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愈系新年

2017-02-20段崇政

齐鲁周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北川大禹羌族

段崇政

如果你的生活所在已渐渐失却了年味,如果那些承袭了千百年的故俗已渐渐淡去,不如在春节时分踏足北川,在篝火旁和灵魂进行一番对话。

羌历年:云上民族的辞旧狂欢

感受最原始的羌族,一定不能错过农历十月初一。

农历十月初一是羌族人的“年”,在羌语中称“日美吉”,是羌民族一年一度庆丰收、话团圆的民族传统盛会,也就是羌民口中的“收成酒”。

在旧俗中,并不是每年都有机会举办“收成酒”,在茂縣一带,过羌年有特殊规定:当年全寨没有成年人死亡才可以过羌年,否则只能过春节。

羌年至今传承着最古老的仪式——

初一,人们各自居家除尘扫地洗衣备宴,然后焚香祭祀天地诸神,通报一年丰、灾、富、祸。

这样的习俗源于古羌的一则神话:

传说,有座山是和天连在一起的。地上的人可以爬到天上去,天上的人可以跑到地上来。有一天,天神木比塔的小女儿木姐珠跑到地上来玩,不巧遇到一只老虎,木姐珠吓得惊叫起来。危机时刻,正在放羊的安珠打死了老虎,救了木姐珠。回到天上后,木姐珠请求父亲把自己许配给安珠。天神故意刁难安珠,说只有砍完九十九座山上的树,种完九十九座山上的玉米才可以娶木姐珠。

在火神、风神、雨神的帮助下,安珠用了三天的时间完成任务。天神只能答应了这门亲事。木姐珠临行时,父母给了她树种、粮食和牲畜作陪嫁。来到凡间后,木姐珠和安珠所种的数目骤然成林,粮食丰收,牲畜成群。木姐珠不忘父母的恩泽,在秋收后把粮食和肥壮的牲畜摆在原野上,向上天祝寿。此后,羌年就成为羌民喜庆丰收、感谢上天的日子。

于是这一天,除了已婚妇女,全寨人都要酒、肉和馍参加祭山会。

会首由全寨各户轮流担任。需要备好1只黑公羊、1只红公鸡、1坛咂酒、3斤猪肉、1斗青稞、13斤面做的大馍和香蜡、爆竹、纸钱等,按规定摆好,由“许”(巫师)主持祭祀,祈求天神和山神保佑全寨人寿年丰,并将山羊宰杀后煮熟,连同其他食品分给各户,称“散分子”。最后大家席地而坐,互相品尝各自的祭祀食品。

羌人是根据“释比”的铁板算,推算出羌历九月初一(即农历十月初一)为羌历年,并以这一天作为本民族最隆重、最喜庆的节日。从春种到秋收,辛劳了一年的农人进入了农闲季节,辛苦了一年的耕牛也由此而获得了短暂的自由,被放上了山。粮食进仓,猪羊进圈,外出务工的人也纷纷赶回家,因而人们开始载歌载舞,欢庆丰收。

沙朗:羌人最热烈的情感表达

每逢入夜,新北川禹王广场的篝火都会高高燃起。不同于广大的中国广场,这里没有动作千篇一律的广场舞大妈,取而代之的是热烈洒脱的沙朗舞——

身着羌族服装的姑娘小伙围成一圈,男外女内,环篝火而列,且歌且舞且旋移,甩手摇肩,身体俯仰,脚步腾跃。朴拙粗犷舞风让很多外地人都情不自禁地加入其中。

羌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男女老少大都会唱本民族的民歌,不论是在劳动生产、婚丧嫁娶,都要唱歌跳舞。而节日则是唱跳的最好时机。因此,羌年节时,羌民都要尽情歌舞。

酒歌是年节时“咂酒”对唱的一种传统的歌唱形式。唱时主客并排而坐,轮流对唱,节奏缓慢而旋律优美,声音高亢,拖腔婉转,具有典雅朴素的优美风格。歌词长,多表达吉祥,祝贺与酬谢谢意或叙述家史与追忆祖先业绩。

节日的歌唱常常伴以舞蹈。形式有“跳锅庄”“跳盔甲”“皮鼓舞”等,而以“跳锅庄”最为流行。舞蹈时,一唱一落,男女互相变换位置,造成节日热烈 欢乐的气氛。约半分钟后,一阕才终二阕又起。参加的男女多至數十人,并伴以唱咂酒,往往歌舞达旦。歌舞时伴奏的乐器主要是羌笛。这是一种古老的六声阶的双管竖笛。此外是小锣、手铃、唢呐、羊皮鼓、胡琴、口弦等乐器。这些乐器能吹、奏、弹出具有独特风格的民族乐调,使节日的人们异常欢乐。

这种由祭祀舞演变而来的舞蹈随着时代发展成一种自娱自乐的集体舞蹈形式。其实,传统意义上的沙朗舞分为喜事沙朗和忧事沙朗,喜事萨朗用于自娱自乐、节日庆典、文化交流、日常健身,忧事沙朗则在祭祀、丧葬等场合出现,主要是娱神娱鬼。沙朗之于羌族犹如盐巴之于腊肉,以至于造成跳羌族沙朗不分时间、地点,想跳就跳。新北川中学的课间操,都直接使用了沙朗舞。

在5.12大地震中,很多会跳羌族沙朗舞和对羌族沙朗有深入研究的人都在地震中去世,很多老百姓失去家园,流离失所,无心歌舞。

2003年,北川成立“北川羌族自治县”,把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定为羌历节,并在这一天进行羌族沙朗的游行和比赛并颁奖,以保证沙朗舞的传承。2016年首届羌族沙朗节上的万人沙朗舞,将这种热烈的情绪推至高潮。

禹祭:历朝万代的顶礼膜拜

上古时期,皇帝之后出现三位德才兼备的部落联盟首领——尧,舜,禹三人中,大禹诞生于今北川禹里镇石纽山地区,在羌族聚居地,至今还保留着有关大禹的历史遗迹与民间传说。

祭禹之典,发端于夏王启,公元前2059年左右,大禹之子夏王启,祭会稽大禹陵,启这一祭禹方式,首创祭禹祀典的先例,是国家祭典的雏形。此后,历代都有帝王或他们派遣的大臣到绍兴祭禹。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宋太祖颁诏保护禹陵,开始将祭禹正式列为国家常典。明清两朝的祭禹仪式和制度最为完备,典礼也最为隆重。明代,遣使特祭成为制度。清代,康熙帝、乾隆帝又亲临绍兴祭禹。民国时改为特祭,每年9月19日举行,一年一祭。

2014年7月,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正式宣布:同意北川禹穴村、石纽村,与浙江绍兴大禹陵同为大禹祭祀地。并于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在禹里镇举行禹祭大典。

这日上午,在深沉悠远的羊皮鼓点声中,北川羌族民间艺术团醉人的沙朗、青片的龙灯、白什的板凳龙和马马灯、马槽唢呐、墩上十二花灯队、禹里的火枪和锅庄等魅力无穷的民俗文化展演次第登场。

随后,在羌族释比的组织下,参与游行的羌族同胞抬着猪、羊、鸡和新鲜水果等祭品,从禹王广场出发,沿灾后重建面貌全新的老街、石泉街、禹里大桥、半边街、擂禹路缓缓前行,向主祭祀点的石纽村禹王庙行进。

在鞭炮声中,祭祀活动正式开始。敬献祭品、诵读祭文后,各个展演队伍在不同区域表演。当地羌族民众纷纷在大禹塑像前叩首、敬香。

现年63岁的王官全,于2012年被评定为北川大禹祭祀习俗的四川省级非遗传承人。在祭禹大典上,他头戴猴头帽,手执释比法器,是祭祀大禹的主祭之一。“从我记事开始,每一年的今天,老百姓都要自发组织起来,祭祀大禹,有的在禹穴沟,有的在禹王庙,有的在广莲寺的禹王庙,哪里近,就在哪里祭祀,总之是一种纪念。”王官全说,大禹是我们的保护神,老百姓纪念他,主要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羌年、沙朗、祭禹,古羌民族在衍生出当今中国的广大民族之外,还存留了太多让人们动容的古老传说。所以,当现代化的地区开始忘却原始时,不妨身往北川,这里或许有自己祖先的记忆。

北川年味集结令!

为了让全国各地的游客在北川享受到最具羌味的“团圆年”“生态年”“民俗年”,北川每到春节前夕就会开始筹备各种游览项目。

大年初一,北川新县城将举行“百龙舞北川”民俗文化巡游,从上午9点半到下午4点,来自北川各地独具羌族特色的龙灯将在禹王桥、巴拿恰、新生广场一带进行全天候的巡游;

大年初二到初四,禹风龙狮及羌鼓展演、“风从羌山来”民俗展演、文艺汇演及游园活動、“卡拉ok”免费唱、“羌城之夜”篝火晚会等民俗文化活动将同时在禹王桥头、新生广场和禹王广场进行;

大年初五,羌区沙朗展演、羌魂沙朗展演和火龙展演将在新生广场和禹王广场上演;

元宵节,还将在禹王广场进行元宵篝火晚会及火龙展演。

另外,北川各鄉镇也早已年味浓浓。桂溪镇的庆新年大型文艺晚会,坝底乡的“高山蔬菜杯”农民运动会,禹里镇、开坪乡、陈家坝乡的“情暖乡村”惠民演出,片口乡的民俗文化节,永安镇的羌民族文化活动等等,提前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过年热潮。

各个乡村的农家乐,也早已杀好了年猪、养肥了土鸡,扫榻以待。

小寨子沟、猿王洞等景区也都预备好了各自的“节目”:滑雪、看冰瀑、吃烤全羊,羌山腊味更是必不可少。

羌乡大地张灯结彩,交通、电力、水务、燃气等各个服务部门都已“严阵以待”,一切迹象表明:鸡年春节,每一个莅临北川的游客,都将在北川“嗨到位”。

猜你喜欢

北川大禹羌族
大禹除去水怪无支祁
理县蒲溪村羌族释比戏文化初探
“小大禹”来治水
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川的味道(四题)
Da Yu, inventeur des baguettes
56 个民族56 枝花羌族
西宁市北川河综合治理工程设计探索
羌族释比文化略述及其保护思考:以震后汶川、北川等羌族地区为例
情系北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