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正负效应

2017-02-18郑世堃

人民论坛 2017年1期
关键词:大众化哲学大众

郑世堃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让社会大众在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基础上,灵活运用好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提高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水平。当前,充分运用好新媒体这一推广平台,能够更好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开辟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新局面。

【关键词】新媒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 大众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新媒体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辩证关系

新媒体加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进程。新媒体时代要全面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应让社会大众接受、理解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指导个体行为。新媒体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提供了硬件保障。图片、声音与动画等的充分结合,能全面调动受众的感官,激发受众的兴趣,加快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进程。与此同时,新媒体融入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进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双向互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采取的是单向灌输教条式传播,易让人产生排斥性心理。当前,人们更愿意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其中,而新媒体的双向互动性特点,也让受众能成为主动参与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并对宣讲信息及时反馈,获得不断更新与修正的良好效果,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进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推动了新媒体的发展,帮助人们从不同角度更好认知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展示了时代的精神导向及人民性。新媒体的发展将传统的传播,逐渐转向交往,实际上,正是社会大众对社区交往的需要,推动了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也就是说,科技的发展是为社会大众服务的,这样才能为科技注入不竭的发展动力。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其大众化,应从大众出发,之后再重新回归到大众中,关注社会大众的实际问题。新媒体作为当前最先进的宣传平台,自然受到一定程度影响。要实现最大程度接受并认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既要贴近生活,也要完成对哲理的科学阐述。从实际来看,社会大众借助移动设备来接收信息并阐发意见,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是借助哲学原理来破解生活中的难题,只有在实践中得到科学运用,才能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真谛。当前,新媒体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脚步还要继续,新媒体的创新自然就不会止步。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推动了新媒体的发展。

新媒体运用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困境

理论碎片化问题是新媒体运用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中遇到的首要问题。新媒体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进程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删减或者是节选,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内容较为零散。也就是受众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传播时,需要从大量信息中筛选所需内容。在理论体系构建过程中,因受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缺乏系统性学习,不能很好地将碎片化的理论建构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自然也就不能很好地指导自身的学习与生活,这主要是由新媒体的特点所决定的。新媒体传播掺杂了大量的简短的、不明确的信息,使大众在接受并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时受到限制,这样会降低受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兴趣,也就减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进程。

传播掌控难度的增加是新媒体运用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中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不再受时空限制,信息流动速度明显加快,这也势必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學大众化传播掌控难度增加。我国当前网络覆盖面持续扩大,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传播带来了诸多机会,但也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范围变大,掌控的范围及程度更为困难。新媒体技术在网络监管方面还存在缺口,由于网络使用虚拟身份,对大众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传播受到阻碍。从这里可以看出,创建管理体制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传播呈现正相关关系。此外,伴随人们对新媒体传播实力的新认知,在信息传播中存在较大自由空间。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需要坚持以唯物主义为起始点,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传播掌控力度。

新媒体运用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思路

提高系统化传播意识,减少碎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价值是去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能帮助社会大众系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能帮助大众学会使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去改善生活。这就需要媒体提高系统化传播意识。在现实生活中,通过指导或者培养大众借助新媒体去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时,应有针对性地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同时,也要通过全面利用传统媒体的系统性与严谨性,尝试将新媒体的视觉冲击力、吸引力相互结合,提高社会大众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可能性。鼓励社会大众通过自我感知马克思主义哲学,借助新媒体有意识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并确保内容的完整、真实,减少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传播的碎片化现象。

明确肩负的责任,提高大众自治管理能力。新媒体要尊重并认可大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接受的规律,掌握大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的基本特点。一是主动对大众认知开展全面分析,通过实践调研,获得新媒体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推进的方法;二是依靠新媒体能更贴近大众的特点,允许表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借助新媒体传播中的意见,提高新媒体传播的义务意识,更好服务大众。此外,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传播还要提高自治管理能力,坚守责任底线。与传统媒体进行有组织的监管不同,新媒体更应明确自身的责任与意识。特别是对公共事件,新媒体的快速、高效传播易引发社会大众的围观,作为传播者的新媒体如果出现主观偏向,就会有失公允,忽略了信息传播的客观性。那些影响极为重大的事件,新媒體更应结合实际,去引导大众借助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来科学对待事件,为传播社会正能量贡献力量。

精准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借助新媒体更好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需要结合用户信息反馈情况,对新媒体用户进行科学划分,按照不同用户的需求、兴趣等,采用精准化的方式、内容来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门户网站上发布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信息时,只有考虑到读者群,并想方设法吸引大众眼球,才能从众多资讯中脱颖而出。因此,新媒体要对不同用户群进行科学划分,根据不同用户特点,精准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让新媒体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平台。

以民生为导向,提高传播实效。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不断走进生活才能实现更好发展。当下,面对诸多的社会现实问题,借助新媒体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改变传统灌输式传播方式,解决民生问题,用问题解决的实效,赢得百姓的口碑;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说服力,让群众能信服马克思主义哲学,赢得大众的普遍爱戴;全面提高新媒体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的实效。

总之,新媒体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间是辩证关系,新媒体加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进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推动了新媒体的发展。面对新媒体运用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存在理论碎片化、传播掌控难度增加的现实困境,既要提高新媒体系统化传播意识,减少碎片化,明确肩负的责任,提高大众自治管理能力,也要精准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民生为导向,提高传播实效,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水平。

(作者为昭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刘丽:《新媒体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发展的举措》,《文化学刊》,2016年第8期。

②胡程鹏、王力尘:《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探索》,《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责编/孙娜 美编/王梦雅

猜你喜欢

大众化哲学大众
大众偶像
新媒体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研究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路径研究
大众化时代的内在困境
酷巴熊的生活哲学
用大众化方式推进理论大众化
英文目录及摘要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