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选择文理科的标准

2017-02-18金泽明

师道 2017年1期
关键词:修路期末考试文科

金泽明

离高一上期末考试只有一个多月了,许多学校高一上期末考试以后就要让学生选择文理科。最近有不少高一学生在讨论如何选择文理科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所有高中学生都应该认真思考的。在选择文理科之前,我们不妨问问自己,我的兴趣是什么?我将来究竟想干什么?

1958年6月5日,胡适先生在台湾大学法学院作了这样一场演讲,演讲题目为《大学的生活——学生选择科系的标准》,胡适先生结合自己在美国留学时选择科系的曲折经历,现身说法,引用清代大儒章学诚的话,总结了选择科系的标准,即性之所近,力之所能。

胡适先生刚到美国时,他的哥哥建议他选择学开矿或者修路的科学方面的科系,胡适不喜欢开矿和修路,就到康奈尔大学农学院学习农业,学了一段时间以后,胡适发现自己对农业没有兴趣,自己的兴趣是哲学和文学,于是果断地从康奈尔大学退学,到哥伦比亚大学主修哲学,副修英国文学。胡适回国以后,在北京大学当老师,担任过哲学系系主任和英国文学系系主任,以及校长等职务。胡适在学生选择科系的问题上是绝对有发言权的。

一定意义上说,学生选择文理科的重要性是不亚于选择科系的。選择文理科的时间是在高一上期期末考试以后至高一下期开学之前,选择科系是在高考以后。一旦高一选择文理科时选错了科,就会走很多弯路。

很多学生和家长在考虑选择文科还是理科的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学理科将来好就业,学文科将来不好就业。这种想法是片面的,也是不符合实际的。

学生选择文理科时,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需要考虑的主要是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优势,不必过多地考虑将来的就业问题。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文理科,然后依着“性之所近,力之所能”学下去,其未来对国家的贡献也许比现在盲目所选的或被动选择的学科会大得多。

猜你喜欢

修路期末考试文科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期末考试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修路》教学设计
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
“要想富先修路”先富了谁
孙文科
十年
南京一修路工人给他娘的信
秀逗原始人③修路