理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没有管理,教师的课堂教学也就成了想当然的教学、随意的教学、低效的教学、没品质的教学,甚至是伤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教学。教师也就没有认真教学的态度、遵循规范的意识、改进教学的实践,教师的专业水平也难以得到提高。

有些教师教了几十年,教学还难以合格,根本原因就是课堂教学缺乏有效的管理。

三、怎么管

怎么管,是探求管理的方式。把握住了恰当的管理方式,管理才可有效实施。

管理课堂教学,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制定课堂教学规范。师生按时进入课堂、教师按课表计划上课、到了期末(或期中)组织学生考试是规范。但这里说的规范,更重要的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规范,就是说学校要依据国家(或学校)的教学理念制定学校的课堂教学规范。

规范,也可以说是模式。说到依模式教学,许多人会以“教无定法”这句名言来反驳(其实他们忘了这句名言的前一半:教学有法。),认为教师有各自的个性与经验,课堂教学不应有规范。

其实,规范是教学理念的体现,有了规范,教学理念才可从无形变成有形,才有实践的价值。规范是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的保证,有了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才有章可循,才不会想当然,不会随意。规范是管理课堂教学的前提,有了规范,课堂教学管理才有依据,才有方向,才不会流于形式。

当然,课堂教学规范,只可能是基本的要求,教学管理者不能僵化规范,不能刻板地运用规范。制定课堂教学规范,是为了促进教师规范、有效地教学、提高教学品质,而不是要捆住教师的手脚。

二是要依规范巡课。师生是否按时进入了课堂,教师是否按课表计划上课是巡课的重要内容。但巡視更重要的是要看课堂教学过程,要看教师的教学是否体现了学校的教学理念,是否符合学校制定的课堂教学规范。

三是及时、全面、有效评价课堂教学。要评价教学过程,即依规巡视,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做出判断,及时发现、推广好的课堂教学方法,及时发现、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要评价教学成效,即学校在期末(或期中)以比赛、考查、考试等方式对所开设的课程的教学进行评价。

及时、全面、有效评价所开设的课程的教学,是办素质教育思想的体现,是尊重每门课程的教学的体现,也是教师依规、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的保障。

以上所提出的课堂教学管理方式,只是一些条框,仅按简单的条框管理教学,很难有好的成效。任何管理都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影响有效管理的因素很多。课堂教学管理要出成效,还应关注以下各种因素。

按以上方式管理课堂教学,其根本的目的是要让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是要办素质教育,它与办应试教育的管理模式有根本的不同。这说明,教学管理者,特别是校长要有办素质教育的思想。

如果办学只是为了让学生应试,学校即使按以上方式管理了课堂教学,其管理也只可能是形式。如课表上按课程计划开设了课程,课堂里教学的却不是课表上的课程。如文件、方案中写上了课堂教学规范,可这些规范只是应付检查或汇报给他人听的材料,教师的课堂教学并无半点规范。如学校安排了巡课的值日员,可值日员走过教学楼,只是到此一游而已。

按以上方式管理课堂教学,教学管理者要能知道课堂上教的是什么、教得怎样,也就是说,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要能做出正确的评判。这需要教学管理者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并能完全领会学校的办学思想。

按以方式管理课堂教学,全面、准确,而又不太费精力地掌握课堂教学的真实信息是基础。这需要学校能引进、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监控、大数据处理等。

按以上方式管理课堂教学,就是要以规范、制度去管制教师,要处理对不符合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教学。这就要求人事管理体制要有所改革,学校要有权力对不愿、不能开展合格教学的教师进行处置。

按以上方式管理课堂教学,就是要全面、深入地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准确分析、评判教师的课堂教学,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这需要教学管理者能坚守心中的办学理想,有奉献的精神与顽强的工作意志。

(作者单位:湖南冷水江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猜你喜欢

课表规范评价
规范汉字书写优秀作品
规范汉字书写
学生出招解决”日课牌“问题
从创新探索到立法规范
规范汉字书写
如果我是校长
INNO EDU 创新教育大会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