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空杆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2017-02-25杨新振

河北农业 2017年9期
关键词:花丝飞虱果穗

杨新振

玉米空杆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杨新振

玉米空杆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先天不育株,另一种类型是茎秆上有果穗,但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玉米在雄穗抽出后,雌穗迟迟不伸苞叶,不吐花丝,果穗不能发育增大,果穗变小,不结或少结籽粒。在生产中,第二种类型较为常见。其原因及防治措施如下:

一、玉米空杆的原因

1、选种不当。玉米各个品种都有各自的特点,它们对种植区域、地块肥力、种植密度、病虫害抗性等方面的要求都不一样。

2、养分不足或不协调

(1)养分不足。玉米吸肥力强,需肥量大。玉米一生营养期长,生物量大,若营养物质供应不足,特别是雌穗分化阶段雌穗发育不良,植株早穗不能形成,造成空秆,增加空杆率。如氮素供应不足,则会造成叶绿素形成减少、光合作用减弱、植株体内碳水化合物减少,不能满足果穗分化期间对营养物质的要求,使得果穗发育不良或不发育。

近年来,农民多用一次性肥,肥料本身含量比玉米实际需肥总量低,前期一次性投入,中后期脱肥。而且,一次性肥中磷钾肥总量不足,导致氮磷钾配合比例不当,增加空杆。

(2)养分不协调。营养物质比例失调。据测定,每生产100千克玉米籽粒,需吸收N素2.5-4千克,P2O50.8-1.5千克,K2O1.6-3.8千克;三要素的比近似3∶1∶3。如氮素供应充足而缺磷或钾,则造成植株叶色浓绿,茎叶繁茂,体内糖代谢受阻,叶及茎杆内的糖分增加,转运给雌穗的糖相应减少,使得雌穗因营养不足而不能发育成果穗,形成空杆。此外,缺硼、锌会使玉米植株花器发育受阻,不能正常受精,导致植株生长萎缩,输导系统失调,最终形成空杆。

3、栽培过密,通风、透光不良

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玉米是喜温作物,如密度过大,则田间郁蔽,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产物减少,导致单株穗数减少。密度不合理造成植株相互遮荫,抑制光合作用,影响早穗形成。中、稀密度品种一般植株高大,茎杆粗壮,叶片肥厚,若过度密植容易造成光照不足导致空秆现象发生。另外,植株间的互相遮蔽会引起雌穗花丝发育不良,不能很好授粉。

4、拔节和果穗分化期干旱或雨水过多

(1)高温干旱、水分供应不合理。喇叭口至抽穗前是玉米需水量最多的时期,如果这个时期干旱缺水,就会影响雄穗正常开花和雌穗花丝的抽出,造成抽雄提前,吐丝延迟,花粉的活力弱,花丝容易枯萎,不能授粉受精;授粉期遇到高温干旱则可能使花粉失去活性,造成无法授粉。特别是拔节到抽穗期过分干旱,会使玉米提前抽出雄穗,而雌穗花期延迟,影响正常授粉,造成空杆或缺粒。此外,如果土壤水分过多(土壤湿度大于田间持水量80%以上),根系发育受阻,呼吸、吸收和合成功能不能正常进行,影响养分的吸收和运输,不利于成穗。

(2)阴雨天气过多。玉米抽雄散粉时期,阴雨连绵,光照不足,温度下降,花粉粒易吸水膨胀而破裂死亡或粘结成团,丧失授粉能力,而雌穗花丝未能及时受精,造成有穗无籽。

5、病虫危害。一是玉米大、小斑病、黑粉病、玉米螟的为害,破害玉米雌穗组织,消耗植株体内的养分,阻碍茎叶养分向雌穗输送,影响穗的发育形成。二是灰飞虱传播的玉米粗缩病,可直接导致玉米植株畸形而不能抽穗,或雌穗畸形而不能正常授粉结实。

6、多种因素综合。播种时间、密度、水肥条件、光照、病虫害、种植习惯、机械损伤等多种因素影响都可能导致玉米发生空秆现象。

二、玉米空杆防治措施

1、选用良种。根据本地具体情况选用丰产性好、品质优良、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

2、种子处理。播前用10%吡虫啉20克或5%高效大功臣10克加50%福美双25克兑水6千克,浸玉米种5千克,浸种24-48小时,有较好的杀虫和灭菌作用。

3、合理密植,根据玉米品种的特征特性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要根据土壤肥力、施肥水平、品种特性、栽培水平等因素来确定玉米的种植密度,不宜过密。根据不同的品种,结合当地的土质、茬口、施肥水平等环境条件确定种植密度;平展叶型品种或高杆晚熟品种要适当稀植;茬口差、施肥水平低的田块应当稀植;土地肥沃、肥水条件好应当密植。

4、加强田间管理,对症施治播种后及时查苗补种,适时间、定苗。

5、人工辅助授粉在开花散粉期遇雨、高温、干旱、大风等天气要进行人工授粉,提高授粉率。

6、测土配方施肥。在肥料运筹上要科学施氮肥,普施磷、钾肥,补施硼、锌等微量元素。要求底肥每公顷施农家肥1.5-2.2万千克,尿素75-120千克,过磷酸钙375千克,氧化钾75-120千克。在追肥上要轻施苗肥,巧施拔节肥,重施攻苞肥,酌施粒肥。粒肥可采用0.2%磷酸二氢钾与1%尿素液进行根外喷施,每周1次,每次每公顷750-900千克,连喷2-3次,以延长叶片功能期,促根壮杆,满足穗分化对养分的需求。

7、合理灌溉。玉米是一种需水较多的植物,拔节到抽穗开花田间持水量须保持在65-70%;孕穗到灌浆须保持在70-80%。如土壤持水量低于这一水平,就要及时灌水。如灌水一次,可在抽穗前(大喇叭口期)进行;如进行2次,则可轻浇拔节水,重浇攻穗水。

8、抓住关键时期,及时防治病虫草害。玉米生长时期处于夏秋季节,杂草滋生,在本地玉米生产中常发生玉米大小斑病、黑粉病和玉米螟危害,要加强对病虫草害的适时防治,避免杂草与玉米争光、争水肥、争营养。防治大、小斑病用50%多菌灵WP5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WP500倍液;防治黑粉病用50%福美双WP500倍液;防治玉米螟用20%三唑磷EC250倍液喷施。防治灰飞虱控制玉米粗缩病发生,春玉米于一代灰飞虱成虫高峰期,每亩用10%吡虫啉40克WP加4.5%高效氯氰菊酯ES80毫升,兑水40千克喷雾。夏玉米一是适当推迟播期以避开一代灰飞虱成虫的为害;二是于玉米出苗后3—5叶期,用25%扑虱灵30克加4.5%高效氯氰菊酯80毫升,兑水40千克喷雾。

(作者单位:武邑县植保站)

猜你喜欢

花丝飞虱果穗
50%吡蚜酮WG对水稻褐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花丝镶嵌 精密如发的非遗绝技
褐飞虱体内共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三种稻田常见螯蜂对半翅目害虫的寄主偏好性及控害作用
设施番茄果穗弯折影响因素的研究
增密对玉米花丝受精结实能力及衰老进程的影响
日光温室春番茄果穗弯折现象调查与分析
广东省不同地区褐飞虱种群对呋虫胺均已产生中等水平抗性
道安银花丝“细水长流”天地宽
果穗挂钩在番茄生产中的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