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产技术锦集(一)

2017-02-25胡红霞杨华莲徐晓玲

中国水产 2017年2期
关键词:鲟鱼微卫星苗种

文/胡红霞 张 黎 杨华莲 徐晓玲

水产技术锦集(一)

文/胡红霞 张 黎 杨华莲 徐晓玲

北京市鲟鱼、鲑鳟鱼创新团队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鲟鱼、鲑鳟鱼产业取得新成效,科技创新取得一批新成果,服务“三农”能力得到新提升。目前,团队已经研发技术成果35项,新产品11个,技术成果示范应用水面1800亩,产生经济效益约达2亿元。为此,本刊将分期刊载2016年北京市鲟鱼鲑鳟鱼团队部分重点技术,供业内同行参考交流。

鲟鱼周年全人工繁殖技术

技术简介:

该技术针对人工养殖条件下鲟鱼性腺发育不同步而采取的亲鱼挑选,配合环境调控以及筛选出的高效鲟鱼催产剂,同时针对鲟鱼输卵管的特殊构造而采取的剖腹取卵手术,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进行鲟鱼人工繁殖。

图1:鲟鱼手术取卵

图2:鲟鱼冬季繁殖

技术优势:

正常鲟鱼繁殖季节是春季4月份~5月份,为了避开鲟鱼繁殖高峰,尤其在冬季和夏季反季节鲟鱼人工繁殖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经济效益:

从12月开始到次年的2月份开展鲟鱼冬季反季节人工繁殖,催产率最高可达到85%以上;6月份到8月份的夏季反季节人工繁殖催产率在2014和2015连续两年超过75%,鱼卵的受精率和苗种孵化率均与春季正常繁殖季节无显著差异。反季节人工繁殖的生产规模不断加大,有效缓解了正常繁殖季节大量集中供应苗种的压力。

推广规模:

在没有突破鲟鱼全人工繁殖技术之前,我国鲟鱼苗种主要依靠进口及捕捞野生施氏鲟和达氏鳇生产苗种,苗种非常昂贵,且来源受到限制,严重阻碍鲟鱼产业发展。自突破鲟鱼全人工繁殖规模化生产,保障了鲟鱼苗种供应,苗种价格的降低也降低了养殖成本,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鲟鱼产业化发展,养殖产量在2009年统计达到世界养殖产量的80%,鱼子酱的产量也逐年上升。日臻完善的鲟鱼周年人工繁殖技术在北京房山区、密云县、延庆县、怀柔县等大型鲟鱼繁育场都已经推广应用。

鲟鱼种质鉴定技术

技术简介:

本技术综合利用线粒体控制区种特异性引物扩增法和微卫星DNA分子标记进行鲟鱼种质鉴定。其具体步骤包括:1)提取受试样本的基因组DNA;2)进行线粒体控制区域(D-loop)种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根据种特异性引物扩增产物长度确定样品母本来源;3)用本技术筛选出来的荧光微卫星引物进行扩增和基因型判读;4)综合微卫星引物扩增结果及线粒体PCR扩增结果,确定受试样本的种类,以及判定杂交种的父母本。

图3:五种鲟鱼线粒体DNA特异性标记

图4:微卫星标记实例

检测结果表明:山东样品5个均为施氏鲟♀×西伯利亚鲟♂杂交鲟

技术优势:

现存的鲟鱼都是多倍体,彼此间极易进行杂交,鲟形目鱼类种间甚至属间的杂交都可活,有报道天然水域也存在杂交种现象。 随着人工养殖规模扩大,无序杂交现象不断出现,甚至还有三杂交种的出现,这为单纯使用形态学方法进行鲟鱼种质鉴定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所有鲟鱼种都被列入国际濒危动植物种贸易保护公约附录II,鲟鱼产品进出口贸易必须正确标注种名,同时不同种类鲟鱼及其杂交种的生长速度和适应条件各不相同,其经济价值也差异较大。因此,鉴定出正确的鲟鱼种质是解决因种质混乱引起的纠纷及提高养殖鲟鱼产业价值的保障。该技术已经用于制定北京市地方标准,并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细鳞鲑物种恢复及生态放养技术

技术简介:细鳞鲑是北京地区分布的唯一一种国家级保护鱼类,上世纪70年代在白河北京段支流汤河、安达木河可采集到标本,80年代后期历次调查再未发现,具有重要的保护意义,因此被北京市农业局确定为首要的生态恢复物种。在该项目之前,北京地区除有野外调查记录外,尚未开展细鳞鲑人工繁殖、养殖和增殖放流的任何研究。创新团队成立后选择潮白河干流及北部山区玉渡山水库、龙庆峡水库、遥桥峪水库进行生态恢复和生态放养试验,在三处放流水域发现活体,取得北京地区自然水域细鳞鲑物种恢复和生态放养初步成果,属国内首创。

技术要点:

1.水域要求:放流水域冬季冰下水位不能低于0.5m~1m,沿岸植被茂盛,水质清澈、有机物含量低、含沙量低、透明度不低于50cm,上游有山泉或溪水注入,夏季底层水温不能高于20℃,pH值6.8~7.5,溶解氧6mg/L以上。放流水域饵料生物组成和生物量丰富。

2.放流时间及规格:放流时间最好在早春4月~5月,规格5cm~10cm。

技术优势:

细鳞鲑被农业部确定为增殖放流品种时间较短,目前全国还没有放流效果评价的报道。2012年和2013年,垂钓人员在玉渡山水库钓到细鳞鲑10余条,全长8cm~10cm。2016年6月24日项目组在例行寻访时,偶遇一位垂钓者在玉渡山水库一个小时钓到全长16cm的细鳞鲑3条。

2014年4月~2014年11月,延庆县渔政部门在执法期间,在白河干流延庆千家店水域处罚过垂钓到细鳞鲑的野钓人员。2014年~2016年密云遥桥峪水库十几次捕获细鳞鲑,最大体重达500g,在北京市水生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保留的标本体长23cm,重110g,在密云水产技术推广站保留2条400g左右的标本2条。北京市2012年以后开始进行人工养殖和放流,因此,捕获的细鳞鲑幼鱼应该都是人工放流的个体,说明细鳞鲑已能在部分自然或半自然水域存活。通过人工放流,使在本地区已长期消失的珍稀鱼类重新回到曾经生存的水域,填补了北京地区濒危珍稀水生动物物种恢复的空白。通过放流在自然水域捕获细鳞鲑,在国内尚未见报道。

经济效益:

上述放流水域都是常年禁止捕鱼的水域,为细鳞鲑提供了保护。目前没有进行大规模捕捞,偶尔用刺网或垂钓方式捕获少量鱼类,无法计算总群数量和经济效益,但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意义巨大,对北京市珍稀鱼类物种恢复及全国细鳞鲑物种恢复具有指导意义。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鲟鱼微卫星苗种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和扩散峰度成像评估子宫内膜癌微卫星不稳定状态
绿鳍马面鲀全基因组微卫星分布特征
杂交翘嘴鲂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关键技术
花斑无须鲶(Ageneiosus marmoratus)全基因组微卫星分布特征研究
历史时期长江上游鲟鱼资源的开发研究
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五六七”
草鱼价格上涨,饲料、苗种、养殖、流通接下来会如何变化?草鱼要雄起了吗?
鲟鱼苗种长途运输技术要点
100岁的鲟鱼
枣转录组序列的微卫星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