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利主义

2017-02-18

人民论坛 2017年1期
关键词:功利主义政绩功利

得分:69.54

关注度:★★★★

内涵:人的本性是避苦求乐的,人的行为是受各种功利所支配的,更为重要的是,追求功利就是追求幸福。

代表性主张:人际交往,“利”字当先。用经济效益来评价成功,用金钱物质来衡量幸福。

民众中的功利主义:追名逐利,贪多求快

现实中,一切图名、图利、图钱、图快,待人处事一切视回报而定的功利化社会心态,已经给我们社会风气造成了一定的损害。一些人追求“短、平、快”带来的即时利益,心浮气躁,难以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事;一些人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充满焦虑与心理不平衡。

科研领域:成果评价重数量轻质量

目前,国内大学教师薪酬体系多采用“计件制”,按照教学课时和发表论文数量计算薪酬。科研成果评价重数量轻质量,导致学者不愿意从事基础性、原创性等费时、费力,又不易出文章的科研工作,制约我国教育科研领域长远发展。

文化艺术领域:难以抵御利益的诱惑

一些文艺创作者,如编剧拼命接活,没有时间深入生活就坐下胡侃、层层分包剧本;演员一夜成名之后变身“空中飞人”,同时跨几个剧组拍戏,根本无法进入角色;电影电视追求票房、收视率,追求经济效益,以致為迎合受众而存在低俗媚俗倾向,失去价值引领功能。

政府部门:追求“政绩”,重面子轻“里子”

2016年6月、7月,武汉暴雨成灾,“全城看海”。究其原因,有填湖造房因素,也有城市化建设中,地上建设和地下建设严重失调的因素。一些政府部门追求“政绩”,只注重GDP增速、招商引资数量、园区开发规模等看得见、摸得着的“显绩”,而对交通治理、环境保护、地下管廊建设等短期难见效、不好量化的“潜绩”缺乏动力。

……

猜你喜欢

功利主义政绩功利
功在自己,利及他人
让政绩考核跟着民声走
不能将功利主义标签化
福柯眼中的微观权力
功利主义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柔和
当代大学生功利主义价值观成因及其对策
“政绩”何以成“政债”?
假政绩也是一种腐败
功利社会话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