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手机的三个故事

2017-02-20张留留

少年文艺 2017年1期
关键词:姑娘主人小学生

张留留

请注意,“关于手机的三个故事”,不是发生在同一台手机上的“三个故事”,也不是“三台手机上的三个故事”,而是分别发生在不同手机上的“三个故事”。现在,把你的手机——如果有的话——最好拿得远远的,别让它们听到这些故事;然后,请坐下来,听我讲“关于手机的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

故事里的这台手机,在出生之前——被装进电池开机之前——做过许多美妙的梦。它梦见自己成为国家领导人的手机,每一条短信、每一个电话都可以改变千千万万人的命运;它又梦见它在一位叱咤风云的将军手里,通过它的传达,大炮将成片成片的良田、森林夷为齑粉。在它的梦里,最最不济的,也是有个科学家当主人,让它到月球上去捉外星人……当然,现实与理想总有差距。这台手机被制造出来的时候,还是非智能、小屏、物理键盘的手机大行其道的年代,它的许多兄弟姐妹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而这台手机,因为梦想有个出类拔萃的主人,不愿意沦落到普通市民手里,所以悄悄钻进货柜的深处。

谁知一个礼拜后,智能手机就被发明出来。此后,芯片越来越小,屏幕越来越大,厚度越来越薄……智能手机一代接着一代,后浪推着前浪,简直是争分夺秒地更新换代。这台手机在货柜里一睡就是三十年,三十年间,它的所有者想过将其贱卖、出手,但残酷的是,许多早期的智能手机都无人问津,更何况非智能手机呢?

慧眼识英雄的,是一位小学生的爸爸。“这种手机没人偷,安全!”他洋洋得意,只顾自己高兴,却完全不顾手机的感受。与华而不实的由合成树脂构成的同类相比,它全身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医用不锈钢,它的身体里还有百分之十的铜,百分之九点三的其他金属,以及绝对不容忽略的微量黄金。就算不谈这些,它以往宏伟的梦想,无论哪一条,也不会与一个傻乎乎的小学生搭边。

“让他们把我退货吧,让他们说我是个残次品吧!”它宁可躺在箱子里继续做梦,也不愿意为小学生服务。

它成心跟小学生捣乱。早上,明明定的是七点起床,它偏偏别出心裁,按自己高兴,想叫就叫,不想叫就不叫,想什么时候叫就什么时候叫。有来电的时候也是一样,它高兴了就震铃,不高兴了一声不响;有时候还恶作剧,用内置的喇叭,回复来电的人说:“您拨打的电话不在服务区!”靠它来接收短信,那全凭运气。有时过了一两个小时,它才把短信显示出来;有时它随意篡改短信通知中的时间地点,把“第12教室”显示成“第2教室”,把“上午8点”显示成“下午8点”。就因为它的恶作剧,小学生不知挨了多少冤枉批评。上课的时候,它更是令人发指地捣乱,全班同学正安静地听老师讲课,它却突然唱起歌来:

可怜啊可怜,

一台手机啊——

小学生总是手忙脚乱地去关掉它的声音——事实上他记得关过机的,但却被老师认为,是他故意让手机发出声音的。老师狠狠地批评他,告诉他的爸爸。爸爸也批评他,这孩子向爸爸解释,是手机有问题。于是爸爸就连续几个小时盯着手机,可手机此时分外老实,让几点响就几点响,让唱什么就唱什么。爸爸送去手机店里做体检,修手机的师傅说这手机健康极了,再用五百年也不成问题。

“你是不是覺得,把它弄坏,我就会买新的给你?休想!除非你把学习成绩提上来!”爸爸认为小学生成心捣乱。儿子经常把手机丢在各个地方,比如开会的礼堂、出租车里、操场上,甚至小吃店,更加深了他的判断。

其实,不是孩子成心要丢掉手机,而是手机处心积虑地要离开孩子!

手机故意把自己丢掉,指望着任何人——只要不是这个脑袋瓜滚圆,经常被女生当球拍的小学生捡到,都能开始一番精彩辉煌的人生。遗憾的是,它每次刚从小学生口袋冒出头,还没来得及跳到地上,就有大惊小怪的路人提醒小学生:“你的手机!”

有一次,学校请了一位校友来做报告。校长说此人“前程不可限量”,虽然他现在还是个大学生。听说这位大学生是潜力股,手机悄悄溜出小学生的裤兜,滑到了地毯上,像毛毛虫一样扭动着,它的目标是前方的主席台。但很可惜,半道上就被好事之徒捡了起来。

“这是谁的手机?”一只手把它举得高高的。

大家都在看它,包括坐在主席台上的校长、教导主任,以及那位前程不可限量的大学生。在贵宾面前,学校里竟然出现了拾金不昧,校长高兴异常。他让同学们把手机传上来。

一只小手接一只小手把手机递过去——这真是手机自出世以来最荣幸的时候,它高兴得浑身电流都嗡嗡响,芯片处处发痒,它嫌通往主席台的路太长而学生们动作太慢,它恨不得自己一个纵身跳上主席台。

坐在第一排的学生把手机递给了校长,还不等校长拿稳,手机就急不可耐地从校长手里挣脱出来,奔向了大学生。吓了一跳的大学生往后一闪,手机“咣当”掉在地上。

好在有惊无险,这台含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不锈钢、百分之十的铜、百分之九点三的其他金属以及微量黄金的手机完好无损。

来到大学生手中,手机兴奋极了也幸福极了,然而此时,它看到了小学生。那过圆的脑袋,因为紧张而睁圆的小眼睛,使这孩子看起来分外傻。

“小同学,要看好自己的东西哦。”大学生和蔼地说。

“这手机……”小学生结结巴巴,不知道说什么是好。他很想把这台手机引起的苦恼告诉大学生,请他帮帮自己。但与此同时,他的脑袋里也有大量的问号:“人们会信吗?他会信吗?”他们或许认为这是他编织的耸人听闻的谎言而再给他一番教训。

见小学生迟迟不接手机,大学生开玩笑地问:“你要把它送给我吗?”

小学生很想点头,就此远离这个脾气糟糕的家伙。但他还是在犹豫,因为这是一台有毛病的手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但一旁的校长急了,他觉得这个孩子真是不懂事,不会办事!不就一台款式老旧的手机吗?大大方方答应就是啦。

“我们学校的学生最好客啦,我们愿意把这台手机当作友谊的礼物,送给尊贵的客人!”校长代表小学生宣布。

说来也怪,不等他话说完,手机竟然主动从大学生手里,跳到了大学生的裤兜里。大学生非常尴尬,因为这看起来像他急不可耐。为了掩饰尴尬,同时作为交换,他把自己戴旧了的手表送给小学生。

全场欢声雷动,手机把掌声录了下来,天天放给自己听。它从此志得意满,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主人啦。它早晨的叫早声声震楼宇,一条短信通知三遍,在电梯和地下室里也努力搜寻信号。不过,在努力工作了几天后,手机才发现,世界上不止一个大学生,这个国家也不止一个大学生,大学生有千千万万!我的妈呀,到底哪个大学生才会成为大人物呢?

手机后悔自己轻举妄动,自叹命薄,它重新又陷入自怨自艾的怪圈。用它的计算器算生活费,月初天天消化不良,到月底绝对要饿肚子;用它查查日期,日历上2月份竟然有了31号,一个礼拜只有5天!它擅自转发短信,乱发表情符号,还主动给通讯录上的人打电话。

它总是带着恶作剧的口吻说:“喂,我是大学生……”有一次,它甚至电话给“110”。

大学生可不像小学生那么好欺负,他果断换了台新手机,拔掉了这台手机的芯片。

电量耗光后,手机重新进入出生前的状态——这也不错,起码它可以躺在抽屉里,做一些梦见大人物的梦了。

至于小学生,在吃够手机的苦后,他早就养成了不依赖手机的习惯。他做题靠在草稿纸上列算式,他发现了一种查找日期的口头算法,他把电话号码和老师的作业记在一本本子上。期末考试时,他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他的爸爸很高兴,要再买一台手机给他。可他慌忙说:“不,不,一只手表就够了!”他举起大学生送他的手表。

第二个故事

大学生新买的手机,是最新款式的手机,当然也是最容易被贼惦记上的那种。这天,它正躺在主人的背包里,突然,一只陌生的手伸了进来。这只手食指上戴着一个金戒指,而且没有主人手上的墨水。手机马上警觉起来,它爬起来,竖起身子紧贴着背包,试图躲过贼手的搜索。

然而它失败了,只是一瞬间的工夫,它掉进了一个漆黑的袋子里。不等它在屏幕上打完“快放我出去,不然我报警”几个字,一只食指摁住它的开关,把它关机了。

一台关机的手机,就如同被塞住嘴的人,只能看而不能说了。不一会儿,长的宽的、圆角的直角的、金色的银色的手机接二连三掉进来——它们都是贼的战利品。

手机们迅速交换了意见。在关机状态上,它们仍能和同类交换意见,只要有电。我们的手机主人公认为,此时大家应该排好队,一台接一台从贼的口袋里跳出去,在众目睽睽之下揭露他的真面目。它们有这么多手机,可以组成“手机”梯。

但其他手机不同意。

“摔伤了怎么办?”

“我可是镀金的。”

“我的前主人待我不好,常常在我吃饭(也就是充电)的时候喊我接电话。”

“我的前主人很懒,他常常一连一个月不关机,长期失眠的痛苦,那真是让人欲哭无泪!”

“比起我的前主人,你们的前主人简直是天使!他一天能摔我八十次,其中掉水里二十五次,掉火里二十次!”

還有一台手机,它对前主人倒是没有意见,不过它喜欢换主人的感觉。换一届主人,用它的话说,就相当于重活了一次,因为可以窥探到不同人的内心,接触不同的环境。再说,一个人可以拥有多台手机,一台手机为何不能拥有多个主人呢?

所以,现场举报的事无疾而终。除了我们的手机主人公外,其余的手机都被卖给了回收旧手机的商店。

在此之后,这台手机被换卡、换了外壳,但它没有放弃揭发这个小偷的念头。有一次,小偷在地铁上,伺机靠近被偷对象时,我们的手机抢先对一台手机发起了警报:

“小心,有人要偷你!”

“谁?”

“我的主人。”

“你的主人?不可能吧!你比我贵重多了,他有了你,干吗还要偷我?”

我们的手机哭笑不得,不等对这饶舌又自以为聪明的手机说出个究竟,小偷就得到了它,并灵巧地关了机。他当然看不上这手机,不过是要转手卖给二手手机店。

这个小偷是这样一种小偷,他家大到冰箱、彩电、洗衣机,小到牙膏、手纸、一针一线都是偷来的。这些天,小偷频繁出入各类商店,他偷洗发水、面霜、指甲钳和剃须刀,也偷西装、领带和衬衣,他还到书店偷来《如何做个品味高雅的人》《穿西装和吃西餐的360计》之类的书。他突然注意起自己的装扮和言谈举止来了。在一次通话中,手机得知,小偷新近交了一个女朋友,他告诉姑娘,自己是一名便衣警察,专门在地铁里抓小偷。

经过一段时间的网上联系,姑娘终于答应见面。小偷的大肆偷盗,也正是为了这次约见。顺便说一句,在路过一个卖花的摊位时,小偷还顺手牵羊了一枝玫瑰——不是他口袋里没有钱,而是他习惯了偷盗。

姑娘有礼貌地谢谢小伙子的花,当然,小伙子没有对她说:

“这是‘偷来送给你的。”

他只是吹嘘自己抓贼的本领,演示各种小偷偷窃的花招,他不费力气,就从侍者胸前偷走了他的工牌。演示到兴起时,小偷后悔用餐的客人中没人戴钻戒,不然他能现场偷来向姑娘求婚。他请求为姑娘拍照,好把姑娘的倩影留在自己手机里。他拍好照,就把手机递给了姑娘。姑娘接过手机一看,脸色顿时大变——原来,那上面没有照片,倒有一排闪着红光的文字:

“他是个雷!”

“雷?”姑娘纳闷,把手机递还给小偷。奇怪的是,那排字消失了;等手机回到姑娘手中,那排字就又出现了。如是再三,姑娘起了疑心。她翻开手机的相册,发现那上面是一个大学生——大学生在吃饭,在做报告,在图书馆。还有一张照片,拍的是有个人手拿一部手机,这手机正是现在自己手里拿的这部,而这人不是面前的追求者。

姑娘想了想,抬头看看坐在对面的小伙子,对方正两手插在裤袋里,笑眯眯地瞅着自己。

“你为什么把手插在自己裤袋里?”姑娘问。

“不然的话,它们就要跑到别人裤袋里。”小偷一时忘情,脱口而出。

姑娘把手机还给小伙子,一语不发地离开了餐厅。

话一出口,小偷自己也知道闯了祸。不过,他并不难过,顾盼着自己在镜子里的身影,觉得自个儿一表人材,谈个女朋友不算什么。不过,要是能像偷东西一样偷个女朋友,那就方便多了。他想啊想,整天琢磨着如何“偷”一位女朋友,有一天,终于让他琢磨出一点道道来:他要去“偷”一位姑娘的手机,然后再假装姑娘掉了手机被他捡到,还给姑娘——这真是搭讪良策啊。

小偷马不停蹄开始工作。但我们的手机是不会让他得逞的。在他把手伸进姑娘挎包的瞬间,我们的手机勇敢、大声地叫起来。它的叫声,有人听起来像“雷”,有人听起来像“贼”。大家的视线一齐朝小偷集中过来。

乍一看,小偷头发锃亮,衣冠笔挺,相貌堂堂,可仔细一看,他的手怎么在别人的挎包里?好家伙,全车厢的人一齐动手,就把小偷给抓住了。其中有几位乘客特别气愤,送到警局的时候,他们对警察说:

“警察同志,一定要严惩他!我当年做学生的时候,买的第一台手机就被偷掉了,害得我联系不到应聘的公司,公司也联系不到我,错失了工作机会!”

“警察同志,请一定不要放过他!我孩子生病,我带他千里迢迢从老家赶来,一下地铁就丢了手机,联系不到救护车,耽误了治疗,孩子差点没命!”

“警察同志警察同志,他耽误了我终身大事啊!”一个小伙子特别激动,原来,他在地铁上邂逅一位姑娘,双方互留了电话号码。谁知刚下地铁,手机就被偷了。

但警察很为难。因为小偷坚决不肯承认偷盗,坚称是地铁太挤,手放错了地方。而且,就算证实小偷此次偷窃未遂,累积的财物价值不达到一定数额,也只能口头教育或拘留几天了事。

不过,我们的手机嗡嗡直叫,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警察打开它的相册,看到几百张照片,照片上是同一只戴金戒指的手,手里捏着各种各样的手机——有女士偏爱的色彩鲜艳的手机,也有笨重的老人机,还有男士喜欢的商务机。

小偷手指上,正戴着一枚一模一样的金戒指。

“这是你的手啊?这么多手机,都是你的吗?”警察问小偷。

小偷大汗淋漓。不久前,他刚把关于手机原主人的照片删得干干净净,这些照片又是从何而来呢?他可没有自拍的习惯,特别是在自己“工作”时,两只手都忙着,哪有空拍照呢?

奥秘在我们的手机身上。原来,每次小偷偷窃成功,把属于别人的手机放入自己口袋里,我们的手机抓紧时机,在口袋里给他来个“特写”——大家知道,口袋里昏暗无比,手机使出吃奶的力气,才把小偷的手拍得清清楚楚,留下了定案的证据。

按照每台手机一千块的定价,照片里的几百台手机就是几十万,小偷垂头丧气被送进监狱。手机如愿以偿回到了主人身边,只是,在它离开的日子里,主人已经重新购买了一台手机,型号比它新,款式比它好看,主人把它扔进了杂物箱。

第三个故事

本故事是关于两台手机的。

第一台手机,我们姑且称呼它为“手机A”,就是大学生的新手机。主人每天晚上临睡前,都会认认真真地将它关机,并且插上电源,然后再去睡觉。然而,这个一上床就打鼾的主人却不知道,这台手机立刻悄悄拔掉充电器的插头,顺着墙壁溜下书桌,奔向放置在另一间卧室里的杂物柜。其中有一台旧手机,就是勇斗小偷的那台——我们姑且称它为“手机B”。

那天,大学生随随便便把B扔进木箱时。B就悲哀地意识到,自己将终生与形形色色的杂物为伴,再无重见天日之时。但令它没想到的是,在它电量即将耗尽、奄奄一息的时刻,手机A来到了它的身边,并把电量分享给它。因为A敬佩B的勇气和机智,那么多人类没做到的事情,B却做到了。A与B分享电量也分享见闻,把主人用它拍的照片拿给B瞧,如果B喜欢,它可以复制一份。

然而B还是不开心。它并非嫉妒A取代自己,也并非嫉妒A常常变换的外装和界面设计。它难以忘怀它跟随主人时的见闻,头上长小辫子的电车,遇到堵车就一起吼叫起来的长眼睛的各式各样的汽车,包括不知怎么就能和轻盈的风筝、彩色的焰火一起飞得很高的飞机。它情不自禁地想:“要是能重新跟着主人,见见这些事物,那该多好啊!”

它的心情常常低落,而且发生在A讲完这天的见闻后,A看出了它的心情,就陪着一起沉默。A有些后悔,觉得不该把每日见闻讲得如此绘声绘色,也后悔不该给B充电——如果B没有电,它也就不会感觉到伤心了。A很想帮助B。

有一天,主人拿上手机准备出门时,却发现手机突然失去了信号。无论怎么摇它晃它,它都显示“不在服务区”。心急火燎的主人无奈之下,想起了旧手机,抱着一线希望,主人打开杂物柜,发现旧手机安安稳稳地躺在那里,开着机,而且满格的电!当主人把手机卡放进它的身体时,信号显示也是满格!这么说来,手机卡完全没坏,是手机的问题了。主人不得不赞叹老式手机的质量过硬,而对徒有其表的新手机略略有些失望。

不用说,这天晚上,是旧手机给新手机讲的见闻。

郁闷的主人感到自己要疯了,手机A是有规律地没有信号,这周是一三五,下周是二四六——因为据两台手机的总结,主人一三五和二四六的生活方式是不一样的,一三五主人会见朋友、吃宵夜、逛公园,二四六主人则有可能打篮球、去野营和看电影;它们都想要看球赛。主人带了A去看修理师傅,师傅卸开手机的后盖,在线路板上仔仔细细用听诊器走了一圈,什么毛病也没发现。“智能手机,大概是太智能了吧。”师傅开玩笑地总结。

就在主人准备自认倒霉,将就着使用时,又发生了咄咄怪事:一向可靠的手机B,如今也变得不可靠了,要么没有信号,要么有了短信和来电不提醒,有时按键无法使用,有时半夜闹铃突然响起;而有规律地一天好使一天不好使的手机A,也成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懒汉,有时甚至这一分钟能用,下一分钟就自动关机。苦恼的主人为了时时保持通信畅通,不得不同时携带着它们,他(她)准备了两个号码,有时掏出这台有时掏出那台——聪明的读者一定明白过来,这正是两台手机的诡计,它们想携手相伴出行。

两台手机是玩得优哉游哉、不亦乐乎,却让主人险些气歪了鼻子。一气之下,主人拿到工资的当月,就跑到手机店买了台新手机。看到新手机,两台手機大惊失色,面色惨白,险些给吓成手机店里的模型机!

“砰!”“哐!”“哐!”主人打开杂物箱,把两台手机扔了进去。

电量渐渐耗尽,两台手机靠得紧紧地互相取暖,然而它们只是觉得对方越来越冷,然而它们渐渐连一个简单的音节都发不出来,然而它们只是觉得自己昏昏沉沉——B很后悔,要不是为了自己,A还好好地活在主人手里;A叫B不要多想,为了朋友,它就是牺牲自己也值得。它们又争起来了,可它们争不了太久,因为它们马上就要没电了。

可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响起:“嗨,你们好。”

它们抬头一瞧,一个方方的脑袋越过杂物柜的顶部,满怀善意地看着它们。

那是主人新买的手机,它的电是满格的。

哦,我们不妨叫它“手机C”。

猜你喜欢

姑娘主人小学生
秋姑娘的信
主人有的我也有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泥姑娘
弓的主人
我是小学生
我当小主人
你是不是故意的
采山的姑娘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